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散文隨筆
有一陣子,我很瞧不上寶玉房里的大丫頭襲人,覺得這人也沒什么真才實學,嘴碎,刻板,全無少女氣息,不過仗著寸步不離侍候?qū)氂褚约安皇r機地在王夫人面前嘀嘀咕咕打小報告,才成功做上了怡紅公子的屋里人。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一日有了閑默品紅樓,當品到第三十七回襲人代寶玉送與史大姑娘一份點心,將那點心名字反復看幾遍,我竟驚跳了起來:哎喲,可了不得,這個貌似尋常的丫頭居然懂得送這樣一份經(jīng)典的閑食,小覷不得。從此便換一副眼光看襲人。
這道點心自然就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我現(xiàn)在寫它一遍,仍覺沾了一手的輕甜,一手的幽香,還有一身的閑情逸致。
它的制作原不似茄鲞、豆腐皮包子那般煩難,主婦們多琢磨幾回差不多也能猜出它的做法,桂花糖、新栗粉、糯米粉、粳米粉也不是多么昂貴的材料,便是一般的市井人家亦找得出這些物事。
它的難得僅在于“應時應景”這幾個字吧——桂花糖是今秋新漬的,栗子粉白嫩無比,它來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里的蘇杭。有人送你一碟才出籠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咦,這豈只是一份美食,人家分明還將一整個江南新秋送與你了呀。多么剔透的心思!
而這巧思竟出自平時并不顯山露水的襲人,這除了說明襲人姑娘的聰明、內(nèi)斂和自省,還能有什么其他解釋?
再看下去,發(fā)現(xiàn)這份當令點心只送與史湘云一人,略一沉吟,便覺這襲人不僅聰慧,而且心細如發(fā)了。
為什么不送給蘅蕪院的主人呢?我估計襲人早向廚房打聽過了寶釵的口味,這寶釵成天只好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之類,一望便知偏愛清淡清苦一路的飲食,這滿口甜香的栗粉糕于她自然不相宜的了。
為什么瀟湘館那邊也沒得呢?襲人肯定是這么考慮的:黛玉倒是甚喜甜軟之物,無奈這栗粉糕雖說美味,卻不易消化,林姑娘這樣體質(zhì)弱的人最容易吃撐了,如此這般,當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而用一個纏絲白瑪瑙碟子盛了栗粉糕,再配上一碟紅菱、雞頭,遣人送去給史湘云那是頂?shù)皿w的.了。為何?一則健康活潑的小姑娘沒有不愛這時令點心的;二則湘云常幫襲人做針線活計,襲人欠著她人情;再有一個原因我覺得有可能是,襲人認為史家根基不弱,湘云本人也伶俐,將來多半又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多去史大姑娘處走走總是沒錯……
書里沒有正面提湘云姑娘收到這碟秋糕后的反應,不過從她第二天急急趕去大觀園參加詩社活動來看,她應該是被這道美食征服了的。同時被征服的還有站在書外的我,這十余年來,每逢秋日,這碟風華絕代、飽含江南煙水氣的點心總在我心間縈繞,久久不去,提醒我煙火人間的種種可愛。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明年,我不做桂花糖散文隨筆01-01
蒸饅頭散文隨筆10-04
可愛的“栗栗”07-21
棉花糖散文隨筆09-11
米糖散文隨筆10-18
熬土糖散文隨筆10-19
桂花糕散文隨筆09-25
桂花情思散文隨筆10-10
桂花村散文隨筆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