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谷拾趣散文隨筆
有朋友說,浙江天目大峽谷景觀獨特,到杭州不到峽谷走一走,就不算見識過山水真容。
連忙百度一下:因為景區(qū)毗鄰臨安縣原始森林大樹王國西天目山而得名。這里是一條壯觀的山野長廊,擁有眾多的森林、奇石、碧潭、飛瀑、火山口、冰川遺跡等。
科學(xué)家說,天目大峽谷是由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jì)時期火山爆發(fā)后經(jīng)第四紀(jì)冰川運動而形成的。這里高聳入云的山,這里奔流不息的水,無不打上其獨特的'風(fēng)韻,折射出年代久遠(yuǎn)的滄桑。
游覽完天目山大峽谷,想留下點印記,思考得最多的是“山水情”三字。
有首歌叫《山路十八彎》,的確如此。從景區(qū)的入口到峽谷的頂端,每一步都是順著山勢蜿蜒而上。不過游峽谷不像爬山那么費勁,因為沿峽谷修筑的山路呈平緩態(tài)勢而上。每每覺得無路可走,瞬間又有柳暗花明。
一側(cè)怪石嶙峋,堆砌毫無人工修筑的痕跡。或正或斜,或臥或躺,或立或蹲,無不天然形成,巧奪天工。千姿百態(tài)的火山巖巨石被后人戲稱為迎客石、官帽石、青蛙石、飛來石,情勢惟妙惟肖。那穿隙而過的流水把石頭沖刷得光滑圓潤。苔痕階綠,經(jīng)年風(fēng)蝕,觀石仿佛就是在與歲月祖師對話,心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有山無水山無神,有水無山水無趣。山水相依最是有趣。徜徉于峽谷最開心的是與溪水相伴不寂寞。走到那,溪水聲就會陪伴到那。這淙淙的溪水聲是一種清寧的玄音,不溫不火,不燥不急。它們或舒緩或叮咚,或飛流直下或淺吟低唱,或月下敲門或撫琴放顫。置身期間,你會情不自禁探身下去,擇石而坐,仿禪師打坐,閉目合掌,一切塵世紛擾全無,有種坐聽濤聲到天明的情愫游離于腦畔,揮之不去。
游峽谷,寄情山水,這是大人的心思。小孩就不一樣了。小語兒游峽谷,不看山也不問水,只是舉著個網(wǎng)兜兜撈魚。彎著腰撅著屁股,腳跟魚兒跑,神跟魚兒游。清澈的溪水里,白云悠悠,魚兒穿梭,臉兒晃動,儼然一幅童子戲魚圖。
其實,山水怡情,孩子的純真更是省人。
【峽谷拾趣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買菜拾趣現(xiàn)代散文隨筆09-12
童年拾趣回憶散文隨筆欣賞04-07
南芬大峽谷散文隨筆09-05
峽谷12-14
峽谷12-14
海邊拾趣06-06
游園拾趣04-27
童年拾趣08-05
海邊拾趣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