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鞋子去上學的散文隨筆
至今,我仍然記得,而且永遠不會忘記——那段提著鞋子去上學的日子。
七九年的夏天,我接到了初中入學通知書。父親既高興又苦惱。高興的是能考上中學的孩子在村里沒幾個,苦惱的是生活又多了一份負擔。那時,一家十口,全靠父母勞作,生活十分艱苦,常常是稀飯拌雜糧度日。可是父親堅定地對我說:“全家就是喝米湯吃野菜勒緊褲帶也要送你上中學。”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暗下決心:“為家庭崛起而讀書”。為備讀書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父親不得不起早摸黑上山挑柴背竹挖百步薯去賣。不料,有一次被野蜂蜇中腳背,后感染發毒,近兩個月不能行走,差點丟了性命。
開學前一天,我拿著父親用血汗換來的那雙軍式膠涼鞋,激動得熱淚滾滾。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有鞋穿呀,怎不激動?以前都是白天光著腳丫上學,晚上著父親自制的木屐走路。而這鞋,差點要了我父親的命,怎不流淚?
我舍不得穿,怕磨壞。那時,星期六上午還要上課,下午才能回家。學校離家10多公里,是一條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泥路。沒有客車,也沒有自行車,來回都得步行。每到星期六下午,我都用膠袋裝著那雙心愛的涼鞋提著回家,光著腳丫走在那條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鄉村公路上。腳底磨起一個個血泡,痛得難忍。血泡被碎尖沙刺破,鮮紅的血跡沾在鄉村的小路上,沾在門前的青石板上,沾在那永不褪色的`少年那記憶里。父母見我跛步走路,追問起來,我瞞住說是上體育課打球不小心跌倒擦傷了腳。星期天回校,我又用那膠袋裝著鞋,走在那條有幾個坑洼,路邊有幾個大石,幾棵大樹都能記得一清二楚的公路上。腳底仍然被磨得紅腫起泡,疼痛難受。有一回,老師問我為什么不穿鞋,我違心地說在家習慣不穿,穿了反而不舒服。其實,我何嘗不想穿,只是舍不得穿!只有到晚上洗腳時才小心翼翼的穿它去上課。
日復一日,新學期結束了,我的腳底長滿了厚厚的繭,穿上那鞋感到太緊了,是那鞋變小還是我的腳長大呢?
寒假在家,我把鞋包好放在木箱里,白天照常光著腳丫放牛,晚上仍舊穿著父親自制的木屐。
第二年春季學期開學,我打開木箱拿出鞋子試穿,可怎么也穿不下。我告訴父親鞋小了。父親笑笑:“你長大了,留給弟弟吧,我掙錢給你買一雙大的。”
三十多年過去了,想著這事仍心酸流淚。可是,我將這事講給孩子們聽,想讓他們懂得生活的艱辛,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豈料他們不但不相信,還說我笨——有鞋不穿提著干啥。是的,如今的孩子,多數嬌生慣養,吃喝玩樂,穿高擋著名牌,不是匹克,就是安踏。舊的不要,補了就扔,哪里還有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呢?真讓人心痛。
【提著鞋子去上學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提著燈籠的蚊子01-11
走著去上學03-01
給窮人湊雙鞋子散文隨筆05-14
背爸爸去上學04-12
獨自去上學作文05-13
洗湯去散文隨筆09-15
此去經年散文隨筆09-18
盡情去浪散文隨筆09-24
放手去追逐散文隨筆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