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回家的散文

時間:2021-04-26 13:38:54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關于回家的散文

關于回家的散文1

  家,好溫暖的一個字。看到自己親手寫下的這個題目,我的腦海里便不斷地閃現出無數次回家的念頭,到家時的欣喜和離家時不舍一下子縈繞心頭之上。

關于回家的散文

  我其實是一個很戀家的人。每次返校,我總是我們宿舍中來的最遲的一個,每到這個時候,舍友都會問我怎么來得這么晚。我總是找借口搪塞過去。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習慣了,便不再問了。回家對于我來說,其實是一件挺值得期待的事。每次回家都能聽到奶奶的嘮叨、爺爺的問話、爸媽的千叮嚀萬囑咐。家里的一切都見證了我的美好和痛苦。這些美好和痛苦像一棵樹生長時留下的年輪一樣,一圈又一圈,它們一個比一個大,閑暇時,它便會激起我思緒上的漣漪。 每次回家以后,我在學校的一切不快都會煙消云散。回家可以為我療傷,抹平我內心的傷痛。這一切都使我對家有一種深深地依賴。我甚至不能想象如果一個月、一年不回家,我的內心會是怎樣的感受?

  許多人都喜歡旅游,因為旅游讓人心曠神怡,所以在我的心里每次回家就是旅游,它給我帶來一種十分輕松愉悅的心情。我很喜歡這樣的感覺,也很珍惜這樣的感覺。總之,家依舊,回家的心也永遠濤聲依舊。

關于回家的散文2

  深秋的腳步越走越遠,冬至過后,遲遲不見冬雪的蹤影。

  莊戶人家的冬日,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公雞打了很多次鳴,而莊戶人依舊懶在床上貓在被窩里。雞舍傳出撲棱棱的嬉鬧,弄得整個雞舍塵土飛揚,又不停往外散發出剌鼻難聞的雞糞味。這些飄然而至的異味,禍根是雞族不安于現狀,多半算是莊戶人懶床而至。雞舍里咕咕嘎嘎的悅耳音調,貓冬的主人實在難忍雞舍撲棱棱的爭斗,很不情愿的披衣下床。

  屋外成群結隊的麻雀集結楓樹枝頭,嘰嘰喳喳討論著一天的事宜。樟樹上的黃鸝喋喋不休的參與進去,宛如孩童,活潑好奇躍雀的,還有那么一點點頑皮地在楓樹和樟樹間不停的穿梭。樹上的鳥群,一會兒去突襲荒涼的田野,一會兒撤回林子嘰嘰喳喳的喧鬧。

  河床上空盤旋的老鷹發出呱呱呱的叫聲,驚慌恐懼沒有目的地了望俯沖。它的到來,預示著小山村人煙稀少冷清,更意味著冬日大地的荒蕪。秋收后,老鷹沒能儲備足夠的冬天食物,饑荒與生懼伴。盤旋河床上空,是尋找渡過寒冬的獵物。

  小山村迎來新的一天。此起彼伏的鳥聲,給沉睡寂靜的山村送來生機和喜悅。

  太陽躍上稻草垛的尖頂,汪著紅紅的笑臉,映紅了小山村的房舍和墻壁,溫暖著莊稼人的身和心。撒滿金色的大地,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光,又像是剛跑完千米綜合作業的架線兵,上氣不接下氣地吐著粗氣緩緩的向上升騰。

  回到鄉下特地起了個大早,目睹這回家的味道。這時,北風直躥衣口脖領,全身刺骨冰冷,哆嗦抖擻接踵傳遍周身。春插一蔸秧,秋收萬粒子,小山村的莊稼人過上了貓冬的日子。留守都是些老弱病殘的弱勢群體,沒能力外出賺錢補家,只能守在田間地頭種些經濟作物,為的是不荒廢這一畝三分田地,靜靜的盼著遠方親人早點回家。

  隨著一扇扇大門的打開,雞飛狗汪一聲緊似一聲,走出風蝕殘年的老人。一陣咳嗽過后,腰躬成蝦米似的,握緊的拳頭不停地后背和前胸捶打。

  叔公也推開自家的大門,肩上裹了件外套,站在院子嘹著嗓子。種了一輩子田地的叔公,總是泛朝而起,踩著星光才回家。風吹日曬歷經滄桑,一看就不是那種用化妝品包裹出來的臉。沒有抺香搽油的這類習慣,叔公那張臉能與油畫里的父親媲美;古銅色的膚色,有著蒼勁傳統莊稼人的特征;沒梳理過的發梢,有招搖過市之嫌疑;蒜瓣般鼻梁不再挺直,可園潤有至;渾濁的眼神、硬朗的身體,一看就是個精明能干的莊戶人。回家碰上他,總愛嘮上幾句:“該是天倫之樂的年紀……”他說:“成天面朝黃土背著頂天,種了一輩子田地,放不下這方良田……”聽著聽著我啞口無言。是啊!他都暮年了。冷不防嗅到他身上熏透的煙草味。

  正是鄉下的糍粑季,西山是叔公的承包地,那些枯死落下的枝和莖,也是蒸糯米做糍粑最好的柴火。叔公將它們拉回院子,又搬出一把椅子靜靜的在院子里坐著,了望遠處閑下的田野。風吹草低顯牛羊的窘境,涌進他的思緒也堆上他的心坎。莊戶人家的牛羊,冬季吃到口里盡是些枯燥無味的草根,根本沒什么營養,算是塞個肚兒園充個饑兒滿。

  鄰家媳婦挑上一擔水桶,晃晃悠悠去了村口的小溪邊,為補充全家人全天的生活水源。

  不一會,小山村的上空,拉起一條長長的緩緩的或濃或淡的煙袋,莊戶人家開始生火做早飯了,接著又一柱柱煙霧裊裊升起。

  作者xxx文集

關于回家的散文3

  那一年,我在一個鄉鎮工作。我是縣委特意從縣上下派到這個鎮的,主要工作是讓我體驗生活,希望能寫出像樣的長篇小說。所以晚上我總是一個人孤獨地坐辦公室,看書或者寫點東西。

  晚上,鎮政府閑著的干部也多。所以那天晚上,有一位女士敲開了我的門,打擾了我的讀書。

  我問她,有什么事嗎?

  她笑著對我說,去打麻將,剛好三缺一。

  我本能地不想去,但這位女士十分斯文,平時對我很好,上星期還在她家與她先生喝過酒。于是我站了出來,說,好,陪你們玩玩。

  那時一個月只有三百元工資,全留給城里的妻子了。妻子是個下崗工人,在家帶著孩子。三百元有一半要交房子貸款,另一半才是他們的生活費。因此我的包里時常都是空著的,沒錢。今天晚上所以敢去打麻將,是鎮上昨天才發了一百元獎金,我只用了5元,還有93元。

  一場麻將打到了半夜兩點才收場。還好,包里的93元,變成了103元。我的十元小鈔全出去了,換回來一張百元大鈔。

  但是早晨在外用早餐時,我才氣昏了頭,老板不收這鈔票,說是假的。我心慌地地檢查,才知道真正地是假的:紙甩不得不剛響,而且里面的領袖頭像是模糊的。

  我所以氣昏了頭,是我那么多真錢全出去了,贏得這一張假錢,等于說我昨天晚上其實是輸了90元!

  上午在鎮政府,我當著昨天晚上打麻將的兩個人,將那百元大鈔撕了。一個老同志說,何必撕呢,逢場天人多,在菜市場,多用幾個地方,可能用得出去。我說,不,既然是假的,就讓它在我手里毀滅,不能讓它再騙人。

  我把一把鈔花,丟在鎮政府的院子里。我想,誰用了假鈔,他心里明白,我不再過問了。

  困難的是我沒有了買車票回縣城的錢,原來我還以為我兩個月回縣城的車票錢都不用愁了呢。我包里只有三元錢,可是我還是上了回縣城的客車。

  售票員問,到哪里?

  我說,往縣城的方向,買三塊錢的車票,然后你把我從客車里丟出來。

  她說,最多只能走到龍洞子。

  我說,好。

  在龍洞子,車準確地將我丟了出來。這里離我的家,至少還有四十里路,我大踏步地往縣城里小跑。

  開始,我想著我要跑完四十里路才能回家,心里非常憤怒。這一切,都緣于某個不要臉的家伙,用假的百元大鈔換去了我的小額真錢。

  但是跑了不到十里,我就滿心歡喜,越跑越有勁了。我習慣換個角度想問題。我愉快地想,謝謝那個家伙給我的福氣,沒他這一招,我還不會跑我人生中這唯一的一個馬拉松呢!

關于回家的散文4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

  看到征文回家兩個字,感覺很溫暖。每到年節的時候,人們無論離家多遠,無論一票多么難求,也要往家趕。回家,多么溫暖的兩個字,多么普通的兩個字,多么熟悉的兩個字,雖然一票難求,正常情況下,在外的人們一年也要在團圓的日子回一次家。每當自己回家和看到他人回家的時候,我總會深有感觸是說:回家的感覺真好!

  家是什么?就是一杯熱茶、一句問候、一張床、一個溫暖的窩!家,對每一個人來說,總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字眼;家,常常是我們的心靈港灣。家,在《說文解字》里釋義:家,居也。就是住地。而回家,對每一個人來說,總是一種美好的感覺。家,也是有人在等你回來。知道家里有父母在等待著自己回來。這種心情下的回家,是一次啟行程,更是一種感動。這樣的行程和感動,今生今世已經不再屬于我。父母相繼去世,父母曾經生活過的家,只是一座空房子,那個家對我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吸引力。偶爾回去看看,換來的是心里對父母無盡的思念。

  回家,正常人都天天說起這兩個字。幼兒園的孩子們,等待著媽媽爸爸接自己回家;上學的孩子放學后背著書包回家;成年人下班的時候,盡快要回家;出門在外的人,辦完事情后要急著趕回家中;久居異鄉的游子,時刻渴望著回家。回家,是幸福,是快樂!當我們離開家久了的時候,總是要回家的。自己曾經在外漂泊幾年,離開家的時候,簡直像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在生命的際遇中流浪,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人的生命是必須經過許多走不完的路走完的,而家,最終也唯有它才是我生命的最后停歇。

  人在外面,心在家。西方的一句諺語道盡了東西方對家的共同感受,盡管我們有那么多不可逾越的差異,我們語言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但親情無國界。不管身在何處,不管身居何位,回家都是不了的情結,因為那里有關愛牽掛自己的人,沒有什么能阻擋一個人回家的腳步。曾經在外地工作的時候,下班后的我總是習慣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座并不屬于我的城市的熱鬧街巷和冷僻角落。一個人于異鄉漫無目的行走的時候,總能看到這座城市的主人急匆匆地趕回家,我知道他們的家有等待他們歸來的愛人。身在異鄉,每當看到別人回家的時候,我就會突然有了想回家的念頭。然而,許多時候這個念頭瞬間就會消失,我知道這只是想一想的事,不可能想就回家。這樣的時候,我還是用一次次回眸或凝視來尋找哪一條是通向我回家的路?

  思緒遠離了曾經,又走回了現實中的靜夜。如今現實生活中的我,每到下班時間,腦海中的第一個概念就是快點回家,因為家里總會有一盞為我亮著的燈。到家后,可以放下所有的偽裝,可以放下所有的心里謹慎,完全放松自己,讓自己在外面應酬映射下的那顆心徹底輕松下來。許多時候,我會在這樣的靜夜,來感情回家帶給我的溫馨和溫暖。回家,給我帶來的是溫暖。回家,更是責任、義務、親情、思鄉的代名詞。回家兩個字里面,包含多方面的含義:家的回歸,人的回歸,記憶的回歸……

  許多時候,當我身在異鄉想回家卻又不能成行的時候,我會聽著薩克斯獨奏曲《回家》。全曲悠揚又略帶哀傷,使人一聽便會感覺到一種思鄉的情懷。因為喜歡這首曲子,對曲子的作者才有了些許的了解。這首曲子的作者當時在美國并不出名,直到他死后,這支樂曲才逐漸風糜全世界,幾度默默無聞的作者也才為世人所知。回家,每當我聽京劇《四郎探母》中楊延輝唱的西皮慢板“楊延輝在宮中自思自嘆”的時候,每當我在自己的家里聽歌手江濤唱流行歌曲《回家的人》的時候,每當我在幽雅的咖啡廳里聽薩克斯吹奏《回家》的時候,我就會很自然的有兩行濕淚輕輕的滑落。

  回家這個詞,在幼兒起就在腦海深深地烙中了印跡。那是家里有爸爸媽媽的寵愛;長大后,回家這個詞在腦海里更根深蒂固了,因為家是自己避風的港灣;人到中年,對回家這個詞更有了新的體會和感觸,那是因為面對父母及子女的一種責任和義務;當白發蒼蒼的時候,回家這個詞給我帶來的啟示又該是什么呢?此刻我只能用自己的感觸告訴自己:有了漂泊,才懂得家的溫暖。回家,是一種期待中的美好,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快樂!

  靜夜,寂靜的.房間上空回旋著那熟悉的薩克斯獨奏《回家》的樂曲,我的心像被人抓住,揪心地痛。靠近窗戶,望著窗外淡淡的月光遍灑小區的每一個角落,那沐在月光下的石桌,少了一個人存在;那曾經留下無數快樂的花海,早已被潔白的雪覆沒;曾經那些溫暖人心的片段,早已模糊不清。拭去了眼角的清淚,繼續看著[回家]征文的文章,于細膩的文字厚重的文筆中,感受著回家的情愫。不知不覺中,輕聲吟起了唐代宋之問的那首“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的詩來。

關于回家的散文5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在遠方的日子,只是一種過程,一種離別。

  我們卻常常把過程當做歸宿,把離別誤為守望。

  隨風走一程,隨雨走一程。

  小橋道珍重,涼亭揮衣袖。

  可是,無論去往何方,終歸要回到自己的家,依戀父母的懷抱,故土的芳香。

  不管,背影在當時是如何堅決,未了也想插上翅膀,飛。歸心似箭,馳。

  我們數著山歸來,邁著海渡回。

  當叩響家門的那一刻泛起,家,整個的敞開了,敞開的不僅僅是牽掛,更多的是守候。

  相擁的一瞬,淚躲在后背,無所謂滄桑,也不顧容顏。

  因為,家是我們心靈與肉體的宿地。我們是家永遠天真的孩子。

  年邁的母親笑得眼濕,領受著我們的親吻。

  童顏的父親語無倫次,直把酒灌滿杯盞里。

  圍坐在兒時的飯桌邊,慢慢的沉浸在記憶的童年,品嘗著媽媽的味道,聆聽爸爸的教導。

  回頭便能看到,沿街的路燈下,曾有過的浪漫與激情。

  依稀讀懂了祠堂里刻下的祖訓和遠足的警示,還有媽媽的叮囑以及爸爸的不舍。

  夜色青青,我掬起流過門前的泉水,捧一把泥土,我浮躁的心,在瞬間寧靜。

  不去想一道道的傷痕,也放下了一出出的游戲。

  不再憂戚,不再虛幻,真實得令人酸楚又甜蜜。

  原來,這就是回家的感覺,感動的不僅僅是心。

  家,其實不遙遠。

  她就在我的心坎上,隨時隨地。

關于回家的散文6

  每年在這個時候我都會回家,在這個歲末的最后一天,我又要回到生我育我的家鄉,回到了我的家!這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典型的江南小鎮。每次我都會沿著河邊的長廊,踏著青石板的小路邊走邊看,慢慢的走回去,還會在路邊的小店買一瓶家鄉的老酒,到家后和我的父親邊喝邊聊。

  每次回家我都會坐火車,因為我喜歡火車。

  踏進車廂的感覺煥然一新,這是滬杭城際最新的動車組,里面的設施很豪華,我想飛機也不過如此罷了。火車正點啟動了,沒有過去汽笛的蜂鳴,也沒有車輪摩擦鐵軌的刺耳聲音,車廂里面靜靜的,只是偶爾聽到些手機鈴聲。

  我對鐵路和火車有著特殊的感情。小時候讀書的路上都要經過一個鐵路道口,每天會看到各種經過的火車,而我的父親曾是一名鐵路職工,為了祖國的鐵路建設,常年奔波在外,記憶中父親每隔兩三個月才回家一次,有時候時間會更長,他回來總會給我講他的工作,那都是鐵路和火車的故事。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聽他說著那些趣事,他的見識廣博,談吐風趣,父親在我的心里是最敬佩的人。距離老家南面約十幾分鐘的路程,曾經有一條筆直的鐵路。那軌道向前延伸著,不知道要通往哪里,也不知道哪才是盡頭;在兩行鐵軌下是一排排數不盡的枕木,枕木之下,是堆積的似小山一樣的路渣。每當火車經過,鐵軌就跟活了一樣,微微的甚至是激動的顫抖,咔嚓咔嚓聲由弱變強隨即火車呼嘯而過。小時候每次聽到這聲音我就會想到父親是不是要回來了,然后呆呆的看著火車遠去,直到它消失在天的盡頭。

  也是因為父親的緣故,我從小就有很多坐火車的機會,身邊的小朋友特別的羨慕我,圍繞在我身邊嘰嘰喳喳聽我轉訴父親說過的故事。可越大我越討厭坐火車,因為那時候的火車極度地擁擠,過道里,行李架上,椅子下邊等全都擠滿了人,絲毫也動彈不得。每個人在剛上火車的時候,都極力地保持著自己僅有的一些做人的尊嚴,要么坐在椅子上,要么站著,只有那些衣衫襤褸的人一上車就不顧一切地鉆進椅子下面或者就地而坐。上了車的人們用各種各樣的姿勢擠在一起,將空間使用到了極限。車廂里彌漫著渾濁的空氣,夾雜著腳臭、汗臭和各種奇怪的味道,讓人窒息,無論男女老幼,大家就都這樣承受著。

  大多數難得乘坐火車的人以為熬不到終點,但是,有經驗的都知道,肯定是能熬到的。就如同往一個鐵皮桶里裝一堆玉米棒子,一個個的塞進去,好象已經塞滿了,但只要再使勁地晃一晃,就又有了空間,還可以再放幾個。就是這個道理,火車一開,無論你是站著的還是坐著的,都會被晃出空間來,你也會努力保存那一點空間,比如你嘗試不讓旁邊的人挨的太緊,或者是不跟某件行李貼得太近等等,在搖晃中,空間就又出來了,也漸漸地熬到了晚上,你會將所有的體面和尊嚴全部放棄,用一種最自然的姿勢占用了隨便一個可利用的空間睡下了,這是打發漫長旅途的最好辦法。但由于人多依然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忍受,再忍受,比如說廁所,排隊等廁所的痛苦實在是難以啟齒,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令人不堪回首。那時候,你真想有一雙火眼金睛,看穿廁所的門,看清楚里面的那個人究竟進行到什么地步了,或者干脆踹開門,把里面的人揪出來,然后自己用個痛快。當然,你最終還是要耐心地等待,終于輪到你的時候,你就猛沖進去,關好門,欣喜若狂地想,可算是輪到我了,輪到我了,不管外邊的人,自己能多待一會兒就多待一會兒,這個空間是屬于我一個人的,屬于我一個人的呀……

  我還清楚的記得那天,同樣是歲末的最后一天,我接到了父親的噩耗,那么的突然,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我一路狂奔到車站踏上歸家的火車。那天火車還算正點,1小時50分,我又一路跑回家,卻在那個道口被經過的火車攔住了,我站在道口邊喘著氣,詛咒著討厭的道口老擋我去路,當我沖到家里的時候父親已經說不出話了,他緊緊的抓著我的手,卻再也沒有睜開他的眼睛。

  父親去世以后,每年的這天我都要回家,坐火車回家,買一瓶酒,和我父親邊喝邊聊,一直聊到我們都喝醉……

  思緒還在飛,突然車上語音提示馬上到站了,抬腕一看表,才18分鐘,真的好快,快的連我的思緒還沒來得及收回,可惜現在我已經不需要這么快了。

  當年的詛咒算是靈驗了,那熟悉的道口早已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架鐵路,夜色中只看見那火車化為一道轉瞬即逝的光帶,并迅速的向遠方飛去。推開家門,我習慣性的說了聲“我回來了”……父親,我回來了,我回來陪您,我們邊喝邊聊,聊聊這些年關于鐵路關于火車的事情,那是你曾經奮斗過卻根本沒想到過沒看到過的事情。

關于回家的散文7

  人生像風,不斷行走。也許我走到了你的前頭。看另一朵花如何開過。不管如何,便在自己的貼吧紫沙隱之間埋葬了一時的心情。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親愛的朋友,這不是大甩賣時攤主那急切的叫聲。而是我傾盡了心力去描繪紀錄我們的旅程。

  如果我離開了我的家鄉,那么我就不可能做出如現在一般可口的濃湯。這是一位外國廚師肺腑的言語。沒有感情不帶修飾的辭藻往往有著驚人的哲理。

  我喜歡風。在文中字間也經常用風來比喻或者抒發自己的感情。那是一種太美妙的東西,也許是自然現象也許是一種感情。但我知道并且確信它能帶我穿越時空。

  峰回路轉,我在床邊緊緊握住她的手,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熟悉但似乎有些陌生。她的面龐是如此的恬靜。冷靜安然的表情中又充斥著暖暖地笑意盈盈。“想吃點什么?或者有什么想喝的”我輕輕問著......極力掩飾卻不能阻擋住話語之間焦慮的溫柔。“我想喝豆汁。”她皺皺鼻子發難要求著。哦......豆汁。我笑了笑。我這就去買。我拍了拍她的手便輕輕起身走開。跑遍了大街小巷。終于把豆汁送到了她的手中,看著她幸福地任由溫熱的液體在嗓子里嗚咽。我抱著她的身體笑得是那樣地輕松。

  風已經吹去,風已經在往前跑動。風不知道我的路程,風在好奇我為什么哭得渾身顫抖。哦~那是我的思緒在往昔間回游。是我的精神超越了光的速度,所以就到了從前的曾經。

  昨日之日,跑了很遠。想去找到以前賣豆汁的店面,可怎么也沒有成功。世事無常,時間的長河奔涌翻騰。有些美好,沒有愁緒,甚至憤怒,甚至海誓山盟。都已經不見了它們的行蹤。今天的京城,買碗豆汁就焦圈是簡單的事情。味道也是如此地相同。在另家店鋪,我一人喝著豆汁,只是感覺到其味道是如此地不能接受。不談溫柔,連一絲的回憶都全然被風吹走。

  后來和朋友一道,在北京的館子里談笑風生。席間他說想嘗嘗豆汁,我便也叫了一碗。不過沒有去碰。不喜歡它的味道以及那種黏稠。杯移箸動,我和朋友談起如果生命只有一天你會如何享受。朋友說他會不去逗留,勇敢去愛。就如歌曲Endagtilbage里說的那樣如此雷同。而我的思緒卻已經偷偷溜走......

  不知道她的最后一天是如何度過的。我只是知道她很勇敢得面對了人生。難怪我當時做什么,買什么,對她都是那么的甜美可口。因為正如文前那位外國廚師所說得那樣:如果我離開了我的家鄉,那么我就不可能做出如現在一般可口的濃湯。對我們來說,她是我的歸處而我是她的依靠......

  她是我的愛人,我給了她我的溫柔勇敢還有堅強。我是她的愛人,她給了我歡笑自信還有懷抱。豆汁就焦圈,其間是我們一起的味道。天吶,一時間竟然讓我喝得那么淋漓,時而停歇,也是因為嗓子里的一聲哽咽,因為心里那如血液一樣濃重的想念。

  人生像風,不斷行走。也許我走到了你的前頭。看另一朵花如何開過。不管如何,便在自己的貼吧紫沙隱之間埋葬了一時的心情。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親愛的朋友,這不是大甩賣時攤主那急切的叫聲。而是我傾盡了心力去描繪紀錄我們的旅程。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家里的菜肴就是那么簡單。時候不能說有多么豐盛。如若比起酒桌宴席,那便更是不能同時而語。可不知道何時,突然想念了家里的飯菜,哪怕是一包榨菜甚至那已經沒有了熱氣的饅頭。還是文頭的話語,一切便很容易就揭示了緣由。我要遠行,此時此刻在家狼吞虎咽,早就遺忘了節食的日程!但是值得,因為家里飯菜會讓人留戀,家中的家人會讓人想念。現在明白我很幸福,因為一切一切都還不晚。就怕有天明白過來的時候,我已然忘記了回家的路應該怎么行走。

  記得名著百年孤獨里有句名言:沒有親人埋葬的土地就不是我的家鄉。開始讀到,我覺得確實是這樣。但是現在,我想加上一條,有親人愛人惦念的角落就是我應該回去的地方。那樣,我真得好幸福,因為天地蒼茫,我卻有兩個屬于自己的故鄉。一個是親人葬下的土地,另一個是思念我的親人愛人所停下的土壤。

  請別難過,任何時刻。她握住我的手時曾這樣說過。走過的路,行過的橋,看過的花,感受到的雨露和飛起雪花的天空。我們活著還有什么資格去悲傷?難說誰會愛上你,你又會愛上誰?難說誰是你的唯一,誰是你的緣分。只要心里有愛作為信念,就風雨無阻。你覺得如何?傻得可愛?其實,你會明白我的意思,人一輩子,走來走去,最后還是要和愛人一起長眠在一處方寸之大的地方。心里想著會有人來愛我,來撫慰著我的臉龐,你自然就能夠找到家的方向。

關于回家的散文8

  不知道這次的小雨正合適種花生,昨天休班本來是想回家掐薄荷的,還和兒子、某人一起在路上慢吞吞的,邊看景色,邊墨跡著往家趕。到家時,看到媽家的大門緊閉,才將電話撥過去。被媽媽告知他和老爸去西南嶺種花生去了。心里就有了一絲后悔,早知道,早點回來了。

  急急火火的往那趕,遠遠的就看到兩個小小的身影,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母親,那么孤獨,那么落寂。

  某人很少幫我媽家干活。記憶中,也就是母親大病那場時,曾經幫父母刨過花生。原因不外乎有兩個,一是他根本不太會干農活,雖然也是農民出身,但一直在外求學,況且公公婆婆對于獨子的他總是寵溺的。二是他的工作一直忙,忙,忙。

  看到父母弓著身子,一個拖著薄膜,一個用锨蓋著土,他立馬就加入其中了,剛開始真的不太會,等蓋了一溝隴時,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技巧,用他大言不慚的話說,這又不是兩篇文章考的,看看就會。

  我因為身體原因,只能在旁邊看著,看他和父母聊著天,開著玩笑,竟然覺得這氣氛一下子鮮活起來,爸和媽時不時的被他逗的笑出聲來。熟悉了流程,學會了操作,身強力壯的他,承擔起來勞力的角色,我那身患腰疾的老爸則變成了一個打醬油的角色,只是跟在后面找補一下某人沒有蓋好的地方。

  我則在旁邊和兒子挖著茵陳,找著苦菜,擺著POSS,逮著余暉,看著落日一點點從眼前消失。

  回到田邊,看到他們已經快干完了,于是,我幫忙收拾工具,老爸開著他紅色的摩托三輪,兒子非嚷著坐他姥爺的三輪車,于是長腿一躍,坐在三輪上,就是賴著不下來了,爸寵愛的說:“讓他坐在上面吧,我開慢點,沒事的!”

  于是,我和媽媽做著某人的車,老爸和兒子開著三輪車威風凜凜的上路了。回到家,某人,去村里的商店買了兩個現成的菜,用他的話說,省得再那么累的去炒菜,我把帶回家的土豆快速的去皮,切絲,然后上鍋,一個清炒土豆絲也擺到餐桌上了。老媽則把早準備好的紅燒肉和海帶燉在一起,一會兒就聞到了撲鼻的香味。

  按媽說的話就是:“你看看,有人真好,一霎霎就擺滿了色香味俱全的一大桌子菜”!可不是嗎?你看紅里透白的西紅柿拌白糖,黃色中帶著純凈的清炒土豆絲,還有黑色系的紅燒肉燉海帶,某人買的肴肉,蠶蛹,還有一個肉炒青椒,真是看著就有食欲呢!

  都入桌做好,某人給爸媽分別都倒上了酒,他說:“今晚您二老都喝點,太累了!”爸媽沒有推辭,也讓某人少倒了一點。(因為我們還要開車回家的,平時某人是不喝酒的)。

  看著他們說說笑笑,我和兒子也不甘示弱的,找來一瓶六個核桃,兒子也給我倒滿了,哈哈,今晚全家開懷暢飲一杯。

  吃吃喝喝,喝喝吃吃,一頓飯我們竟然吃了將近1個小時,吃完后,一壺清茶中,電視劇{黃大妮}做著背景音樂,又聽著爸媽聊了很多過去的事情,不知不覺中,時針敲了9下,兒子提醒我們該回家了。

  回家,回到自己的小家,舍棄原生態的父母家,看著父母被病痛折磨也只能在心里默默難過,看著父母蒼老卻無能為力,看著父母為了生活奔波,卻束手無策,心里突然感覺自己很無助。很無奈,很沒用!

  “閨女,走吧,回家早點休息!”媽媽在一旁對我說!好吧,回家!

關于回家的散文9

  在杭的日子結束了。

  這些日子說辛苦不辛苦,說清閑不清閑,只是很鬧心。這日子短暫,來去二十三天,但是,度的卻讓心感覺漫長,很漫長;二十三天,找不到什么愉快時光,常常是寂寞和憂思一個左一個右;原本打算去西湖看看西湖的水是誰的淚,也沒去成。

  吃過中午飯,草草收拾好東西上大巴車。巴車出杭走長杭高速,再轉進渝滬高速,滿載一車秋煩秋愁秋困直奔渝,仿佛那盡頭的招喚,才能接納煩和愁,才能還我輕松的自由和愉快。

  今秋,我仿佛失了好的興味,感覺不到秋光艷陽,秋氣晴芳,秋林盡染,秋水碧漣。即使蒞臨秋的金色霞光里,心也很平靜,平靜得如天邊不動的云朵,失去變幻、憧憬,只是默默沉思,只是向遠凝望,只是最后一聲泄氣的噓唏。秋,不在是我的秋!我用沉甸甸的目光看,物還在,人已非,事跟新。秋,這個季節啊,經春的準備,夏的喧囂,平和了,沉淀了,一切蕭瑟,心情也隨之秋涼了。

  回家。車上的空氣很不好,不適合呼吸休息,車廂封閉好了的,惡心氣體出不去,新鮮空氣進不來。人在里面受苦,搖搖晃晃的受苦,仿佛五臟六腑筋皮骨骼都要搖出搖散重新組合一樣。這樣的行程,真讓人擔心回得了家嗎?!

  累。坐車真累。司機為趕行程,三四小時也不停下來休息一下。有人報怨,有人喊憋悶,有人忍不住大叫要小解,甚至哭腔似的怒訴憋死要你償命;有人笑說解決用礦泉水瓶,用塑料袋,用尿布濕衛生巾。好笑。的氣。好仇恨。不是萬般無奈,長途最好別坐巴,再豪華也別坐,否則真會丟失許多的尊嚴和文雅。

  我靠窗坐,無奈的搖頭。司機似乎習慣了一樣,無言的開他的車,用專注的沉默精神等待人們安靜下來。我倦了,頭靠向窗玻璃半眠半醒。

  回家的路途還很長,夜定是比以往來得早黑得長。我默默守著窗,守著黑夜一點一點把玻璃擦黑,黑得見不到窗外的景,卻能返照車內椅和困倦沒生氣的人。我有些不安,時而睜眼時而閉眼,睡是睡不著了。這即將消失在晚秋的夜,黑,深沉,厚重,象明天都不會開啟天光。

  夜已入底谷,已臨淵,大巴也沖不過它的包圍,索性在湖北宜昌的白河服務區停下來。(哦。是高速路不讓車星夜趕路。安全重要!)

  車外的夜很涼,但空氣很好,很新鮮。人下來象死水里僵死的魚遇上活水又恢復了生氣一樣。男女都管不了尊容的疲憊和不振,急急忙忙的上廁所進商店去餐飲廳,游來游去,穿梭不停;怨氣怨言沒了,買東西的買東西,泡面的泡面,飲酒的飲酒,沒事的也瞎竄竄,這樣才是對生命的最高獎賞和慰藉吧。

  但服務區的活動不是所有人渴望回的家。一陣騷動之后,大多數人在休息大廳安靜坐下來閉目養神或看電視,電視可以侵吞或消磨時間,不管有多長,多煩,多么難挨的時間,它統統打包吃盡。

  夜在廳外走,漫漫地走,有人推門出去看,又進來自言自語說,離天亮還遠,漫漫等吧。我坐在燈光暗談的一角,掩蓋內心的不安保持鎮定自若的姿態,也在等,等長夜走過去,走到明天它的家。

  車在5點之前起動,天還沒亮,霧氣像幽靈在車燈前輕輕繞。巴車的動靜很小,小得像賊一樣,載著一車困倦的生命在夜色掩護下悄悄蹓出了服務區,到了大路上才撒開腿瘋狂的奔跑。

  車內很平靜,氣流仿佛也沉睡了。而黎明在前方不遠處候著,預備接待。但,那也不是我要回的家。

  生命不會也如此平靜吧。生命是看似平靜,但凡有一口氣,每顆心都在糾結;如果是勃勃生機,就更是翻江倒海的爭斗、思考。生存的路如一場戰爭,有預謀,有設計,有措施,五花八門,一刻不停在腦海里跳躍涌現。一個人在紅塵中總是匆匆忙忙,骨子里沒有多少安分守己的時候,總想轟轟烈烈,急不可待的沖沖沖,其實不然,沖不到壕溝有可能躺倒,沖到山頂也可能臨淵,一切就這么短促簡單。所以,回家好!

  無奈何,到這個時候了,黎明還沒有出現,巴車還得拼命的往前飛馳。這是它要把一車人安全總回家的使命。

  想見的黎明沒有見著。昏昏沉沉中醒來窗外天光已經大亮,昨夜擔心啟不開的黑幕已經不見了蹤影。快。真快!不去細思細想細分辯,昨天和今天如同巴車載著我們只是鉆過了一個隧道而已。其實人的一輩子也這么快,不同的只是從光天鉆入永遠不會啟開的黑暗。

  快立冬了吧。車外的山端著老太爺的架子靜靜坐著,還有出零星的秋色淺淺淡淡的點綴其間,像隨涂鴉后灑掉上去的星星油彩。動態的是繚繞山腰山巔的霧靄,很有耐性的輕輕飄升、橫走、煙散。天空灰灰的,空中沒有飛鳥過,一幅呆板的畫,任冬來收拾殘局。這就是所謂的老氣橫秋吧?

  車在涪陵服務區停下來,要在這里吃中午飯。舟車勞頓,是對生命的不敬和折磨。我感覺胃不太好,肚脹得象裝滿骯臟的空氣,飯是不想吃了。

  我轉到服務區后面去清靜,深吸那里新鮮潮濕的空氣。沒想到會有意外的收獲:竟然居高臨下望見了長江!這里的長江不是滾滾流,更無急湍直下浪花淘盡;遠遠望去是平波不驚,從上游拐彎而來,又順勢坦然自若的去。上游不遠處橫架著一座乳白色的鋼架鐵橋,有人猜想那是還沒完工的高鐵的橋。我看見的是兩岸青青,臨水的房離江很近,仿佛只消江水上漲一點就能把它們淹沒。當初搬遷為什么不搬到高一些的地方呢?這樣住的或許不擔心,但過客看見會擔心,會想:淹了怎么回家?

  巴車繞重慶過,馳過江津大橋,就快入川了,也快到家了。家是什么?是花的蕊,是樹的根,是建筑的基,是船的港灣,是牽掛是思念,是隨時可以回去的地方!

關于回家的散文10

  記憶中的家,是有著外婆洗衣服的嘩嘩水聲;是有著棗樹、柿子樹、桂花樹隨風而動的要搖晃聲;是有著鳥啼鶯囀,春風拂柳的囈語聲。記憶中的家,是綠瓦青磚,高檐飛起的古樸農舍;是家畜成群,野果飄香的黃金屋;是裊裊炊煙,依依山水的自然景;是充滿歡聲笑語,煙火氣息的溫暖港灣。

  詩經有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許久沒回家了,不知記憶中的家是否還如同往日一樣?是否依舊在春天汲取融化的雪水,打掃潮濕的庭院?是否依舊在秋季割收黃金的麥子,摘取成熟的果實?是否,風土人情依舊?是否,我對家的感情依舊?

  習慣了外面的漂泊生活,習慣了獨來獨往,習慣了在夜里流淚,習慣了離家的日子,習慣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流浪與掙扎,于是漸漸忘記了“家”。不再留戀家的溫暖,不再沉浸在讓人歡喜的家里,因為習慣了背起包袱只身闖蕩的日子。沒有人關懷,沒有人慰藉,只是一個人孤獨地游蕩者,在陌生的環境中,做著不解的事。

  我想,我們走了太遠,已經忘記了初心。還記的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嗎?那時的我們,懷著一顆忐忑的心邁出艱巨的步伐。誰想?與溫暖的家別離?可生活有太多無奈,我們要活下,而且,活的更好,更精彩!所以我們含淚出發,告別了古樸的大木床,告別了邋遢的黃土地,告別了滿院的桂花香,告別的蹣跚的老母親,背起包袱,匆匆起身。

  停停走走,如同遷徙的候鳥,停在風里,宿在雨里。看雨下,心亦在下雨,可只能含淚撐起心傘,前方風雨依舊,我們還要遠行。聽風吹,無人再幫我們送件外套,亦只能擦干眼淚自我溫暖,因為生命不息,人生路長。餓了,在夜里就著寂寞吃一碗泡面坐到天明,日出之后又是新的一天。渴了,喝一杯冷水,涼氣灌入心口,疼痛無處宣泄。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每一份每一秒,我們的時間都用來習慣風霜雪劍,習慣電閃雷鳴,習慣薄涼人心。漸漸,忘記了我們來時的目的,忘卻了前進的歸程。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不要問我為何流浪,流浪遠方……。”是的,流浪,我們半生在故鄉,半生在他鄉,半生在尋找,一生在流浪。有誰想風餐露宿漂泊不定?有誰想孤獨前行有家不歸?有誰想,把一生的時光寄予漂泊和流浪?可是生活注定要我們做一顆橄欖樹,站在風雨里,站在烈日下,站在流浪的命格中。

  多想回家,多想轉身撲入記憶的溫暖里。多想放下包袱,背起行囊回家。就算是只做家中庭院的一棵桂花樹,也不悲傷不彷徨,要站成永恒的姿勢,面朝陽光。或是做田野里一株金黃的麥子,任風雨飄搖,我心不倒。

  回家,回家。匆匆的腳步一生在尋找,走過大城小巷,走過高樓低房,走過車水馬龍,走過熙熙攘攘。走過的,不一定意味著會停下,因為心想要回家,胸口中藏著未說的情話。回家,回家。眼里含著急切的淚水,家中是否依舊?人事是否依舊?生活是否依舊?

  回家,想要回家,再看一眼來時的起程點,再看一眼未來的歸途地,再看一眼過往的匆匆歲月和幸福流年,最后任記憶泛濫,由自己痛哭。

  想要停下腳步,想要放下包袱。回家,無論川外是否大雨依舊;回家,無論口中有多少理由。這一刻,只想背上行囊,大喊一聲:“我要回家!”

【回家的散文】相關文章:

精美散文:春節回家回家回家01-05

回家-散文03-22

回家散文03-22

回家了散文01-29

回家-經典散文欣賞04-12

回家隨筆散文03-24

回家真好散文03-24

回家散文欣賞03-25

回家過年-散文03-25

過年回家散文03-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就去吻婷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