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王橋欄板石雕王府故事靚麗面世散文
花都青州,譽為海岱明珠。禹貢九州堪為首,傲視人寰五千年,歷經(jīng)滄桑巨變,見證人間寒暖。坐落翠山下,碧水繞環(huán)城。十里長街傳佳話,一條通途達兩京。山明水秀,遐邇聞名。駝嶺頌歌譜新章,千古流傳,響徹蒼穹。衡王大橋,靚麗落成。
衡王橋,左攜萬年橋,右臨洋溪湖,襟懷東夷園,背倚馬驛門,橫跨洋溪河,貫通王府路。似巨龍?zhí)旖担褫d濟世,朝迎旭日升;如長虹臥波,倩影迷人,暮送夕陽落。莫道矮枝難棲鳳,敢詡?cè)A夏稱唯我。佇立橋頭,遠望云門滴蒼翠,龍興寶剎起輝煌,近聞洋溪流潺潺,樓閣倒影戲碧浪,令人心曠神怡,樂而忘返。
衡王橋,上海同濟大學(xué)魯晨海提供方案,濰坊市設(shè)計院設(shè)計,山東路通集團青州分公司承建。橋配欄板,長達二百八十六米,由河北曲陽華洋石雕公司助陣,精工雕制板畫五百八十幅,意境深邃,筆法洗練,栩栩如生,洋洋大觀。
南來嘉賓南欣賞,北來高朋北瀏覽。板雕王府軼事,始自恭王就藩青州,止于王府被查抄,包容《王府藩青州》、《衡王諸藩范 》、《善報轉(zhuǎn)世王》、《衡王拜逄山》、《云門獻巨壽》、《石坊歷滄桑》、《納賢楊應(yīng)奎》、《明桂仍飄香》、《開鑿陳摶洞》、《鴨鳴驚玉皇》、《奇石冠神州》、《王府糕點香》、《 王府紫薇園 》、《智嫁打柴郎》、《商河王護碑》、《尚書諷衡王》、《翻建會仙亭》、《女杰林四娘》、《鐘鳴心中寺》、《書香浸王府》、《擴建清真寺》、《鉄鶴固姻緣》、《夜雨魁星樓》、《重振修真宮》、《生肖竟無馬》、《賣人布袋裝》、《青燈世子妃》、《王府貢品醋》、《石坊訴不平》、《王府遺孤子》、《魂漂胭脂井》與《害衡王》等三十二組衡王府故事。其中的《云門獻巨壽》、《鴨鳴驚玉皇》、《王府糕點香》與《王府貢品醋》四個故事,與王府宴有直接關(guān)系。橋欄板石雕王府故事,歷六代七王,經(jīng)一百五十九載。書王府輝煌,記王府不幸,慶王府男兒少庸才,哀王府女兒多薄命。頌曲繚繞,隱含刀槍鳴。凝王家喜、怒、哀、樂于一橋,融知識、教育、情趣于一體,寓教于樂,文情畫意相輝映。可為花都增彩,堪稱王府史詩。
眾星捧月月融融,海岱明珠放光明。衡王橋落成,承青州市府通盤籌謀,指揮部萬金亮、高華、王健君、夏名采臨陣調(diào)遣,作家劉沂生殫精竭慮、傾才撰文,工藝師丁岱宗、房德石等精工繪制。群策繪宏圖,眾頂擎輝煌。衡王橋靚麗人寰,蒙隋同文、劉杰、房重陽、有令恒、張景孔、牛志倫、李建華、丁昌武、冀瑞永、孫新生與衡王后裔霰云東,宋太祖后裔趙傳國,王府內(nèi)掌司周全后人周仲公,貢品糕點師“黃帶脫”后人脫寶光、脫安利,貢品糕點師“黃帶劉”后人劉福波、劉健萍、劉健敏、劉健穎等高朋鼎力佐助。
辛苦當代人,澤及未來客,樂人以娛己,濟世而醒人。衡王大橋,獨樹一幟。三十二組故事,六十四幅畫境,再現(xiàn)王府塵世蹤。是是非非,任人說評。
頂禿鬢斑,晝夜筆耕。瘦叟今愈瘦,狂歌一曲,不知誰予聽:
云門滴翠彌水清, 銀瓜蜜桃負盛名。
衡王大橋貫?zāi)媳保?王府傳說篆史銘。
圖解王室盛衰事, 追憶皇家興亡蹤。
過路君子應(yīng)有得, 切莫視為山海經(jīng)。
《衡王府宴菜系考察報告》文獻資料之一
(作者:山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中心顧問 劉沂生)
【衡王橋欄板石雕王府故事靚麗面世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衡王橋落成記散文05-12
誰是鼠王散文故事03-31
王二婆散文故事04-01
王府的格格們散文05-17
靚麗風(fēng)景散文05-18
用欄板怎么造句08-24
勵志小故事-雙面神石雕11-20
雙面神石雕的勵志故事04-03
逛王府井書店散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