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黛玉散文
我盯著桌子對面的閏閏看了半天,看著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嚼著嘴里的食物,不禁打趣道:“閏閏,你吃飯好文氣啊,真有‘黛玉’的風范啊。”閏閏看著我,目瞪口呆,片刻后故作不滿地說:“你開什么玩笑啊,我才不要當那弱不禁風、冷冰冰的林妹妹,我喜歡寶釵!”一邊說,還一邊怪聲怪調地念著“冷月葬花魂”。
我若有所思地想了想,自言自語地念叼著:“為什么你們都喜歡寶釵呢?我就是喜歡黛玉。”這句話出口,有人附和,也有人反對。她們說:“黛玉有什么好啊,那么傲,說話還愛刺人,寫的詩句那般清冷。還是寶釵好,為人隨和,‘人多謂黛玉所不及’呢!”
我沒再說話,只是想到《紅樓夢》中多處描寫黛玉與寶釵的情節。想來或許我骨子里本身就有那么一點點多愁善感,我同情黛玉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回到教室,看到閏閏和其他幾個女伴說笑—番,便開始安靜地學習。我無語,坐在那里溫書。文科班里,高手如云,比如閏閏,一直都很出色,包括數學。而我,只是這個班里最普通的學生,拿普通的分數。我在努力的做數學題,一直在做,我必須在高考中拿到一個漂亮的成績。或許我普通,但我也有我的驕傲。我要的幸福太昂貴,所以我輸不起,唯有努力。望著閏閏,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羨慕。
從來不擔心自己的語文成績,于是有資本在語文課上看小說。而從初中到高中,所幸每個語文老師都很疼我,給我足夠的自由,或許僅因為我有一紙漂亮的語文成績。
我在初三半個學期的`語文課堂上讀完《紅樓夢》,認真地讀完,甚至有時根本不聽課。同學們看到,有人吃驚,有人不屑一顧,也常常有人對我手中的《紅樓夢》緊皺眉頭,我則不以為然。
我喜歡黛玉,前邊說過。當然,除了同情,更喜歡的是黛玉的才情和她的傲骨。相比之下,我倒對寶釵沒什么好感,總覺得她為人過于圓滑。真的總覺她對每個人每件事的做法太圓滿,以致我無話可說而質疑起來。剛開始,倒不得不佩服寶釵為人忠厚,待人平和,處事周到的優點,可越往后,每每便覺得黛玉的“小性”更加可愛。那是多么真實的一個林黛玉,愛使小性,真情流露。
初三模擬考的成績出來之后,大家都開始變得躁動不安。我看著我仍是最高分的語文成績,淡淡微笑。很多同學來問學習語文的方法,我有些手足無措。我真的沒有什么技巧,于是只得坦然地說:“順其自然,好好念吧。”
那時我不太愛講話,或許迫于學業的壓力,我們都太過沉悶。前面的男生轉過頭來陰陽怪氣地說:“哎呀,物以類聚,入以群分啊。你這種人,準是平時手中拿著小說騙我們,其實拿的是參考書呢!”旁邊立刻有人附和著:“是啊是啊,你就告訴我們你用的什么秘訣吧?”我忽然問有種莫名其妙的憤怒,盡管我知道或許他們只是開玩笑,可是那個男生陰陽怪氣的聲調怎么都使我不舒服。我悶悶地甩了一句話:“我真的沒什么秘訣,為什么你們不信呢?說這樣的話什么意思啊?不知道誰虛偽啊,信不信隨你們!”說完,我離開。我聽到他們在身后的議論:“她真生氣了,脾氣真大!”“傲什么傲啊,不就是分數高嘛……”我承認,或許我口氣不好,可是我真的累了。
媽媽說,是我太不會為人處世,是我說話太尖銳“裝那么個清高樣兒”,我想起人家說黛玉的話來,不禁覺得寒心。
媽媽說,黛玉畢竟太不會討人喜歡。難怪人家說不及寶釵。寶釵處事穩重,招人疼愛也是應該。我一度很偏執地認為寶釵或許太有心機,還是那個形容詞,圓滑。然而媽媽卻告訴我,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必須懂得人情世故,能像寶釵那般自然最好。于是慢慢地,開始接受寶釵的好處。“寶姑娘待下人平和,不比黛玉那般清高。”于是,“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上了高中之后,仍舊是用了半個學期的語文課堂時間重讀了《紅樓夢》。當他們問及喜歡哪個人物時,依舊說最喜歡黛玉。當他們評判黛玉的詩詞太過冷清時,也慢慢解釋這都因為黛玉的身世遭遇可憐。他們便笑道:“我知道你喜歡她什么呢,原來多半是同情啊!”我笑了笑,不能否認。不過也聽過別人一句笑談:“如若真讓黛玉嫁了寶玉,那么《紅樓夢》還會像現在這樣招人好評嗎?”不禁也覺不無道理。
后來長大了,沒年少時的一些輕狂,更懂得了許多道理。少了尖銳,多了隨和,少分傲氣,多分輕松。或許能讓所有事情都圓滿,不是更好嗎?為人隨和,處事穩重,不是更讓我們感到輕松嗎?現在想來,寶釵或許會稱其八面玲瓏,我喜歡這個詞。
在和媽媽聊天時,仍然說偏愛黛玉.喜歡其真情流露的率真。可是自己的為人,卻大不似以前那般。性格中多了分和寶釵相像的隨和的微笑。
我仍舊有我的驕傲,于是為了這份傲氣努力地學。笑說要有黛玉的才與傲,也要有寶釵的品性,所謂“才德兼備”。
抬頭看著,看到閏閏那瘦弱有如黛玉的身影,笑了笑,我們是在一起,一起努力。想著她吃飯時的話,不禁又笑了。這是曾經的黛玉,八面玲瓏的現在。
【曾經的黛玉散文】相關文章:
水邊的黛玉散文05-18
黛玉辭賦散文04-29
黛玉葬花散文12-28
曾經的曾經短篇散文08-01
曾經經典散文02-18
曾經的散文08-19
黛玉賦唯美散文03-08
曾經的曾經-抒情散文05-18
曾經擁有,曾經童話散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