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春雨短篇散文隨筆
昨天下起了今春的第一場雨。非常喜歡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一幅優美的春雨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那種無聲的美,陶醉過多少文人墨客的心田!看來古往今來,春雨都是那么的詩情畫意,那么的明媚多彩、那么的令人心醉!
早晨,天氣陰,氣壓很低,霧靄沉沉的,感覺一場雨正在不遠處醞釀,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凝重了,急促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我給孩子拿了把傘,催促趕緊上學后,又有點不放心什么似的,趴在窗口向外張望,發現雨已經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女兒撐著花傘,漸漸消失在小區的盡頭,我趕緊收拾一下,拿上早就煮好的熟食,走出家門等候公交車,準備去北京看望二老。
走在蒙蒙的雨霧中,我仿佛置身于煙雨的江南,撐起的傘親吻著細密如絲的雨,感覺著它的可愛和頑皮!小巷深處,青石板上,依稀是陸陸續續上班的人群。撐起的各色雨傘,像長了腿的蘑菇,移動在大街上,漸漸消失在各個路口處,這單調的風景,像一幅簡約的水彩畫,讓北方這個還在蟄伏的冬季,呈現出一點明媚的暖色。雖說天氣不那么寒冷了,很多人也換上了艷麗的春裝,可是因為下雨,天氣就顯得有些陰涼,候車的人群都緊裹著上衣,站立在春寒料峭的早春。雨越下越大了,能見度越來越低了,車輛排成了長龍,看不見首位,如老牛一般慢慢移動著。人行道上的低洼處,已經被雨水匯集成了細細的小河,緩緩的流淌著。也許這雨壓抑的太久了,也許它無法抵御新春的氣息,總想張揚一下個性,泛濫一下,在山川,原野和大地上,盡情的舞動出一曲春的旋律。此刻剛從沉睡中蘇醒的萬物,正飽嘗這絲絲細雨的甘甜,醞釀著又一春的蓬勃生機。
坐在靠窗的車里,看著車外雨韻情濃,安享車內愜意放松。豎起耳朵,傾聽著雨水敲打車頂、車窗,悅耳的趴趴聲。從窗口望去,水霧彌漫,已經看不清遠處的風景了,只好靜心的賞著雨點肆無忌憚的砸著玻璃窗,瞬間滑下的曼妙身影。很快又消失在視線所不及的地方,無處尋覓芳蹤。我把頭貼在車窗上盡力尋找著它的影子,然而,一切都是徒勞的!我的心瞬間有些低落,感慨著稍縱即逝的美!此刻,上車的人越來越多,可見雨天人們對公交的信賴與癡迷。
我收回思緒,想起昨天二姐電話:“有時間就過來陪陪爹媽,倆人很寂寞,我只能隔一天去一趟,給做點飯,洗洗衣服。”其實二老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懷柔和老家住。每年冬季去北京的二姐家小住,讓老人家換換環境和心情。在農村和小城市生活慣了的老人,很不適應大城市的喧囂和繁雜,記得父親前幾天打電話告訴我“不想去超市購物,找不到交費處,太麻煩了。”我理解老人家,越簡單、越清靜才適合他們。但是父母年歲一年比一年大了,行動一年不如一年利索了,一年比一年更發怵去北京住了,二姐只想讓父母在身體還能自理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多享受到更舒適的環境。說好了住兩周,頂多三周,就回懷柔待幾天,然后再回農村老家避暑。
車子飛速行駛,外邊的雨越來越小,遠處的風景漸漸清晰入目。平日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由于天氣原因,將近兩個小時才到北京,下了車,雨已經停了,地面濕漉漉的氣息在無限蔓延著。坐上地鐵幾站地就能到家了。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無論他們住在哪里,對我而言都是輕車熟路。很快上了電梯,我能想像的.出來,父母知道我出現時候驚喜的樣子,激動的心情。雖然分別剛剛一個禮拜,可是我知道,父母除了吃飯、睡覺,就剩下對女兒的期待了,每一天都度日如年,都癡癡守望兒女的出現。期待有人說說話,聊聊天,讓寂寞的時光有所寄托、有所收獲。很快到了家門口,父母居住在那個朝陽的角落。老遠就看到開著的門,老人家嫌屋里太憋氣,開窗戶,又嫌外邊噪音太大,因此,門總是敞開著,幸虧位置在最里邊,否則不知會有多少不安全的因素呀。
幾步跨進門坎兒,瞇著眼睛的父親蜷縮在沙發上,身體明顯又瘦了些,自從前年手術,老人家身體每況愈下。自然的衰老是無法逃避的自然規律。只愿他能慢慢的老去、快樂的老去。來北京之前我給剃的光頭,幾天之間,又長出了白花花的茬,非常刺目。母親在臥室聽到響聲,連聲問著“誰呀?誰呀?”我趕緊答應到:“是我呀,我不是告訴你們了嗎?今天回來看你們。一看就是一點也不想我。”父親和母親一下子來了精神,都坐了起來,圍著我,連連問:“你有時間嗎?耽誤工作行嗎?懷柔雨大不大?外邊冷不冷?”我一一回答著。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也只有父母對自己的兒女才會不厭其煩的絮絮叨叨,每一聲嘮叨都是愛的音符,可是有時候,我們也會以沉默抗拒父母不厭其煩的關心。仔細想想,這樣貼心的話語,除了父母,誰還會如數家珍?當有一天,我們沒機會聽的時候,是否也會肝腸寸斷般難受?嘮叨是父母表達愛的方式,我們何不給父母更多表現愛自己的機會呢?因為這是年邁的父母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了,也是他們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我趕緊做飯,父母的眼光圍著我轉,不時的把我當作客人,讓我吃這吃那。我打開冰箱,滿滿的蔬菜,怨不得二姐說,歲數大了,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吃點現成的了。我拿出父母喜歡吃的蘑菇、荷蘭豆,炒好,切盤我自己煮的熟食,看著老人家慢慢的咀嚼、吞咽,聽著老人家不住的贊嘆,我的心酸酸的、楚楚的、澀澀的。
吃過飯,父親說去超市轉轉。我欣然答應了。父親其實什么都不缺,二姐在忙,也是一應俱全早就買回了家中。走在偌大的超市,父親倒像一個孩子,緊緊的追著我,寸步不離。我挽著父親的胳膊說:“別擔心,咱們慢慢看,你有喜歡的,就買回家。”父親說想買一個大點的茶壺,喝水痛快。我和父親慢悠悠的轉著,尋覓著向往已久的茶壺。終于看到了一組如保暖瓶一樣,攜帶方便,水容量在二斤左右的銀灰色的茶壺,看著父親露出迷戀的眼神,我毫不猶豫的買下了。父親像小孩子一樣把它抱在懷里說:“我啥也不要了,咱們回家吧。”我給父親買了愛抽的煙,就回家了。
我此行最重的目的是給二老洗澡。回到家中,趕緊燒水。我吸取了上次讓母親摔倒的教訓,讓老人家在溫馨的溫馨的氣氛中,享受了沐浴后的愜意。
終于可以歇會了,我知道父親懶得做費事的飯,就順手先把雜豆煮上,準備給老人家熬點粗糧粥。母親最愛吃豆粥了,可是身體不好,都是我們或者父親做什么吃什么。看著我不停地忙碌,母親的眼神除了內疚就是幸福。我心里也是千般滋味涌上心頭。
母親知道我必須得回家,因為有待高考的孩子,還有不能失去的工作,就不時的用不流利的語言提醒和催促我:“早點走吧,天黑了,我不放心。”“孩子放學你得在家”。父親則會說瞪著母親說:“你真事多,孩子該走還不走。你是吃飽了撐的。”聽著老人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一股暖流在內心奔涌,那句句看似斗嘴的話語,無不體現著母親的擔心,和父親的不舍。此刻,我暴漲著幸福的眸子,也是淚光盈盈。人生何求,能有一份濃濃的親情,在心間流淌,也如這絲絲的春雨,讓人感知幸福的深度和厚重!
真的該回家了。此刻外邊已是萬家燈火。在父母那眷戀和催促的復雜目光中,我融進熙熙攘攘的人流。盡管春雨早已經停止了飛旋的舞步,可是在我的內心深處涌動的春雨,卻一直泛濫著、溫暖著、蓬勃著……
此文寫于201X年的第一場春雨
【第一場春雨短篇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第一場春雨散文隨筆10-06
春雨短篇散文05-16
短篇散文隨筆05-10
雨夜散文隨筆短篇08-07
晚秋短篇散文隨筆10-04
年集短篇散文隨筆10-05
夢逝短篇散文隨筆05-06
念想短篇散文隨筆05-06
隨夜短篇散文隨筆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