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的事兒經典散文隨筆
常常聽人說:沒問題,一句話的事兒!毛毛雨……
其實,世間很多事,問題常常出在“一句話”上。
52年前,“年方弱冠”的我光榮地走進了工人階級隊伍,在一家名頭很響亮的地方國營企業擔任學徒工。入廠一月后,我被班組的工友們推舉為生活員。官不大,卻掌管著全班19位老少爺們的伙食券的領取發放大權。那時,國家剛剛從“三年自然災害”的大饑荒中緩過神來,糧食相當“緊俏”。民以食為天,我這位生活員肩負的責任說“神圣”也不算夸張吧?
事情出在我上任后的第三個月。那天上班不久,我便把從伙管室領到的飯票抱回了工房,經過“老婆算賬——攤攤清”的辦法反復核查,最后確認:伙管給我多發了一捆主食券!頓時,我一頭的熱汗變成了冷水珠兒!一捆主食券價值幾何:100斤口糧;18元鈔票。100斤糧相當于三個工人一月的定量;18元錢是我們學徒工一個月的薪水。我再渾也能估算出來:把這捆主食券倒換成糧票、拿到“黑市”上換一輛飛鴿牌自行車綽綽有余。如果悄悄掖進自己口袋,至少半年之內我再也不用每到月底就觍著臉向幾位師姐師妹借飯票了。
真的有點“今日心跳分外急”的感覺。但是,這種心跳僅僅持續了半分鐘左右,抹去額頭的冷汗,我對一位師妹說:“幫哥看好這堆飯票。我一會兒就回來。”
一出工房我便一路飛奔,急頭絆腦地沖進伙管室,對伙管員說:“師傅,你給我多發了一捆主食券……”
中午臨下班前,廠政治部宣傳科一位干事把我從工房里叫出來,說總務科的人向他們匯報了我主動退還了一捆飯票的事,科長讓他來落實一下,寫篇稿子,登報表揚我的“好人好事好風尚”。那干事問我:“退回那么多的主食券,你當時想到了什么?”
我幾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那么多,我敢不退回去么?萬一查出來咋辦?”接著又小聲嘟囔了一句:“要是多個三斤五斤的`,也許……”
這下壞事了!那位干事突然提高了嗓門:“噢!少了你就昧了,是不?你呀,真是爛泥抹不上光墻!”說完轉身掉頭擰尻子走了。
當天下午,車間黨支部書記把我傳喚到車間辦公室,一臉正氣地向我宣布:“政治部通知,你政治品質不純,以后車間要對你加強教育……另外,你之前的入團申請也被打回來了!”
書記嘆了口氣,說道:“你文章寫得好,人也不笨,關鍵時刻咋就不會說話呢?”
你看:一句話的事兒,政治前途一片黑暗,熬到一頭白毛了還是個“白脖”。
下班后的“班后會”上,老少爺們,師兄師弟,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人家想叫你說,我想到了學習雷鋒好榜樣……嘴邊上的話、你不會說呀?”——這是我大師兄說的。
“你是看起利利的,吹起瞇瞇的。一句話說失塌了,一盤黃花菜都涼了。可惜!”——這是我小師弟說的。
小組技術權威“老八級”慢條斯理地說:“我倒贊成這小伙,這年頭,誰見了那一大捆飯票不從喉嚨眼里伸爪爪呀。人家主動給你退了,說了句心里話就該挨整啊,有這理兒么?”
最后,老班長宣布:“啥都甭說了,班里的生活員還是徐毛三。誰說啥俺不管,俺信得過他!散會。”
你問我,那句“也許……”是實話么?給你說:是實話。那一刻我想到了年近花甲的娘。大饑荒年代娘得了浮腫病,骨瘦如柴,我多想每次回家都能給娘帶回幾個大白蒸饃呀!
那晚回家,我給娘說了我的委屈。娘說:“三兒,你做的對!人要活得有骨氣,餓死不偷人。你要是昧了那捆飯票就是昧良心,跟偷人有啥兩樣?”
還有句話我跟誰都沒學過:那天我拿那捆飯票退給伙管員時,那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眼淚都下來了,他說:“好兄弟,你這是救了老哥的命啊!這賬要是對不上,飯碗丟了事小,弄不好俺要蹲大牢的呀!”
所以,你記住了:世上很多“一句話的事”并不等于“毛毛雨的事”。
【話的事兒經典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一句話的事兒散文隨筆07-27
順手的事兒散文隨筆08-28
兒時送飯的事兒散文隨筆09-14
那年那家那些事兒散文隨筆10-01
這都不是事兒散文隨筆08-22
人得有事兒干的散文隨筆09-24
話的份量散文隨筆09-26
一句話的事兒散文10-08
不惑中秋話疑惑散文隨筆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