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想念鄉村的年味散文隨筆
村莊的年味是熱鬧、喧囂、喜氣洋洋的。
離家只有一里地的村西頭集市,商販們早早準備了大批年貨,海產品、鞭炮、新鮮蔬菜,擺滿了路的兩邊。鄉親們買了紅襪子、紅襯衣,拎著筐,背著包,臘月剛過就開始采購了。村子的東山頭,有一棵長了許多年的大樹,要兩三個人才能圍抱過來。上面掛了許多紅布條,承載了鄉親們對年的企盼和美好憧憬。遠遠望去,像一片紅色的海。紅布條掛的越多,顏色越鮮艷,說明鄉親們的日子越紅火。小時候,我總是被母親扯著小手去掛紅布條,希望新的一年能夠萬事吉利。
村莊過年是從臘月小年開始的。打掃除塵,做豆腐,蒸年糕,煎炸食物等等,到來臘月二十八,便放水洗澡,臘月二十九,掛上祖宗的宗譜和香碗,臘月三十,封門,貼對聯、貼年畫,村莊里直到現在家家還會在墻上貼上年年有余喜氣洋洋的年畫。這天最忙,要把過年所有能想到的最好吃的東西都一樣樣的做好。早晨天還沒亮,大人就會起來殺雞、擇菜,為中午飯做準備。那天家家團圓,兒子一定是要帶著媳婦和孩子在母親家過年吃中午飯的。大人喝酒,小孩子也學著碰杯,他們眼大肚小,吃不了幾口就會著急的揣上糖果瓜子一溜煙跑得沒了蹤影。村莊只有山、樹、冰和雪,一堆小孩頭戴棉帽子,去冰上比賽。工具是兩塊木板和兩根粗鐵絲做成的冰車?凑l滑得快,做的冰車好。男人們喝完酒會打麻將,玩紙牌什么的。女人們則是準備晚上的年夜飯。年夜飯少不了魚,意思是年年有余。少不了餃子,表達團團圓圓的意思。大年初一,睡了一小覺的人們趕緊起來穿新衣,戴新帽,穿戴一新的拉著孩子,從村西頭走到村東頭,挨家挨戶的拜年問好。初一到十五,天天是大年,村莊的.人,嘴甜的見誰都會作揖問聲過年好。串親戚,訪親友,提著糕點,哪天去誰家,是早就計劃好的。小孩子們的兜里還會被塞上三五元的壓歲錢,他們那高興兒真是串了東家想西家。
離開村莊好多年了,很少有機會在村莊里過年了,我發現這種對鄉村年味的思念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加的強烈。城市過年也是熱鬧非凡的,商家的活動一撥又一撥,市民會買好整個春節的東西,然后窩在家里,不愿出門。上網、看電視,拜年是群發的短信,電話也懶得打了。我想自己強烈的想念村莊的年味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在城里過年是感受不到那淳樸、溫情和發自內心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