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的柔軟時光散文隨筆
到達麗江的時候是傍晚六、七點鐘,暮色迷離下,滿眼流光溢彩的中國紅——單只的,成串的,重重疊疊的紅燈籠像冰心筆下的小桔燈,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著溫馨浪漫的夢幻色彩。有一瞬間的愣怔,所有的車市人聲全部隱去,仿佛突然從人間跌入了一個夢的海洋。
兩旁的小店很快吸引了我的目光。一間間古樸幽雅的小木屋里,掛滿了累累贅贅的姚黃魏紫,手工刺繡的民俗服飾釘滿閃閃發(fā)光的珠片,價格貴得令人咋舌,各種綴滿流蘇的披肩和圍巾因了材質(zhì)的不同而價格各異,可以花幾百塊買一條真絲的,也可以花十塊錢買一條混紡的,看上去同樣的華麗漂亮。用原木裝飾的屋頂懸掛著大小不一的駝鈴,輕輕一碰發(fā)出婉轉(zhuǎn)悅耳的聲音;靠門邊的.竹篾簍里,堆滿了繡著小花的草編涼鞋、手機掛飾、布藝玩偶……所有的東西都是熱鬧的大紅大綠、大黃大紫,滿目的色彩盛宴,像在出售夢,美得驚心動魄。
俗氣的東西一轉(zhuǎn)身變而為格調(diào),是需要底蘊作支撐的。古城的每一片瓦、每一塊磚都有著厚重的篤定氣息,連腳底下踩的青石條也仿佛具有靈魂,質(zhì)地溫潤如玉,輪廓圓滑流暢,于無聲處話滄桑。而那淙淙流淌的小河水,橫貫兩岸的小木橋,雖沒有杏花煙雨江南的纏綿悱惻,卻自有一番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雅殷實。從美麗的納西少女手中接過紅燦燦的鯉魚,沿著河岸拾級而下,輕輕放生,眼望著一尾輕俏的紅瞬間消失于清波碧浪中,心靈剎那變得澄澈。那一刻,靈魂是圣潔的。
與之相對應的,是河兩岸的閑適自在。一家接一家的小酒吧、咖啡廳和小餐館,在臨河的廊沿擺上三五張小木桌,三三兩兩的顧客隨興而坐,捧一杯香茗或冒著騰騰熱氣的咖啡,漫不經(jīng)心地翻看桌上的時尚雜志,或者干脆盯著緩緩流淌的小河水發(fā)呆。時間仿佛凝固了,一切在瞬間停頓,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此時的古鎮(zhèn)慵懶隨性,時光像被浸泡的海綿,潮濕柔軟。
麗江,成了一件潔白柔軟的純棉內(nèi)衣,妥帖地撫摸著每一寸肌膚。在這里,沒人會注意你是什么樣的人,也沒人會在意你做了什么。捧一只花貓坐在人流如織的街邊廊下納涼,與你隔街相望一臉褶皺的老奶奶也絕不會多看一眼,仍然專心致志地對付著手里花樣復雜的針織繡品。而不遠處,通宵營業(yè)的酒吧正歌舞升平,錦衣夜行的艷妝女郎和滿嘴洋文的老外絡繹不絕地出出進進,場景自然切換到時尚前沿。
——就是這樣閑適穩(wěn)妥的所在,于時尚中蘊含著古典,質(zhì)樸中滲透著奢華。像張愛玲眼中張恨水筆下的女性角色,清清爽爽穿件藍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紅綢旗袍,天真老實之中帶點誘惑,讓人忍不住想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