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磅親情
發布時間:2017-03-18 編輯:admin
手機版
一磅親情
她終生都不會忘記故鄉布里奇諾斯鎮,不會忘記那些善良的人給她的那“一磅親情”。在英國的什羅普郡,有一個名叫布里奇諾斯的僻靜小鎮。那是一個自然環境非常幽雅、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的美麗的地方。二戰時期,希特勒曾經秘密計劃入侵英國后在這個小鎮上建立納粹總部。但當納粹空軍被英國空軍擊敗后,希特勒改變了主意,因而布里奇諾斯鎮幸免于戰爭的炮火,至今仍然是人見人愛的天堂。在這個小小的天堂里,有一個名叫“一磅親情”的面包屋。它的主人,是一個78歲高齡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無論大人還是頑童,都親熱地叫她麗蓓卡。這是個非常著名的小店,數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口口相傳著一個關于麗蓓卡的故事。到那里去旅游的人,除了觀賞堪稱絕版的自然風光之外,都會到麗蓓卡的面包屋小坐,聽正在那里休閑的人講述麗蓓卡年輕時的故事和“一磅親情”面包屋的來歷。
麗蓓卡幼時是個聰明美麗的小女孩,從小就跟外婆住在布里奇諾斯鎮。她的爸爸是英國皇家空軍的飛行員,媽媽是隨軍護士,沒有時間照料她。盡管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但是她仍然和鎮子上許多同齡人一樣,在外婆溫暖的懷抱里,度過了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童年。
但麗蓓卡的幸福時光隨著童年的結束而結束了。1936年前后,由于西方大國強制推行綏靖政策,法西斯的侵略氣焰開始囂張,盡管是在這個偏僻的小鎮,盡管麗蓓卡還只有12歲,但從人們驚恐的眼神和爸爸媽媽來信的口吻中,麗蓓卡小小的心靈也敏銳地覺察到了什么。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麗蓓卡的父母和其他英國軍人一樣,走上戰場與法西斯作戰。在她14歲那年,英國皇家空軍在肯德郡附近與德國空軍展開激烈交火,并將德軍擊敗。在舉國上下歡慶勝利時,麗蓓卡卻得到了父母在戰場上雙雙犧牲的不幸消息。不久,年邁的外婆也因女兒女婿的犧牲心臟病復發離開人世,麗蓓卡成了孤兒。
三位親人的去世,給麗蓓卡年幼的心靈以巨大的打擊,也給她的生存造成了困難。何況戰爭的陰云仍在擴展,小鎮兵荒馬亂,缺衣少食。就在她深感絕望的時候,淳樸敦厚的小鎮人沒有棄這個英雄的女兒于不顧,他們自發地把麗蓓卡接到自己家中,當做自己的女兒一樣撫養,并且由鎮上德高望重的老人牽頭,討論救助麗蓓卡的事宜。最后,他們決定,全鎮所有人家,每天輪流給麗蓓卡提供一磅面包,并湊錢供她上學,他們寧肯自家的孩子餓著肚子,上不起學,也要保證麗蓓卡的糧食,保證她的教育。
就這樣,麗蓓卡在全鎮人的熱心幫助和悉心照料下,度過了一生中最難熬的歲月。她穿著和其他孩子一樣的衣服和他們一起上學,接受著比他們的親情,慢慢地,她心靈上的創傷被撫平了。二戰結束后,麗蓓卡在眾人的幫助下,考上了英國皇家大學。
畢業后,麗蓓卡出人意料地放棄了前途一片光明的專業,放棄了在倫敦工作的機會,她說她終生都不會忘記故鄉布里奇諾斯鎮,不會忘記那些善良的人給她的那“一磅親情”。她回到了小鎮,用政府發給她的撫恤金,在鎮子上開了一個面包屋,名字就叫“一磅親情”,用以紀念小鎮人對她無微不至的照料,更重要的,是接濟那些生活有困難的人。
麗蓓卡的面包屋的門一直敞開著,小鎮上的人以及路過的客人,可以隨時到她的店里喝咖啡、聊天、休閑,餓了,自己去柜臺上拿東西吃。吃完了,有錢就隨便丟點兒,沒錢也可以走人。數十年來,麗蓓卡的“一磅親情”面包屋,接濟了無數生活上有困難的人,還供10多個孤兒穿衣吃飯和上學。
現在,麗蓓卡雖然老了,但她的“一磅親情”面包屋卻后繼有人,因為她收養的一個孤兒正幫她照顧著面包屋,并準備在麗蓓卡過世后,當面包屋新的主人。“一磅親情”面包屋,成了布里奇諾斯鎮除秀麗山水之外,一個非常響亮和溫馨的品牌。
意林札記
《一磅親情》從側面反映了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些為國家的利益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愛國者,他們永遠把這樣的人敬為英雄。因此,英雄的遺孤受到了比自己的孩子還要好的待遇。就這樣,一磅親情的故事應運而生。故事中的麗蓓卡,這位英雄的遺孤便有了“離不開”的親人。所以,在親人的關愛下成長起來的麗蓓卡回到親人身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難理解了。(端木)
相關推薦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
1
2017雞年辭舊迎新的對聯2
2017元旦廉政提醒短信3
2016推薦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4
2016年最后一天心情說說5
2017元旦春節期間廉政短信6
2016提名政協委員考察材料范文7
2016天氣變冷心情說說8
2017元旦廉政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