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春蘭情思散文隨筆
春暖花開,成都附近的花比賽似的次第開放。不去說龍泉桃花,不去說棠湖海棠,那火紅的花仿佛熱鬧夠了,漸近尾聲,零星地躲在嫩黃的葉片間。三月上旬,梨花溝的的梨花,綻放的還較少,看花還早了點兒,但花蕾欲放,擁擠在枝頭,幾朵花綻放其間。菜花正當時,荷鋤的農人走在田埂上,這景象構成一幅美麗早春圖。
據說,金花鎮的玉蘭花,開得正繁,第二天,我們一行人,在金花玉蘭種植園,看到了間隔相等,方方正正的一大片花樹,真象排著方陣受閱的部隊。不見一張葉片,滿樹銀花。也有部分紫紅色的,還是迎春的`蓓蕾,象一群披紫紅披風準備舞蹈的少女,羞澀地站立著。
我們不顧正下著毛毛雨,把傘甩在地上拍照,我對著在花蕊上忙碌的蜜蜂,還未調整好鏡頭,蜜蜂謙虛地唱著“嗡嗡”的歌,又飛向了另一朵花。看過桃花、海棠,覺得,太嬌艷,有些張揚;梨花、櫻花又過余素淡,顯得低沉。眼前的玉蘭花,艷麗卻樸實,素雅卻不卑微,而且花朵碩大。在雨中,花瓣在一片片落地,大家都惋惜玉蘭的花期短。見著這一地殘花,象飄來的雪,還未完全覆蓋地面而出現的斑駁。如果林黛玉到此,不知又要拋灑好多眼淚。黛玉飽含對花的情懷,離情別恨,和花一樣如花的芳齡,香消玉殞。那含淚葬花的悲情時刻,打動了多少人。現實中演黛玉的陳曉旭,演活了黛玉,也象玉蘭花一樣,美是短暫的,過早離開人間,但她的形象,給人留下了美的記憶。
看了玉蘭花樹,再去看蘭草展,眼前的一盆盆蘭花就顯得小巧玲瓏,那滴翠的長葉,春蘭花一朵、兩朵,象小蝴蝶嵌在葉間,“猶抱琵琶半遮面”,素顏、雅致,當你俯下身子,一股清香樸鼻而來。難怪“梅、蘭、菊、水仙”被稱為花草四雅。蘭花是十大名花之一,絕非虛名。是詩人、畫家的愛物。
在巜名人與蘭中》記敘了名人與蘭結下的情,他們鐘情于蘭。屈原種蘭、佩蘭、寫蘭。孔子愛蘭,重品德修養,在蘭花身上寄托深切的感情。唐太宗寫詩贊蘭。從南宋起到近代,畫蘭名家迭起輩出。他們把愛蘭的情融在畫筆,描繪了蘭的倩影,藝術家的名字也象蘭一樣香在人間。一則關于蘭的故事,使我久難忘懷。
據《越絕書》載:勾踐種蘭渚山。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從吳國被釋放回來,立志滅吳爭霸,報仇雪恨,開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臥薪嘗膽時期。他曾在渚山建立蘭花基地,以呈吳王,苦心積慮,勵精圖治,終于滅吳稱霸。后人將蘭渚山的驛亭命名蘭亭。書圣王羲之創了行書、草書,并作了著名的《蘭亭序》。
勾踐投其所好,呈獻蘭,興越滅吳,蘭花功不可沒。古人愛蘭,今人更愛蘭。
朱總司令戎馬一生,解放后,在繁忙的工作中,總要抽出時間養蘭,他十分愛蘭。在《愛養蘭花的朱老總》一書中這樣描述:也許朱總司令愛蘭花,飽含著對伍若蘭的深深思念吧!1929年,敵人三次圍剿井岡山,朱德和小股部隊,被敵人包圍,伍若蘭不幸被捕,她忍受了多種酷刑,而堅貞不屈,光榮犧牲。
總司令把無限的思念寄托于蘭,悼念伍若蘭的同時,也在紀念無數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們。
古代名人雅士愛蘭,帝王將相贊蘭。局限于上層,而今人愛蘭養蘭很普遍,每年蘭展,是相當熱鬧的,蘭已走進了普通的家庭,并非達官貴人、富人的專利。蘭花已在城市、農村那尋常家庭的陽臺落戶。
我的鄰居老陳,他和我一樣都是養的很普通的春劍,那春天蘭花從蔥綠的葉間探出頭時,我心情是多愉悅。我的蘭沒有老陳養得好,我搬家到另一個小區時,他把長得最好的一盆送我。春節時,老陳病了,在醫院十來天便去世了。在綿綿的春雨中,我看著那盆蘭花。想著老陳,我們曾一起散步,一起釣魚。是他傳授給我種蘭的經驗,他說:“那些貴重的蘭花品種,雖然與我們無緣,普通的蘭,也能發出清香”。朋友已去,蘭留余香,我要用心去呵護那盆蘭花。
【春蘭情思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春蘭散文隨筆05-03
雪花情思散文隨筆03-27
月餅情思的散文隨筆05-02
清明情思散文隨筆05-03
中秋情思散文隨筆04-29
雨夜情思散文隨筆04-30
村校情思散文隨筆05-01
桂花情思散文隨筆05-01
盛夏情思散文隨筆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