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的味道散文隨筆
于我而言,至始至終有一種味道頻頻地浮現(xiàn)在腦海中,這里面蘊含著一種復雜的情愫,它流淌于歲月長河的深處,是一種經過時光雕琢的藝術;如一壺老酒,經過歲月的醞釀,成為了伴隨一身的彌足珍貴的記憶——這便是轉角的味道。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璧南河環(huán)抱的一座小鎮(zhèn)上,小鎮(zhèn)雖小,去處卻多,比如,綠色雅潔的生態(tài)公園、蜿蜒僻靜的沿河走廊、家喻戶曉的璧山古八景。可這些都不值得我驚艷,我唯獨對那轉角情有獨鐘。
安靜的小鎮(zhèn)孕育著安靜的街道,一條干靜的柏油路曲折地穿過鱗次櫛比的房屋,路的縱橫交錯之處是彎角最大的地方,那里便是轉角的位置了。
這個轉角坐落于此已有一些歷史了,至少在我出生前就已經存在。轉角的一隅有一個面館,面館呈扇形展開,名曰轉角米線(雖是一家米線店,卻以面為主)。雖然轉角米線在這座小鎮(zhèn)上唯有十幾年的光景,和小鎮(zhèn)的古老比起來,它就如同剛出生的孩子,但是不能不說的是它顯然成為了小鎮(zhèn)符號,無論時代如何蓬勃變化,它都在小鎮(zhèn)的轉型過程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面館內擺設簡單,五張一米左右的桌子,約莫二十來把凳子,它們的表面皆裸露著歲月的痕跡,不再光滑的表面上呈現(xiàn)凹凸的曲折,就好像人的一生,經歷了坎坷的悲喜,飽受了風霜的磨礪,最終蒼老了容顏。盡管如此,逝去的日子卻在這里散發(fā)著濃烈的醇香。
一排三連灶擺在墻的一側,灶旁還有一口蜂窩爐,爐灶上各放置著一口鍋,很少有閑置的,鍋內定然盛滿清水和骨湯。與灶臨近的墻角,整齊地羅列著黑凈的蜂窩煤,這里的環(huán)境雖然有些暗淡,可不失整潔。這便是簡易的“廚房”了。
“廚房”與“餐廳”僅隔著一扇玻璃墻,雖然都屬同一間屋子,感覺狹小了點,卻別有一番趣味,因為食客總愛聚到這里,一邊吃小面一邊攀談。為此,許多的陌生人成為了朋友。
米線店的布置和十年前的風格大同小異,除了因重建后直立的墻體,幾口換新的銻鍋,其它的幾乎沒變。當然,我也能夠從它的古樸中尋得老街的影子,還能夠勾想起房檐下的窗戶里隱現(xiàn)的走馬燈般的人影,更能夠感受到一種襲人心扉溫馨。
之前的日子,這個轉角處有三家面館,生意都不錯,可隨著時代的變更,外界的干擾多了,人們的心思便也多了幾分,另兩家面館的老板亦如此,最后剩下的就只有這家面館了。
轉角米線的老板熱情好客、勤勞樸實,深得人們青睞,而他家的米線和面條也像他們一樣,很有味道。每次我到那里去吃面時,還沒等我坐下,老板就笑盈盈地一口呼出“二兩豌雜,少放辣椒,多加點菜,過幾分鐘就好,請稍等”,這種后天形成的反射瞿然成為了我們碰面的口號。
面館面食的味道很不錯,傳承了先輩們的手藝。濃濃的骨頭湯里透著豌豆的味道,油而不膩,再加上蘸有芝麻的辣椒油,香而爽口。一層鮮紅的辣椒油浮在湯面上,蔥花點綴其中,甚是悅目。下沉到碗底的豌豆,在骨頭湯里經過煨燉,顆粒飽滿了許多,骨頭湯汁滲透到豌豆的每一個細胞中,當豌豆入口之后,余味彌留,郎朗的爽口感不言而喻。這就是面食的味道。
我乃至某些摯友的青蔥歲月中,都曾在這里留下過青春的味道。猶記得年少時,桀驁不羈,我和幾個伙伴因長久的無趣,一心想逃離學校封閉式管理的藩籬,總是忍著被刮傷的疼痛越墻而出,來到外界尋找可玩之地,從而獲取釋然之感。放浪之后,擔憂加劇,極為狼狽。為填飽饑餓后原路返回,我們便來到了轉角米線。當時的豌雜面是兩元一碗,而我一周的.伙食費才四十元,也顧不得生活的拮據,便和伙伴們共同享受著校園中換不來的歡喜,當然相對于落難后的不幸,這樣的感覺尤為強烈。
這家面館有著一種很奇特的牽引,它能將你經歷過的、心中所想的以及切身感悟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牽引出來。在這里,我們喜憶童年滋味,高談遠大理想,淺述漫漫人生,唯獨不談的就只有分離。可真的到了那一天,我們竟是啞然的。
時間才不會那么無聊,將屬于你的或是大家的所有的美好留住,它唯一會做的就是不擱淺光陰,留下真實的一面讓你面對,有去有留,有新愁有舊喜。可驀然回首間,一切竟煙消云散了。太多的人、太多的名字逐漸從我的腦海中褪色,我們中的大多數終究成為了彼此的過客,徒留下一個個似曾相識的故事。而后來者,正繼續(xù)著這樣的故事,但不管怎么演繹,青春的味道依舊撩人心弦。
在外飄蕩的幾年,我的味覺記憶不知不覺地多了些許,上海的甜、山東的醬以及沿海的鮮,各個地域的口味不同,使得各地飲食文化大相徑庭。
我對美食是不挑剔的,反倒是我的腸胃,經營不了那些美食。為此,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特意尋找面館,一家接著一家,直到找到正宗的重慶小面為止,可所謂的“正宗”也就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罷了,因為單憑這辣椒油的味道就能嘗出些所以然。
經過兩年地折騰,我索性回到了重慶,因為在這里,我才能尋得失去已久的親切感,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為自己解解悶。
回到老家后,我聯(lián)系了一個朋友(那時的同學),我們共同來到轉角米線。老板見著我后笑盈盈地說:“你回來了。”而后他接著吼到,“二兩豌雜,少放辣椒,多加點菜,過幾分鐘就好。”話語雖短,情思卻長。
“想要留住一個人,就得留住一個人的胃”——這話有理,要想留住一個人,就得有“味”,這種“味”是家鄉(xiāng)的味兒,無論你是誰,無論你走到哪里,它都會跨越空間的距離同你孤獨的靈魂完成微妙的碰撞,帶你找到最原始的歸宿,回歸最自然的本真。這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也只有它最為獨特!
【轉角的味道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愛轉角散文隨筆09-09
生活的轉角散文隨筆08-22
愛轉角的夕陽散文隨筆04-30
老街轉角沒有愛的散文隨筆01-14
味道的散文隨筆07-27
童年的味道散文隨筆04-27
散文隨筆:咖啡的味道05-02
媽媽的味道散文隨筆04-29
記憶的味道散文隨筆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