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風柳散文隨筆
走進二月,就走進了春天。盡管冬的殘留尚在,但在江南,春的氣息開始了蔓延。
江南的二月,最有魅力的算是風了。二月的春風,似是一把剪刀,剪開了空氣彌漫的氤氳,剪開了遠山近水的霧紗。讓陽光有了紅潤,萬物漸漸蘇醒。而萬物蘇醒中,最讓人怡心養眼的應該是柳。這時的柳最柔,最嬌,最輕描淡寫,最若有若無,最欲說還羞。過了這時,柳雖然還是柳,卻又不是那柳。只有此時,最值得一看。倘若不看就錯過了。還得等一年。且不說等一年,待到春意濃厚,花繁葉茂,那柳絲已如忙碌的婦人,一頭蓬亂的發,頓失了清新可人的韻致,再到秋風起,寒霜降,那時已叫“殘花敗柳”。誰還稀罕去尋去問柳了?眼下,趁著時間正好,心情正好,何不悠閑漫步楊柳堤?
走出門,便與不寒的楊柳風撞了個正懷。風兒輕輕撫摸著我的臉,像母親的'手,平和,溫柔。舒適。于是,我帶著踏實與微笑,向轉角處的柳岸走去。
有柳的地方就有風雅。二月的柳條,宛如柔媚的絲帶纏繞在長長的河堤的兩岸。柳芽初萌,鵝黃的星點散落在大小樹枝上,嫩芽在滋潤的空氣里舒展,變綠。柳條婀娜,輕拂水面。彌漫著別樣的柔情。柳岸枝下,早已有了成對成雙,或三三五五的人群漫步,談笑。他們也許沒在意柳枝在二月里淺淺淡淡的嫵媚與絕妙。只覺得走在柳條下有一份愜意,一份詩情畫意。
我行走在二月的春風,尋找二月的柳,不僅僅是因為柳的嫵媚,秀麗。更喜歡柳的隨性,低垂,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在毛風細雨的春天隨手折一柳條,插在潮濕的土壤,不久,它就扎了根,不久,就長了枝,不久,越來越壯實。柳葉兒薄而窄長,隨風迎雨的搖曳,煞是叫人心生憐惜。
二月的風,二月的柳,美不勝收。由不得你不心廣神怡,浮想聯翩。此時,我想的最多的是詩人筆下的柳:“兩個黃鸝鳴翠柳”,“羌笛何須怨楊柳”,“吹面不寒楊柳風”,“客舍青青柳色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這千古流傳的詩,哪枝柳不是最撩人心。風韻鮮活?
此刻,我是春風中人,柳是春風中柳。活在當下,珍惜眼前,莫要辜負了二月的風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