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散文隨筆
不知道怎么了,每到傍晚,我心中總會生出一絲絲傷感,為時間,亦是為故鄉。
我的故鄉沒有山,也沒有水,只有種滿各種莊稼的土地和世世代代在這里耕耘的人。百年前我們祖輩來到這里,百年后依舊守在這里。因為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早已浸上了我們的血與汗,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千百年的情誼,如同烈日一般,在我們身上涂下了一種永不磨滅的顏色。而這種獨有的膚色,是驕傲,是尊嚴。
雖說我不懂農事,但我生在這,長在這,即便漂泊四方,也割不斷我與這的聯系。是啊,故鄉的確是個好地方。
但傍晚的故鄉,總會給我帶來一絲傷感。這種傷感似乎是與生俱來。
每個人對故鄉都有著獨特的記憶。龍應臺故鄉的漁船,魯迅故鄉的社戲,故鄉的辣子……
而我,記的是故鄉的聲音,是故鄉的氣息。而這聲音,這氣息,在傍晚時分特別濃烈。晚風拂面而過,留下滿樹嘩啦啦的葉子;泥土與各種莊稼的清香中,不時傳來布谷鳥的歸歌;各家的煙囪里也升起了縷縷青煙,空氣中又多了柴草的味道……
這些聲音,這些氣息里,隱藏著我美好的回憶!
小時候我在村里的小學接受了教育,那時雖不懂的詩意,卻不知怎的和詩人般傷惜。那時的我,便已經記住了故鄉的模樣。這種模樣不是房屋,而是故鄉的聲音與氣息。
長大以后,離鄉求學,每次回家,車窗外的景色都不一樣。春天的綠,夏天的黃,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陽光,唯一不變的是故鄉的聲音,故鄉的氣息。
如果非得問我喜歡什么季節,我會回答“秋天”。
故鄉的秋天,勝過春天的嬌媚,夏天的火辣,冬天的冷艷!
故鄉的秋天,有著別樣的風姿!
我愛故鄉的秋!故鄉的秋,是金色的:金燦燦的玉米,金燦燦的豆兒;故鄉的秋是紅色的:紅通通的石榴,紅通通的棗兒……
秋天,對于我們莊稼人家來說 ,是一個喜悅的季節。各家的田地里,大人小孩都在忙碌著。大人掰玉米 小孩裝玉米;大人割豆子,小孩撿豆粒……一切都是這么忙碌,而一切又是這么整齊!秋天,農民的.藝術作品!
秋天的夜,便有了幾分冷意。但這也阻擋不了生命的力量。秋天的鄉下,到處都是蘑菇。這不僅是食物,更是樂趣!天還未亮,有的人便已穿上厚衣服,拿著手電筒采蘑菇去了。
秋天的月,也格外皎潔。或許是為中秋節做準備吧!每年中秋節前,故鄉便溢滿了月餅的香味。這香味隨風散去,喚回了遠方的游子!
故鄉,回蕩著我的笑聲。對于土生土長的農家孩子而言,故鄉的樹,故鄉的河,都承載著我的童年回憶。這里,有我童年的玩伴,我們曾經一起抓鳥摸魚,所向披靡!我們大了,故鄉老了,曾經永久的變成了回憶。
故鄉,有愛你的人,有你愛的人!即便一些人已經作古,卻也消不了對他們的思念。他們還活著 ,該多好啊!
故鄉就是根,沒了她,靈魂也就沒了。
夜深了,故鄉啊!故鄉,你也該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