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故事隨筆散文
如果一個人的過去都能算作故事,我還是很想述說我的父親。小時候的我,最愛聽父親講故事,每次聽父親講故事,我都聽得很入神和癡迷,盡管有時候聽得似懂非懂,我依然聽得津津有味。父親給我講的故事聽得多了,慢慢地,我就從故事里品味出不少的道道來。
一
我的家鄉地處豫東南腹地,記得父親跟我說過,在他五、六歲的時候,家鄉適逢雨季,陰雨天氣連綿不斷,老天像是被誰捅開了一個大窟窿,大雨從大窟窿里傾盆而下,鄉親們的心情,如同陰陰沉沉的天氣一樣,搞得人心郁悶,有點透不過氣的感覺,什么活都干不成,什么事都不想做,只能待在家里仰天長嘆。由于受到連日大雨的侵襲,離家鄉不遠處的一個大水庫水位大幅度上升,水庫的大壩不堪重負,發生了嚴重的潰壩,大水從水庫里奔涌而出,直流而下,一夜之間,淹沒了方圓數百里的的房屋,田地和莊稼,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讓人望而生畏,我的家鄉也未能幸免。那時候,鄉親們居住的房屋大都是土坯墻壘起的草房子,經不起大水的浸泡,沒幾日光景就倒塌了許多,我家的兩間老草房在水中搖搖欲墜,隨時都會有塌掉的危險,家里實在無法居住和生存下去了。爺爺奶奶思前想后,一跺腳,一狠心,背起小包裹,帶上行囊,領著父親,遠離家鄉,開始了外出逃荒的生活。
父親說,走的時候,爺爺在村口的河堤上站了好久好久,他凝望著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村莊,心里有太多的不舍,故土難離啊,此時的村子已經面目全非,隱隱中,幾棵白楊樹在水中露出半截身子,頑強而艱難地搖動著枝葉,像是和鄉親們作最后的告別,目送著一波又一波逃難的鄉親離開家園。最終,父親和爺爺奶奶,隨著眾鄉親一起,還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村子,暫別了那片家鄉的黃土地。父親他們順著西北方向一路走下去,一路乞討,一路風塵。餓了,父親他們就用要來的小紅薯,小蘿卜,半拉子干雜面窩頭充饑?柿,就喝沿途河里的水來解渴。父親說,他們常?匆娐愤吷咸芍娜,都是出來逃難的,看著他們好像是睡著的樣子,又好像是走累了,也可能永遠地睡著了,再也無法醒來,到了人們向往中那個沒有苦難,沒有饑餓的幸福世界里去了,也許只有那里才是窮苦人的快樂天堂。父親也睡過,也做過和他們一樣的夢,只是父親頑強地存活了下來,能夠活下來已經很不容易,父親說著的時候,眼角里邊常含著淚花。父親說,流浪乞討的生活,他真的不愿意去回憶,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磨滅掉。記得有次,他們在一個大戶人家的門前討要吃的,那家人非但不愿意給吃的,還放出家養的狼狗來咬他們,他們在前面拼命地跑著,狼狗在后面緊追,一家人幸好沒有被那只狼狗咬著,卻給父親的心里造成了陰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父親只要一見到狗就嚇得渾身哆嗦。以后的日子里,遇見到好的莊戶人家要吃的時,爺爺就讓奶奶領著父親躲得遠遠的,他一個人前去討要,盡管奶奶很是擔心他,為了一家人的生存和活路,奶奶不能更多地為爺爺分擔什么,只有擔驚受怕的份。在父親的心里,爺爺就是一家人的天,就是一家人的保護神。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一家人有時睡在破舊不堪的小廟里面,或者是無人居住的舊屋墻角處,村外的柴草垛的旁邊。每一次,父親他們都緊緊地蜷縮在一起,不知道該如何度過漫漫的長夜,心里面盼望著又一個黎明的到來。父親說,最難熬的是嚴寒的冬季,西北風刮到臉上像刀割一樣的疼,又時時面臨著饑餓的威脅,逃荒的人像一棵棵干癟的枯樹一樣,在死亡的邊緣拼命地掙扎,心里渴望著生命的綠洲,渴盼著陽光雨露的滋養和照耀。很多時候,走在人煙稀少的荒涼地帶,連樹皮和草根都難以尋覓,一連幾天的挨餓受凍,對他們來說是常有的事情,每到這樣的時候,父親說只能干咽著口水,來緩解餓的難受的胃,和轆轆饑腸。有時候,連餓帶渴,只能勒緊用細繩做成的腰帶,在忍耐中堅持著,他們相信,向著前方,每走出一步路,就多了一份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爺爺他們在心里祈求著上蒼,能給窮苦人一條活路。一路的餐風露宿,天做棉被地當床,這樣的日子,父親跟隨爺爺奶奶在外漂泊流浪了將近兩年。
水災過后,父親他們才匆匆地返回家園,家里的房子早已被大水吞噬,野外,村子里到處是滿眼的荒涼景象,他們只好住在臨時搭起的草棚子里。父親說,那時候,盡管是住在草棚子里,一家人互敬互愛,相互依靠,共度難關,草棚子里總有歡聲笑語傳出來。草棚子扎根在家鄉的土地上,總能給人踏實和安穩的感覺,比起乞討,流浪的日子好多了。腳下,是生養自己的黃土地,黃土地上有屬于自己的家。家,就是一個人心的依靠,有家,就有溫暖和愛的氛圍。大概過了三,四年的光景,眼看日子有了一些起色,由于在外的乞討生活和過度的勞累,我的爺爺染上了重病,不久就離開了人世。和父親相依為命的爺爺的過世,使原本清貧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家里失去了頂梁柱和主心骨。奶奶帶著父親艱難度日,遇到事情,奶奶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了,感覺是那樣的力不從心,還要處處看別人的臉色。爺爺的過世讓父親和奶奶飽嘗了世態的炎涼,人間的冷暖。
父親說,流浪生活給他的最深感受,就是時時面臨著饑餓的威脅。父親總是說,沒有錢花還可以忍耐一時,但絕對不能沒有吃的。至今,在家鄉的弟弟和弟媳外出打工,父親帶著我的小侄女留守在家,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留守老人和兒童,盡管父親是近七十歲的人了,家里的那幾畝薄田,父親卻一直舍不得讓其荒蕪,一直在精心地打理著,地里種出的糧食收割后,父親就收拾好我家的西屋,用糧囤把收獲的麥子囤好,用來供給著我們一家人的口糧,父親的辛勞,勤儉持家,讓我們一家人逐漸地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二
聽父親說起,十六歲那年,為了養家,他報名參加了當時“公社”組織的打井隊。父親去井隊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那里有飯吃,還會給一點補貼,可以用來貼補家用。在井隊里,父親以他吃苦耐勞,踏實能干的'工作作風,很快就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十八歲的時候他就當上了井隊隊長。在井隊里,父親如魚得水,帶領井隊一百多人,轉戰全公社三十多個村子,一年四季里,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父親說,在井隊的日子里,有一年的冬天特別地冷,為了和另外的一個井隊比賽,在漫天雪花飛舞的野地里,大伙為了取暖,不得不喝辣椒水用來抵御嚴寒。最終,在那一年里,父親所在井隊如愿獲得了全公社第一名,像往年一樣被評為先進集體,但父親同樣付出了身體的代價,從此后,他落下了胃熱燒心的老毛病,直到現在,胃燒心伴著疼痛的老毛病依舊折磨著他。我小的時候,常見父親手抓一把芝麻用來緩解胃燒心,據父親說很有效果。父親常跟我說,干什么事情都不能甘于落他人之后,只要能干出個名堂來,付出一點身體的代價也是值得的。那時候,父親個人獲得的獎狀,掛滿了我家的堂屋墻面,現在想來,那一墻用玻璃鏡框裝起的獎狀,儼然就是我家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常在小伙伴們面前說起父親獲得的獎狀,令小伙伴們羨慕不已。父親,是我兒時在小伙伴們面前的驕傲,是我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榜樣。
由于父親出色的表現,不久后,他被推薦到縣水利局當技術員。用父親的話說,這本來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因為當時家里窮,沒有能力供應父親上學讀書,父親一個字也不認識,因為沒有文化,工作上的他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遇到了很多的難題。父親的性格本來就不輕易的服輸,但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讀書認字,不是僅憑一股蠻力就能解決的。父親思想斗爭了好長一段時間,最后還是氣得一跺腳,又匆匆地返回了井隊,后來井隊解散后父親就返回了家鄉,過著他的田園生活。
父親返家的時候,我們家已經有了六口人,由于奶奶年齡大了,家里的一切事務,奶奶都交給了父親來打理,用奶奶的話說就是,父親回來后她的壓力就減輕了。父親回來的時候,我們廣大農村的生活還很苦,我們一家人,六張嘴,穿衣吃飯,家里家外的開銷,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經濟上的強力支撐,都需要父親想辦法來解決。土地分包到戶的時候,奶奶要在家照顧我們姊妹三個,家里分的十畝田地,只有父親,母親兩個人來耕種,他們常常披星戴月地干活,很多的時候,他們從地里回來,我卻早已進入到甜蜜的夢鄉里。在父母親的辛勤勞作下,慢慢地,家里的生活條件好了一些。我們一家人,圍繞在父母親溫暖的膝下,享受著父愛的陽光,其樂融融地生活著,為了這個家,父親是那樣的嘔心瀝血,為了我們的家,父親付出了人生最好的光陰和最美的年華。父親肩上的重擔到底有多重?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三
父親說,在他的人生經歷中,他有兩個隱痛,一個是小時候流浪乞討的生活;另一個就是沒有文化的痛楚。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對父親來說,沒文化不是可怕,而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因為父親的特殊經歷,他的心中有一個愿望,就是讓下一代不能再經受沒有文化的痛,再苦再難也不能苦了孩子。在我求學的道路上,父親操碎了心,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家里的經濟還不寬裕,父親專門騰出了幾分地,種上了蔥,茄子,辣椒等幾樣家常的蔬菜,每逢綆會的時候,他天不明就用架子車拉上蔬菜到集市上銷售,用換來的錢給我用作學費,生活費,用他的話說是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不能讓我缺了營養。高中時,我考的是所謂的高價生,要比別的同學多繳好幾百元學費呢。為了給我籌學費,我家地里有十幾棵桐樹,都還沒有真正長到能賣上好價錢的時候,父親沒有一點猶豫,堅持說,刨了它,賣的錢給孩子繳學費,父親又東借西湊了一些,我才得以順利地進入到高中就讀。高中的課程,對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嚴重的偏科,成績的不濟,讓我好幾次有了輟學的想法,但每次我都會想起父親期待的眼神,我不能讓父親失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要一直堅持下去,是父親給我了奮斗的力量。當我在父親的殷切期盼中,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父親手捧著錄取通知書,站在那里喜極而泣,父親說,是我彌補了他人生的遺憾,完成了他多年的心愿,他是高興地哭了。我知道,父親的眼淚是喜悅的淚,他的眼淚不是苦澀的味道,而是一股甘甜的愛的泉水,在我的心田緩緩地流過,流遍了我全身的血脈。參加工作后,父親一如既往地關愛著我,工作中,我遇到什么煩惱的事情,總愛和父親交流溝通,父親憑著他豐富的人生閱歷,耐心地開導我,總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一一打開我難解的心結,撥開我心頭的迷霧。我常在想,父親的故事里,一定有一把金鑰匙,他毫無保留地交給了我,給我開啟了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大門。
四
恰逢父親的生日又到了,我匆匆地趕回家鄉向他老人家祝壽。盡管父親提前給我打了電話,他說不讓我回來了,老人家說話的口氣很堅決,我理解父親,由于我們村子大,加上今年的天氣比往年熱,用電量猛增,老家這幾天老是停電,他怕我受熱,可我還是想回家看看。平日里,雖然我所在的小城離家只有幾十里路程,由于工作等原因,一年也回不了幾趟老家,家鄉畢竟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是我心中難舍的情結,家里還有老父親在,母親去世后,父親是我心頭唯一的牽掛。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家了,真的很想回去看看,很想見見父親,想和他拉拉家常里短,想看看留守在家的他過得怎么樣?心情好嗎?最重要的,還是想聽聽父親講述他的故事,任我百聽不厭的故事。父親的故事,沒有別人口中三皇五帝的傳奇,狐仙鬼神的怪誕,織女牛郎的悲戚;也沒有三國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義氣,水滸中一百零八將的沖天豪氣。父親的故事,平凡樸實無華,大多是他的人生經歷,和一些流逝歲月里的只言片語,卻是那樣吸引著我的心,那是父親人生的感悟和精神財富,我愿意用一根生活的絲線把它串聯起來,當作我心中的珍寶,珍藏在我心的一角,激勵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奮然前行。
我家的院落里,散發著親情的氣息,勾起了我對過往的溫馨記憶。奶奶親手蒸的紅薯,玉米餅子的飯香味撲面而來,母親忙著為我們姊妹幾個穿著衣服,父親打掃著院子里的樹葉,唧唧的幾聲鳥鳴從耳際一掠而過,一股莫名的愁緒縈繞在我的心頭。如今,偌大的院子里,只有我的父親和侄女一起生活著,我能做的也只有;丶铱纯,因為我的父親在家,他在哪里,家就永遠在那里。悠悠的歲月,像一條奔涌的河流,匆匆而過,奶奶,母親的離世,帶走了我家往日的喧鬧聲,帶走了我的悲傷和憂愁,卻永遠帶不走我們一家人的骨肉親情,親人的思念與牽掛。
滄桑歲月中,父親的容顏已蒼老,皮膚粗糙的像枯樹皮,像童話世界里描繪的樹爺爺一樣,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礪,經受了歲月的洗禮,目光依舊是那樣的慈愛和安祥。在我的心里,父親就是一本優秀的書,一頁一頁寫滿愛,字字句句總關情。曾有過心酸,痛苦和淚水,也有著歡笑,快樂和無邊的幸福。我愿意用一生來傳承和品讀父親的故事,回味歲月留下的酸甜苦辣,和父親一起攜手迎接,走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父親的故事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父親的隨筆散文02-02
豆腐隨筆散文故事03-30
隨筆散文:小城故事03-30
小城故事隨筆散文03-31
思念父親隨筆散文01-14
看望父親隨筆散文02-07
散文隨筆《想念父親》05-08
心疼父親散文隨筆08-24
父親優美散文隨筆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