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背青山學種橙的散文隨筆
愿背青山學種橙
秭歸有名的是屈原,然后才是橙。
踩著八月的尾巴,初秋我們跋山涉水來,借著南方的余熱,就這樣安頓在長江邊,遙望青山與三峽,日出而行,日落而歸。
實習的地方很多,都是看山霧彌漫,觀山巒迭起,聽諄諄教誨,寫龍蛇舞動。峭壁懸崖聳立,溪澗繞山而行,沿途有牛哞羊咩,鳥鳴蟲吟,栗子散落滿地,柿子高掛枝頭,偶遇山蟹橫行霸道,也被田園犬惡吠相向,但常伴路途的唯有山間一片橙。
秭歸的人喜歡橙,也喜歡種橙。
山林中一大片一大片的橙,特有的果皮芬芳在初秋就籠罩山谷,實習的時候總想著,這漫山遍野的橙,最后運向何方,是否自己也曾品嘗。山里的路很多,方便的就幾條,實習畫圖的時候總會遇到背籃佝僂前行的老人,臉上布滿皺紋,眼神卻依舊青春,籃里無非是些下山購買的'雜物,抑或是初生的嬰兒,我未曾見過有橙,也曾一度懷疑著這群靠山吃山的人,后來才知道,這里四季的橙,是這片山林四季的生活來源。
橙長在這里,也去向八方。
每天穿行于山間,總會遇到難處,就像學地質的沒了方向,也沒有干糧,我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頂著烈日,迷失前路,放眼望去,全是青山點燈,滿眼皆橙,想摘,卻又謹記師長教誨,幸得遇見一大爺,欲買橙解渴,大爺卻親手摘下,婉拒錢財,還引我們去尋農家樂,無奈,只得連聲感謝,心懷感激。初秋的橙,說不上甜,還有點酸,但于我等,止渴之梅。難忘是黃橙夾青的味道,難忘是山里人淳樸之民風,難忘是迷失路途,得人指引,難忘是饑腸轆轆,得幸款待。把往事回想,總會覺得當時在山林中吃的饅頭,喝的山泉,還有難忘的農家臘肉,可能都是臍橙的味道,都是這片橙園的恩賜,都是這片土地的供養,都是這山中人的淳樸民風。
秭歸縣城和郊外并無太大差異,不過是少了大片林子,多了些房屋,多了些人。
都說來了江邊就一定要吃魚,長江上游的魚又大又鮮,常與一眾人等聚餐于江邊小店,離開的前一晚也是。敬酒談話間偶會望向窗外,這里沒有大城市那般的繁華,夜里沒有電視里的燈火霓虹,也沒有故事里的江上漁火,有的只是一片依稀可見的跌宕山巒,有的只是一片浩瀚無垠的璀璨星河。我們這群過客,僅僅是在這有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有一些驚險刺激的青春故事,再加上離開的前一晚,有一點點離別的憂愁。
橙被種在秭歸,故事被藏在心底。
來的時候,尚且感嘆:“嘿,吳,這里的環境可真好,適合養老。”“那你以后住這啊,還可以釣釣魚劃劃船......呀,快看那山上,漫上遍野的是啥?”
曾今敬佩屈子,后來才了解秭歸,而后才喜歡橙。
離開的時候,吳:“我們還會再來的嘛?”我:“......”
會吧,下次來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