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竹葉青青笛聲悠悠散文隨筆
寒冷的冬季,萬木凋零。校門口的那幾竿翠竹就惹眼了許多,雖有些竹葉的邊兒泛著黃色,但絲毫不影響整體的翠綠,仿佛那是與風(fēng)霜搏斗而獲得的勛章一樣,掛在胸前炫耀著,讓那幾竿竹子看起來更顯精神。正如將軍詩人傅龐如在《詠竹》所說的:“破土凌云節(jié)節(jié)高,寒驅(qū)三九領(lǐng)風(fēng)騷。”
很遺憾,如今我們這里的竹子已遠(yuǎn)沒有過去那么多了,只不過是這兒一叢,那兒幾竿,零散地點(diǎn)綴在校園或是路邊的綠化帶里,難成氣候。
還記得小時候,我外公家旁邊就有呼啦啦一大片竹林,對于孩子的我來說,那一片竹林就是一個迷宮,一塊樂土。那里有許多好聽的、好看的、好玩的,給了我一個快樂的童年。
竹林里幽深寧靜的環(huán)境,以及“風(fēng)來竹自嘯”的不知名的聲音,讓我感到害怕,一個人是絕不敢往里闖的。竹林里是沒有路的,硬是被我們孩子踩出了一條小路,這里一彎,那兒一拐,沒多遠(yuǎn),大人就看不到我們的身影,那里就成了孩子的`王國。捉迷藏,掏鳥窩,玩打仗……,
就說打仗吧,戴上竹枝編的帽子,手里拿著木頭刻得“駁殼槍”,貓著腰,伏在竹林里,抓“俘虜”。或是一邊扔著自制的袖珍型的“炸藥包”和“手榴彈”,一邊高喊:“沖啊……”大無畏地沖了過去。真的佩服那時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雖條件落后,但活得自在,玩得精彩!
竹林里遇到蛇,那是常有的事。不知怎地,可能是我屬老鼠的吧,碰到蛇,就膽戰(zhàn)心驚地躲到其他小伙伴的后邊,遭到他們的恥笑也顧不上了,就是不敢面對那兇狠懾人的眼神。即使長大后,提起蛇和在電視上看到蛇都會讓我不寒而栗。
有一回,鄰居家跑來一條蛇,看我在家,就讓我?guī)椭蛏摺N乙膊缓靡馑颊f害怕,拎著鍬就去了。可到了那,舉了半天的鍬,就是不敢落下,直到那蛇悠哉悠哉地逃走,我只得在鄰居笑聲中落荒而逃。
但在那時,我卻跟在小伙伴的后面“耀武揚(yáng)威”,因?yàn)槲疑磉呌形业男∪嗽谘?他的膽子可大啦,你瞧,他敏捷地用一只手拎起蛇的尾巴,抖落了幾下,那條蛇就溫順地垂了下來。小三舅用刀子把蛇頭釘在地上,不一會兒,就把蛇皮從頭到尾扒了下來,地上只剩下一條白花花的身子,還在不停地蠕動著。我在一旁,既興奮,又不敢上前。砍一根竹竿,用蛇肉釣龍蝦,有時一次能釣好幾只龍蝦上來。
小三舅還教我用竹管做簡單的竹笛。用一小節(jié)竹管,一頭封閉,一頭切開出氣。在封閉的一端,離竹節(jié)不遠(yuǎn)的地方,橫切一個小口,再順勢向下劈出一小片竹片,不能切斷,這樣小竹笛就做成了。小竹片盡量薄一些,便于發(fā)聲。雖然只能發(fā)出一種尖銳的聲音,我卻不厭其煩地吹著、鬧著。當(dāng)小三舅那悠揚(yáng)的笛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也不好意思出來顯擺了,只是靜靜地聽著,并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一曲聽罷,趕緊起哄,叫嚷著“再來一首”。歡快悠揚(yáng)的笛聲就這樣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
上學(xué)以后,讀了許許多多有關(guān)竹的詩文,“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我進(jìn)一步認(rèn)識到了竹的堅(jiān)韌、剛直、清高、奉獻(xiàn)……也難怪古人會把“竹”評進(jìn)“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之中。
但在我的眼里,外公家的茅屋,青翠的竹林和小三舅悠揚(yáng)的笛聲,就如同魯迅筆下那月下海邊的西瓜地一樣,是我心中無可替代的故鄉(xiāng),雖然如今已被林立的高樓占據(j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