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長安方言故事散文

時間:2021-04-29 19:44:12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長安方言故事散文

  長安在世界范圍內是個大氣磅礴的地方,璀璨耀眼,光華四射照亮了全世界,被稱為著名的國際大都市。長安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首屈一指的地位她不僅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建都的地方,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不僅如此,她還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國文字的誕生地,“天雨粟,鬼亦哭”相傳黃帝史官倉頡在這里發明創造出了中國文字,如今在倉頡故里白水縣有倉頡的墓地和祭祀的廟堂,在長安區有倉頡的造字臺遺存。因此對曾經盛行的長安方言進行深入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安方言故事散文

  有人說:“長安方言就是中國語言的源頭和正宗”、有人說:“長安的方言就是“京城所在地區的宮廷和官府所說的語言”。意即長安方言是古代的標準語言同今天盛行的普通話一樣流通與世。有人說:“西安話,也就是關中方言,最接近古漢語,被認為是最難解讀的方言。但它的用字,在四書五經以及二十四史里大多都能找到,即使古漢語里最難理解的話,在關中方言里多數都可以找到它的用意。

  史載關中話,古代也稱雅言,是古代流通的官方話。朝廷商討國事,接待外賓用的都是雅言,據說孔子接待外地官員采用的就是雅言。中國的第一部語言詞典《爾雅》,不僅是首次規范化的關中話,也是首次推廣的全國普通話。由此可見長安方言曾經是中國語言的源頭和主宰。在中國語言發展的`歷史上享有突出地位和深遠的影響。(長安廣義的指整個關中地區,狹義的指西安市領土,因此長安方言在不同的版本也稱關中方言或者西安方言。無論怎么界定長安地界,如何劃分與測量長安區都在范圍內是其行政區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長安區方言具有重要的代表意義)。

  長安方言較其他地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厚實飽滿。據學者研究長安方言屬于關中方言的子系!扒刂凶怨诺弁踔荨保粌H地區霸氣,語言在外地人聽來也具有生硬、直率、粗獷和霸氣的成分。這些特點不僅體現在對話言談中而且體現在讀音上,長安話的發音體現在牙齒,每個字都好像是從牙齒中咬出來的一樣厚重,堅強。常把齒齦后的輔音讀成唇齒音(sh---f),如“喝水”會變成“喝fei”,“睡覺”會變成“fei覺”,“武術”會變成“武fu”一樣。當年秦始皇,漢武帝就是這樣發號施令聲若洪鐘。多么雄壯,威武、霸氣!不說金戈鐵馬、馳騁疆場了,僅僅關中話字字鏗鏘,出口威嚴,力度顯揚,就可退敵百里之外呀。

  筆者不敢妄稱是語言歷史專家,更沒有時間和精力翻閱研讀語言史籍和專著,權且將自己這多年了解的長安方言舉一些例子,講解幾個故事以點帶面,管窺浩淼深厚的長安方言文化吧。

  瓜子

  “瓜子”大家都知道是炒貨干果的一種,人們茶余飯后聊天消磨時光的休閑食品。在長安方言里“瓜子”是愚蠢、不精明、憨厚、誠懇的意思,有時還包疼愛的意思比如:“我娃呦,真是個瓜子,下著大雨來看媽來了,看雨把我娃都淋透了”。

  “瓜子”是怎么來的呢?據《左傳.襄公14年》記載,春秋初期,生活在關中西部的羌戎因多次受秦人進攻,遂在其首領吾離的帶領下向西遷移,最后定居在瓜州(今甘肅敦煌),以當地地名取代了族民,稱為“瓜子”族。當時瓜州一代自然條件極為惡劣,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瓜州人對外界反應較慢,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秦人眼里,瓜州人是非常愚蠢的。因此,關中的秦人便把瓜子族的族名作為愚蠢的代名詞。

  先后

  這里所說的先后不是時間用語,在長安方言里指“妯娌”關系,兄弟的妻子。“先后”稱呼最早見于《史記.封禪書》:“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見神于先后宛若”。意思是說:“這位神君本是長陵一位婦女,因難產而死,名叫宛若的先后,發現了她的神異.”由此可見早在西漢時兄弟的媳婦互相稱呼先后。我們可以這樣聯想兄弟倆的媳婦總有先后,如此妯娌稱先后就比較好理解了。

  吃了五花想六花

  這是長安方言里形容人們貪得無厭的一句常見方言!拔寤ā痹肝骞取暗尽⑹、稷、麥、豆”所開的花,泛指糧食作物!傲ā眲t指糧食以外瓜果蔬菜等食物的花蕾。由于古代人生活物資貧乏能吃上五谷就很不容易了,要想吃六花就是異想天開了,不知滿足的事情了。是故“吃了五花想六花”流傳了下來。

  胡拉海

  胡拉海的主要含義指性格熱情隨和,心胸寬廣,不拘小節,有時還不計個人得失,慌慌張張的人。比如我們常說:“小李是個胡拉海,你開兩句玩笑罵了他,不要擔心,他不計較”。

  “胡拉!笨此葡胪鈦碓~,英語一樣。據說:這胡拉海,原來寫作“虎刺孩”或者“忽刺孩”是蒙語里經常用的一個詞。出現在元雜劇《陳州崇米》里含有土匪、強盜罵人的意思,漢語翻譯時出現了書寫上的偏差變成了今天的“胡拉!。筆者認為這個詞應該出現的更早些,應該是漢唐時期民族大融合時期的產物。當時各民族聚集在長安都城周邊,貿易興隆,蒙、漢,或者胡、漢來往密切難免將自己民族的語言滲透到漢語里。

  年時個

  “我年時個去了一趟咸陽,旅游了一回,還不錯,名勝古跡,人文風光值得一看”從這句話里人們能看出“年時個”指去年的意思。“年時個”同其他方言一樣具有非常久遠的歷史,特別之處是“年是個”原來是一個非常文雅的詞語常常出現在古詩詞里。指“去年或者當時”的意思。如:《董西廂》七卷:“從別后,臉兒清秀,比年時個瘦!缎O屠》中:“怕別后,憶年時個桃花面,兩東西”。盧摯《清平樂》詞:“年時寒食,直到清明節,草草杯盤聊更適,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無家,東風恨滿天涯”。其含義與用法與如今長安方言完全一致。

  燎

  “燎的太太,燎扎了”這是長安人形容舒心,高興、喜形于色常用的字眼。比如“哎呀,張三會辦事,人活便,現在當上省城的大官了,娶了個有文化的漂亮的太太,那日子過的燎扎了,把弟兄們羨慕的沒辦法,哎!誰叫咱過去不好好學習,如今恓惶的還面朝黃土背朝天,跟牛一樣辛苦”。

  “燎”在過去意思是美好也是一個比較文雅的詞語,常常形容美女。如《詩經.陳風.月出》:“佼人僚兮”美人多漂亮!西漢時“燎”已經轉化為好的意思。

  楊雄在《方言》中明確說“燎”就是好。只是這個“燎”字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不同的文獻里出現的字都不是一個字,如“燎、僚、僚、嫽”但表達的基本是一個意思美好和抑制不住的歡喜之意。

  咥

  咥是吃的意思指吃飯時狼吞虎咽的神態。如:“咥一碗面片子渾身都是勁,上山背石頭都不知道累”。后來也形容人比較魯莽粗獷如“那人咥實活的,別小看人家,厲害著呢”。還有為難的意思“這可咋辦呀,把人咥住了”。

  細究咥的來歷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了,古指人們笑嘻嘻的樣子,《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享”。大約到明代才轉化為吃的意思《中山狼傳》中東郭先生問狼:“我救了你,你反欲咥我”。

  長安方言歷史久遠、深厚不但具有極強學術性,歷史性,文化性、民俗性而且極其活潑、幽默有趣,上述長安方言的追溯與解釋只是瀚海中的一滴水珠而已。就其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方言恐怕講述三年五載都說不完道不明。所以筆者在這里戛然而止以期拋磚引玉,吸引大家走進《長安方言》這個文化大餐領域中,去追求、研究、挖掘長安方言的無窮奧秘與寶藏。

【長安方言故事散文】相關文章:

方言夜話散文05-13

長安散文11-02

我和這座長安古城的故事散文09-29

西望長安散文04-08

煙雨長安散文04-10

夢回長安散文07-01

長安遺夢散文03-20

描寫長安的散文02-03

長安少年散文02-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性色在线 | 午夜精品褔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首页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