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看人生找自我散文隨筆
四大名著中最喜歡的莫過于西游記了,記得它是我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那時還是小學,并不懂得里面真正講了什么,只覺得每一個故事都那么新奇,給人無限的想象,甚至多次把自己想象成孫悟空。那時讀它只因為好奇,單一的好奇,只讀不求甚解。
時隔多年再次讀它時卻帶給我深深的思考,這種思考不知是痛苦悲哀還是歡喜快樂。這次讀它是因為學習元明清文學的需求,課堂上對西游記的寫作背景、創作主題、藝術風格進行了一翻大討論,這一翻討論帶給了我們更多的思考。
孫悟空大鬧天空到底是對是錯?西游記到底是一部悲劇小說還是喜劇?孫悟空的成佛之路到底該不該提倡……西游記的主題到底是什么?——游戲說、人生說?
有人認為孫悟空大鬧天宮是不對的,因為他破壞了天庭的秩序與規則。他向往自由,也只能說規則內的自由,自由是相對的。這種觀點本身并沒有錯,那么要是自由的規則本身就有問題呢?如果說西游記是喜劇,孫悟空的成佛之路讓他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毛猴一步步走向成熟,取的真經,修成正果。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部悲劇,一種人生的悲劇,成佛之路是他抹滅個性,走向蕓蕓眾生的一種悲劇,我們無不為他失去的感到惋惜。
總之,大多數人還是比較支持西游記的人生主題說的,孫悟空西天取經的經歷、成佛歷程好比一個人的成長,大鬧天宮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大鬧天宮之前,他是一個無憂無慮、無所畏懼的野猴子。他追求著自由,敢為自己的自由而戰,為自己的人生挑戰,大鬧天宮后被壓在五指山下,多少年孤獨寂寞的煎熬讓他慢慢的反思,終于走上了跟唐僧取經的道路。五指山、緊箍咒、成佛其實是三個束縛自由、規矩方圓的代名詞,正因為這些,孫悟空一步步走向“正途”,逐步謝了自由天真的光環,學著守規矩,學著打好關系,學著圓滑,學著成為守護規矩的一員。
是啊,孫悟空的.一生是成長的一生,不僅是他自己成長的一生,更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一生。我們的入學、考試、工作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入學好比大鬧天宮后的五指山,入學前我們天真爛漫,經過入學,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規矩;考試如同緊箍咒,每一次想松懈,想放棄,想找另一條路走下去,父母便會念起分數是命根的咒語,鞭策我們前進,警告我們走上正道,終于經過千錘百煉,沖破一道道難關,跨過了人生命運的轉折點——高考,走完了成佛之路的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聯系實際,漸漸的明白如何與這個世界相容,如何守護前人定下的規則,又教我們的后輩如何去遵守規則。一只猴子的成長便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了一個人一生的成長,這就是縱向上的成長說嗎?不僅如此,西游記中四個主人公也演繹了一個人生,我仿佛從他們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學的我是沙悟凈,乖乖巧巧、老老實實的聽著師傅的話,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有半點違背師傅,惹他不開心的想法。初中的我是孫悟空,長著一雙火眼金睛,發現了許多不和常理的事,敢于為自己的想法一搏,敢于為自己的“自由”而戰,想沖出牢籠,活出自我。只可惜力量太過渺小,怎能抵得過如來佛祖的五指山。意料之中的失敗了,不得不反思,在哀怨中放棄自我。高中的我是唐僧,心無雜念、意志堅定、拋棄一起誘惑、立志不談戀愛,獨守桌前求取真經。不知是什么力量給了自己那份執著,不知“求經”的路上失去的東西值不值得后悔,雖然最后并非取到真經,但至少曾為此努力過。大學的我是豬八戒,吃喝玩樂偷懶全學會了,有時偶爾的覺醒想拉回自己,卻被自己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擋。有時甚至在想是因為高中太過努力,物極必反的結果嗎?以后的自己也許就是那只白龍馬,站上三尺講臺,任勞任怨,無私奉獻。
總之,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我都感覺的到西游記中輻射出來的人生主題,人生的影子。這些讓我們不得不想西游記到底是悲劇還是喜劇,我的人生又是怎樣的呢?
【西游記中看人生找自我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西游記與人生散文隨筆05-03
人生就是找自己散文隨筆04-27
運動會中看人生百味04-15
運動會中看人生百味04-15
散文隨筆:西游記的感想05-03
散文隨筆:閑話西游記05-03
雨中看日出04-29
帝王史中看人生成敗的散文閱讀12-19
《人生》散文隨筆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