成長的故事的散文
成長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小孩子總想長大,因為長大就不用念書,可不管他們長到多大,他們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孩子不懂長大意味著什么,可是,慢慢的,孩子總會長大。長大的孩子像鳥兒一樣總會從那個溫暖的窩里飛出來,飛向天空,在廣闊的天空中會遇到狂風,暴雨,雷電,沒有人會為你遮擋,于是,孩子,在磨難中成長,思想變的成熟。成長的過程就是享受磨難的過程。
為什么有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還那么聰明伶俐,為什么有的孩子怕苦怕累,做什么事都不成,原因很簡單,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他們的成長過程不同,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孩子摔倒讓他自己站起來和把他扶起來哄著他這樣的兩個孩子長大能一樣嗎?
阿玉是一個十八歲的農村女孩,家里算是中等家庭,可是因為實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便隨了他們的性子,內向,不愛說話,一直是個很乖的女孩,從來都沒出過遠門,她不喜歡念書,卻硬是把高中念下來了,畢業后,過了一個月,爺爺托親戚在北京找了個學校,阿玉不愿去,在家里反抗了好久,可還是被爺爺帶去了,阿玉的性子就是那樣,所以路上不吃不喝,到了北京反而吐了好多,或許是暈的厲害,那晚在親戚家,阿玉早早的就睡了,躺在床上想著白天的一幕幕,街上那么多的車,路上那么多的人,他們穿的都是那么漂亮,而自己呢,穿著帶點孩子氣的衣服,什么都不干干的樣子,不用看,也知道,自己是多么土的掉渣,一路的奔波,阿玉沒說什么話反而讓爺爺是如此的不安,那天晚上,爺爺對阿玉說了好多話,那天晚上,阿玉第一次聽見爺爺沒有打呼嚕。不知道那天晚上睡得怎么樣,只知道早上5點多就起了,早上爺倆在一起又說了不少話,不知為什么,爺爺對阿玉說,實在不行就和阿玉回家。于是第二天晚上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在火車上,那個寂靜的夜晚,除了火車嘟嘟的聲音,就剩下爺爺的呼嚕聲,,那個夜晚,阿玉哭了無數次,她恨自己沒有用,害怕自己讓爺爺沒了面子,她想起爺爺說的'話,那是白天,她問爺爺回到家該怎么辦。因為她怕別人的指責。沒想到爺爺說,怕什么,有爺爺呢,我給你做主。
爺爺,那是阿玉最感激的人,以至于后來在阿玉成為一名作家后,總是把爺爺寫進她的小說里,阿玉描寫的爺爺,沒有太多的修辭,總是那樣的平凡,卻讓人能記住這個人。阿玉總是說她不知道爺爺教會了他多少道理,也用文字表達不出這些道理,她只知道在自己覺得被所有人拋棄的時候,還好,爺爺一直支持她,無論她做什么,甚至讓她呆在家里,也從沒覺得她沒用。阿玉說自己很感謝爺爺,因為不管那時的阿玉有多沒用,那時的爺爺也覺得阿玉一定會有一番作為,以至于阿玉選擇了寫作,爺爺默默地支持。阿玉永遠記得在成長過程中有爺爺的陪伴。
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迷失,能找到自己很不容易,若多些家人的安慰,少些責罵,或許孩子能更好的長大。
【成長的故事的散文】相關文章:
成長散文故事04-01
敘事散文 成長的故事03-30
散文欣賞:成長的故事03-31
精選成長的故事散文03-30
散文:女兒的成長故事03-30
抒情散文:我的成長故事03-30
成長散文03-07
被預見的成長之殤情感散文故事03-06
成長的故事我的畢業季優美散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