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楮實子散文隨筆
小時候在農村沒有太多的零食,也沒有什么零花錢。小孩子都是比較饞的,為了嘴巴痛快經常跑遍田野和村莊去找東西吃。
那個時候在春天還真找不到什么解饞的東西,除了剛被春雨洗過榆錢和香椿葉能上嚼幾口,如果家里人不做成菜,想要吃現成的美味,只能等到夏天和秋天了。不過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院子,自家種的菜園、果園外都圍滿了帶刺兒月季和荊棘,想要偷吃點,不流點血,流點淚是不可能的。所以,自然長出的野果,沒人管,沒人問,最受孩子們歡迎。
在我的家鄉有一種非常好吃的桑科植物果實叫楮實子。長在水域充沛的河岸,春天開花,初夏就開始長了果實。果子青澀的時候跟梧桐結的果子十分相似,像個毛茸茸,綠油油的小圓球堆砌而成。如果不看它那一簇簇橢圓的葉子,根本分辨不出來。
果子成熟的時候可就非常誘人了。青色的纖維綻開,像怒放的'雞冠花一樣,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甜味。只要輕輕地摘下一顆,揪一絲果肉放進嘴里,濃郁的甜味還帶著一點點酸,立刻能吃上癮。不過果實成熟的時間很短,也很容易掉落,要是不摘的及時,不出兩天就能被黃雀和蜜蜂偷光。
第一次吃楮實子還不知道果子有沒有毒。那個時候我剛學會游泳,一大清早剛吃過飯就往水邊跑,恨不得整個夏天泡在池塘里不上岸。記得有一天我在岸上休息,看見水里游動著一條蛇。剛開始嚇了一跳,不過細心一看是條無毒的水蛇而已,便大笑跳下水,著追了過去。后來,蛇沒追到把自己累的不輕。
好在水中央拋下一大片茂密的楮實子枝葉,濃密樹蔭透著絲絲涼意,怒放的果實香甜誘人氣息。我拽著樹枝休息了一會,不敢吃果子,怕果子有毒吃壞了身體。但實在忍不住,就小心地摘了一顆放進嘴里,匆匆地咽了點甜味就吞了下去。說來也奇怪,那天吃完楮實子回家竟然鬧了肚子,回到家中一夜都沒敢睡,也沒敢和家里人說,怕挨打。第二天問了一些年長的大孩子,才知道是可以吃的。后來,每到夏天都會跟鳥雀嘰嘰喳喳地搶著吃。
轉眼間,人生已經奔了十多個年頭。離開故鄉的這幾年,故鄉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道路變寬了,建筑變高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不過,小河卻變窄了,變混濁了,野生的樹木逐漸消失,而我再也沒有吃過楮實子了。不知道那顆我吃過最多的老楮實子樹是否還生機勃勃地橫在水中央?怕是已經傷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