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姥爺的散文隨筆
首先從黃河說起。
黃河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搖籃,為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也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歷史記載的兩千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1500多次,下游兩岸的人民損失慘重,隨時都得應對黃河決口,生命隨時都面臨著危險。1887年約200多萬人死亡;1931年約300萬人喪生,兩岸的人民常常流離失所。人人都知道“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使黃河下游五省的人民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新中國成立后,才把黃河治理好。
姥姥是河南省安陽縣張德府百田村人。那一年黃河決口。河南遭了災,姥爺挑著一擔的家當與姥姥領著仍是孩童的媽媽,逃難來到浮山縣,落腳到楊村河村,在那民不聊生的年代,姥爺姥姥受了好多苦,才得以生存。年輕的姥爺純樸聰明,有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個子高高的,肩膀寬寬的,干活利索說話干脆,會打會算,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與姥姥起早貪黑,自力更生,開荒種地,頭頂藍天,眼盯土地,風里來雨里去的折騰,一年以后糧食蔬菜就自足了。
姥爺是種莊稼的能手,春耕秋收總是安排得頭頭是道,比別人早完一步。不管是農活還是家庭安排計劃沒的說。他把收回的玉米編成辮子掛在院中的棗樹上,或者搭在墻頭上,后來村里人都學著姥爺的樣子這樣存玉米。慢慢的村里人有什么不懂的就上門問姥爺,從此“全把式”的外號也在村里傳開了。收種時節與土地打交道,抽空栽種蔬菜,滿足自家食用。后來蔬菜種類越種越多,姥爺索性規劃了個菜園子。農閑時也就是冬天,憑自己跟大伯學的木匠手藝給別人做木活,他做事細致認真,做過一兩家后,好多村民找上門來約定,讓姥爺給他們做家具,有時候今年冬天,就連明年冬天的活都定下來了。姥爺無論給哪一家做活,最后都用小廢料給他們做幾個小凳子,或者燈臺什么的,不收工錢,為此村鄰們對姥爺都很敬佩!
姥爺靠兩只勤勞的手,聰明靈活的頭腦,換來了吃和穿。不幾年就制下了可觀的家當,買下了村里最好最好的樓院,有上院,下院,包括二樓的鴿子,樓下是東西廂房,寬三米長五米左右的大客廳,擺放著姥爺親手做的桌子、柜子、椅子,房間不深但門高大,門上的刻花,窗格別有情趣,后來我在旅游景區的大門上也見過與姥爺家同樣的刻花窗格。
我有五個舅舅兩個姨,我媽是老大,十口人吃飯,姥爺家從來沒有缺過糧食,也從來沒有買過蔬菜,他常年起早貪黑領著兒女們向土地要吃穿。靠勤勞發家致富!從來沒有雇傭過人,自己領著兒女們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我每次到姥姥家必定要去的兩個地方,一、是上樓看鴿子,二、是觀賞姥爺的蔬菜園子。我常隨舅舅上樓看鴿子,哇!鴿窩把長六七平米的樓頂密密麻麻地幾乎占滿了,鴿窩一個挨著一個,橫豎成行,鴿窩是鴿子從野外銜回來的細軟野草筑成的,直徑大約有五寸左右,每個窩里有三四個不等的鴿蛋,鴿蛋的大小,大約是雞蛋的三分之一,好玩極了,我伸手想拿一個鴿蛋看個仔細。舅舅忙阻止我,“能看不能摸!”說他以前也用手拿過鴿蛋,結果鴿子飛回來再不回它的窩里了,別的鴿窩里都孵出了小鴿子,唯有他摸過的鴿蛋,直到蛋都放壞了,鴿子也沒有管它,沒想到鴿子還有這樣的怪脾氣!在姥姥家每天早晨起來,我都坐在院子里,看成群的鴿子飛出去,吃飽了又結伴飛回來,在二樓的兩個窗口川流不息,象人間趕廟會似的!嘴里咕、咕、咕的叫個不停。坐在院子里撒幾顆玉米或者高粱米,鴿子就會三三兩兩地飛下來吃,有時候還能抓到鴿子,紅紅的眼睛、紅紅的腿、黃黃的尖嘴、瓦灰色的身子,漂亮又好玩。當你抓到它時,它用全身的力氣要掙脫你,你用手從頭至尾順順摸它的羽毛,鴿子就平靜下來了。春天、夏天、秋天喂很少的`玉米、高粱,只有冬天喂的多一些。鴿子一年四季在小窗口成群結對,飛來飛去,好不熱鬧!
為了積肥姥爺每天早起到大路上拾糞,當別人起床的時候姥爺拾糞已經回來了。雖然鴿子糞就已經很多了,姥爺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鴿糞種蔬菜,拾回來的騾馬糞和部分鴿糞種莊稼。
對種菜姥爺也是行家里手,他常說:“下種、施肥、澆水、松土,不能錯過時機,否則就有損失,出一分力,就有一分收獲,土地不騙人。”綠油油的韭菜、紅紅的辣椒西紅柿、南瓜豆角架上吊、土豆羅卜土里埋、白菜、黃瓜,一畦一畦的,紅、黃、綠、白、既好看又饞人。種莊稼也好種蔬菜也罷,姥爺都安排得別致有序,用勤勞的雙手解決了家人的吃和穿。吃不完的菜有時還送給左鄰右舍,村里人誰家有了事都愿意到姥爺家的菜園子里買菜,姥爺只收他們很少的錢。我最愛隨姥爺到菜園里去玩,能捉蝴蝶看小渠流水,姥爺把一畦一畦的菜澆完后,坐在地壟上和我一起聽蛙鳴、鳥叫、吃著水靈靈的甜黃瓜,感受田園風光,欣賞勞動樂趣!曬著暖洋洋的大太陽興奮之余難以言表!
姥爺常對我念叨:“人勤地不懶,有播種就有收獲,播種時你享受樂趣,收獲時你享受愉快。”借此我想到我們讀書寫作也是一樣,詩圣杜甫不是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做個終身的讀者,讀好書,享受讀書的樂趣,在經典的文化載體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精神食物,通過消化吸收就能寫出好作品……
我寫作純屬于為了安頓自己,使自己有事可做,不至于混日子,用自己的方式搶救生命的流逝,挽留歲月的曾經。使得與自己有相似念想的人有所啟發,哪怕只有少數人。
歲月永不停息地向前邁進,留下千千萬萬個歡樂而愉快的模糊記憶!時間雖然能帶走每個人生命途中所發生的一切,但我們親身所經歷的對我們感觸最深的人或事,時間只能沖淡,決不會完全帶走,我寫不出曾經的感悟和精彩!只能用現今的水平,抒寫大千世界里曾經對我觸動最深的點點滴滴!
【姥爺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姥爺04-30
姥爺10-16
姥爺11-03
姥爺04-25
感恩姥爺04-09
懷念姥爺12-27
想!姥爺!10-19
懷念姥爺12-16
讀《姥爺》有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