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抒情散文
隔壁班換過班導,我們沒有,我們大學四年都是同一個班導,不得不說“緣分”二字。
住過四個寢室,一樓、二樓到現在的四樓都住過,換過一次宿管,換過兩次小賣部老板,一切都有變數,正如多年前學到的語文課文知識一樣: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最初的小賣部老板是兩個學生,我也不知道他們為何就當起了寢室小賣部的老板的,那時候覺得他們兩個人挺不錯的,自己創業,很容易就把他們與那“愛奮斗”的標簽捆綁在一塊,相比那些揮金如土的青年,他們簡直強太多。一邊自己要完成學業,一邊還要打理生意,的.確“身兼數職”。
時間過太久,我也忘了當初他們經營的時候,有沒有早餐賣,例如包子、茶葉蛋這些,但是我清楚地記得,一定沒有關東煮賣。
有一次去1棟找同學,順便逛了逛她們二樓的小賣部,老板是一位勤勞的阿姨,關東煮、烤腸什么的都有,比我們這邊豐富很多,這也不難理解,畢竟阿姨有更多時間經營自己的小賣部,且家長本就比我們這些孩子更勤勞、會的也多。
大概是規定每年都要換老板吧?第二個年頭,接管小賣部的就成了一對還算年輕的夫妻,剛開始她們也是不熟悉這些業務,“萬事開頭難”,時間久了,倒也得心應手了。
后來每次去小賣部,就可以看到他們一大家子人,男方的父母,他們的女兒,一共五口人。
小賣部的生意被有生意頭腦的他們不斷做大,拌粉、炒飯、餅什么的都有了,甚至于后來都可以在外賣上點他們家的吃的,種類豐富程度,絲毫不差于曾經去的1棟。
老板的女兒是個很可愛的小朋友,我的朋友很喜歡和她一起玩耍,她叫的“姐姐”,似乎融化了那顆“少女心”,讓她們覺得自己更年輕了幾歲,從而更加喜歡這個嘴巴很甜的小可愛。
有一次是發現男老板很久沒在這了,因為當年住在小賣部對面,所以跟他們還算熟,時不時也會寒暄幾句。老板娘說,這里的生意還是不算好,所以他丈夫已經去工作了,偶爾也會過來這里幫忙。聽完之后先是覺得吃驚,原來在我們看來生意紅火的畫面,可能也只是蠅頭小利而已,不足以讓兩個人都圍著它轉,有的時候為了生活,或者說為了多賺點,還是得暫時分開,哪怕是舍不得的親情。
一個學年過去了,他們果真也走了,又來了一對夫妻,也還是曾經的“套路”——從陌生到熟悉。也是有一個孩子經常在店鋪里,他在那里看動畫片,順便當起了那個“看店”的人,每次我下去買東西,只剩他一個人在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會大聲呼喊他的母親,喊著媽媽、媽媽,這個時候的老板也就閃亮登場了。有時候我也會逗逗這個小男孩,問他會不會賣東西,他可能比較羞澀,選擇不回答我的問題。
我們是那個見證者,看著這一切的變與不變,正如老師目送一批又一批的學子離開校園,畢業的學生遠去,又不斷會有新學生出現。在過客的長河里,那一次照面,可能就是緣分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