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面之緣散文隨筆

時間:2021-04-25 12:35:38 散文雜文 我要投稿

一面之緣散文隨筆

  我生在西北,長在西北,可小時候卻吃不得面。不管是面條、面片、面糊、餃子,只要是把面往水里一下,那就吃得皺眉頭,吃得費事,吃得讓人看著生氣,為這小的時候沒有少挨打挨罵。隨著歲月的增長,不知是緣于生活的磨練還是基因返祖,竟可以做到頓頓吃面不厭,真是時間環(huán)境造就人啊。

一面之緣散文隨筆

  我第一次吃牛肉面,是在海西州冷湖行委的老基地,那時我寄宿在姐姐家里上學(xué)。姐姐一位同事的老婆在大路旁搭起了一個帳篷,賣起了當(dāng)?shù)氐谝煌肱H饷妫瑢τ诂F(xiàn)在來說,這已經(jīng)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三十年光陰的剝蝕,如同今天看到的殘垣一樣,記憶都如風(fēng)中燭火一般忽明忽暗的閃動,那牛肉面的滋味如何,任是想也想不起來。想不起來,卻又常常想起,于是乎,這碗牛肉面似乎成了記憶中最好吃的一碗面了。

  西北人的一生,就是吃面的一生。父親在世的時候,常常說在那些艱難年月里,咬著牙撐下去就是為自己和娃們以后能天天吃上一次干撈面。我在農(nóng)村的那些年,印象中但凡家里有人頭疼腦熱,只要清清亮亮下上一碗搟面,漂些許辣油,些許蔥花,連湯帶水,呼嚕呼嚕,出上一身透汗,再裹上被子在熱炕上將歇一宿,那病便能去除七、八分。農(nóng)村一大家子人的主婦,能不能把面和好,搟薄,切細(xì),下快,那是評價一個女人德能勤績的關(guān)鍵指標(biāo)。一團和好的面,要在近一米五的搟面杖下?lián){的比豆腐皮還要薄一些,然后層層疊疊折起如餛飩皮寬窄的長條,折好用兩面帶柄的馬刀切成韭菜粗細(xì)的面條,主婦粗壯或是纖細(xì)的手,撒上面撲,如漁婦開網(wǎng)一般,一提一撒便將面在案板上攤開,旁邊的灶上的大鍋水已滾開多時,小鍋的臊子紅紅白白,青青綠綠在悠悠的翻滾,炕桌已擦凈,筷子已擺正,油潑辣子老水醋,老壇腌椒咸韭菜,還有白格生生的紅皮大蒜,天塌下來管他個娘,抱碗上炕喋了再說。

  舊時的西北,很少有像樣的客棧,多的是給趕腳人湊合過夜的騾馬大店。這樣的騾馬大店,比不得《水滸傳》好漢們大碗吃酒,大塊吃肉快活之地,多的只能提供一些粗陋的面食。為了消化慢些,頂餓,趕腳的伙夫會讓下面的廚子把面下的硬一些,粗一些,大約就是六七分熟的樣子,這樣一頓飯才能扛得住路上的風(fēng)霜顛簸。然而一般人是消受不起這樣的飯食,一頓這樣的硬飯下肚,腸胃弱的人會像害了一場病,痛苦不堪。知道自己能吃什么樣的干飯,能吃多少,這才是自知的開始。

  西北以西的路上,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吃到拉條子和湯面片,其中尤以新疆的拉條子和青海的尕面片為最。新疆拉條子和、醒、拉、煮的工藝獨到,一般四五根面就可以下好一份拉條,拉條子成品以筷子粗細(xì)為佳,出鍋后成色應(yīng)是溫潤通透,拌以爆炒羊肉、西紅柿炒雞蛋或者是茄辣西,爽滑筋抖,油香汁厚,色香味君臣配伍,濃而不滯,油而不膩,足而不沉。在青海花土溝的那些風(fēng)沙大夜,推門走進(jìn)一家心儀的面館,來上一盤手藝和誠意十足的拉條子,常常讓我擦罷一頭熱汗,走出門口時,忘卻了身在何處,今夕何夕。

  青海人所說的尕面片和一般意義上的湯面片有所不同,尕面片之所以稱之為“尕”,那是因為每塊面片不僅要薄,大小還不得超過拇指的指甲蓋,形狀還要接近正方形。下面片最好用高壓鍋,一個人活面、醒面、切面,有兩三個技藝純熟幫手揪面。剛開始揪的面片要略厚,這是為的耐煮,否則后面的沒有煮熟,前面的已經(jīng)煮糊了,相應(yīng)的越到后頭面片要揪的越薄,揪面的速度要快,要壓住水的沸點,讓水在將開未開的臨界之間。全部下完之后,將已經(jīng)炒好的帶有羊肉的臊子,倒入鍋中,壓上鍋蓋,煮上幾分鐘后,散熱放氣,加上若干佐料,一人一碗,唏哩呼嚕響成一片,上帝保佑吃飽飯的人。

  面片的精妙之處還在于當(dāng)天未能吃完的,第二天加熱后食用,味道更上一層樓,俗語云:剩面片,金不換。

  人分南北,面亦如是。北方人吃面,面為君,料為臣,吃的是做面的手藝,當(dāng)?shù)氖强醇抑貞颍玛P(guān)幸福感和獲得感,一碗熱面喜氣洋洋,沒有辣子嘟嘟囔囔。南方人吃面,面為臣,料為君,吃的是嗞味,激爽,面是開胃小點,是換個口味的點綴。湖北人早晨也吃熱干面,大清早光著膀子,屐拉著拖鞋,用一次性紙碗盛一碗熱干面,邊走邊拌邊吃,快走到的時候,將紙碗筷子往垃圾箱里一扔了事,透著方便。在北方不管賣什么面,先不說好吃難吃,必須規(guī)規(guī)整整地盛在碗里盤里,用紙盒紙碗賣面,碰到脾氣不好的食客那是要摔筷子罵人的。

  面是家常飯食,把家常做的貼嘴貼肚貼心,那是功夫,也是鄉(xiāng)愁。人這輩子最忘不了是小時吃過的飯食,那是家的味道,有著媽媽的體溫。也有一種面,就是為南來北往的路人生的,家里反道是做不出來,這就是蘭州的牛肉拉面。來蘭州也有些年頭了,我見過蘭州人把人往家里拉著喝酒吃席的,卻從未聽過那個蘭州人一高興說:“走,中午到家里讓你嫂子給你下碗牛肉拉面”。

  中國飲食難以復(fù)制的關(guān)鍵在于成品標(biāo)準(zhǔn)的`不可控。這個中國文化的精髓講究御道而行有關(guān)。但凡那個事物一上升到“道”的高度,那馬上就要接上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至于這“道”為何“道”,那只有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西方人講規(guī)則,講標(biāo)準(zhǔn),中國人講意境,講感覺,感覺沒了,味道也就沒有了,這兩種觀念孰是孰非,還是讓專家們?nèi)幷摪伞?/p>

  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用西方人的觀念衡量,蘭州牛肉面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能夠達(dá)到標(biāo)準(zhǔn)化生產(chǎn)的品種之一。在祖師爺馬保子老先生手里,蘭州牛肉面就為賺錢設(shè)計好了,后世的祖祖孫孫也沒有閑著,不停改進(jìn),到了今天已成一派氣象。蘭州牛肉面從色上講,面分五色:一紅二綠三白四黃五清。從型上講:毛細(xì)、細(xì)的、二細(xì)、三細(xì)、二柱子、四棱子、蕎麥棱、韭葉子、寬的、薄寬、大寬,至少有十一種分類。從主要設(shè)備配置來講,稍大一些的店面一般都得有三口大鍋,一口下面,一口熬湯,一口用于煮蘿卜、雞蛋等機動之用,堂口上還要擺上油潑辣子、蒜苗、香菜、牛肉丁等巨碗若干只。分工也是異常精細(xì),有洗碗師、揉面師、拉面師、下面師、舀湯師,大一些的牛肉面館分的更細(xì)。這若干“師”里,最重要的并不是拉面師,而是舀湯師。早晨堂口等著要牛肉面的人排著長長的隊伍,千人千口,有的要粗的,有的要細(xì)的,有的要辣子多,有的要辣子少,有的不要辣子,有的要香菜,有的少要香菜,有的不要香菜,有的要面多,有的要面少,舀湯師一次要收十張左右的面票,把這些要求傳達(dá)給下一個工序的同時,還要把這些要求和人臉一一綁定,就算是兩個人要的面是一模一樣,舀湯師的腦子里也是有先后順序的,在一個舀湯師面前要想把別人的飯端走,那是辦不到的。這是記得功夫,還要有舀的功夫,面從鍋里撈出來后,舀湯師從端起面的那一剎那,一口氣提到丹田,全身肌肉緊張,用幾近機械舞的動作舀肉湯翻面,抓蒜苗、香菜,澆油潑辣椒,放肉粒,你還沒有從眼花繚亂的一串動作中醒過神,熱氣騰騰的一碗面已經(jīng)擺在你眼前。一個好的舀湯師,牛肉面館的老板也要讓著三分。在蘭州,從事牛肉拉面的人員都是經(jīng)過學(xué)校專門培訓(xùn)的小伙子,體力、精力、技術(shù)缺一不可。

  在蘭州人眼里,牛肉面不僅是個吃食,也是一種宗教。蘭州有一句話:不管昨天晚上你做了啥,今天早晨整上一碗牛大,一切都就過去了。在這種治愈系的情節(jié)里,牛肉面在這個城市承載的東西,像穿城而過的黃河水一樣,看的見卻說不清。有拄著拐杖讓人攙扶著來到面館里吃牛肉面的老媼,坐在那里等面,手里還攥著個老派的蕾絲邊的手絹,她顫顫巍巍的身板,仿佛不靠這碗面壓著,街上的風(fēng)都可以把她吹跑。一個不起眼的牛肉面館子前停的車有特拉斯,卡宴,有時還有勞斯萊斯幻影,你身價寒微,他身家百億,此時,都在擠擠擁擁的人群里,在騰騰的霧氣中,吃著自己的一碗面。

  簡簡單單的一碗面,滋味卻是大有不同。

【一面之緣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一面之緣10-22

一面之緣01-31

一面之緣的意思及故事03-28

寫一面之緣的作文07-06

一面之緣小學(xué)作文01-04

不只是一面之緣作文04-18

一面之緣到心有靈犀06-13

一面之緣到心有靈犀06-13

易面之緣,一面之緣作文11-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亚洲综合图区天堂在线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