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的散文隨筆
熟悉民國那段歷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有朱生豪這樣一個人,網(wǎng)上一搜一大堆關(guān)于他寫給宋清如的情書,甚至說他是世上最會說情話的人。如果在現(xiàn)在這個年代,可能只是談資一笑而過,不會在歷史的長河里激起一朵小浪花。可偏偏那是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也是個才子佳人輩出的時代。
記憶中的民國應該是飽經(jīng)滄桑的。國破家亡,戰(zhàn)火紛飛,生靈涂炭,流離失所的人們,孤苦無依的小孩在哭喊,而另一邊蠻橫的帝國主義在叫囂,在迫害,在殺戮。是的,朱生豪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年代,四處躲避,居無定所。當日軍進攻上海時,他匆忙逃離寓所,返回嘉興;當嘉興淪陷后,他避難鄉(xiāng)下;當日軍占領(lǐng)上海時,他在混亂中逃走。但戰(zhàn)爭的風云并沒有改變他對事業(yè)的熱忱,他對宋清如的愛戀,一如既往,深沉著。在逃離的過程中,丟失了大部分的譯稿,而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是他畢生的追求,一次次因為戰(zhàn)爭被損毀,一次次重新翻譯,即使得了重病,仍握筆不輟,這就是朱生豪,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我只沉浸在自己的翻譯世界里與世無爭。
記憶中的民國應該是浪漫而又多情的。夜上海燈紅酒綠,老唱片婉轉(zhuǎn)憂傷,優(yōu)雅的舞姿,搭上紳士的`腳步,在流淌。徘徊于校園與課本之間,游走于詩情畫意,徜徉在愛情的甜蜜。是的,朱生豪恰恰在親身踐行著。誰能想到,一個生性靦腆,不茍言辭的人,竟然能寫出這樣動人的情書,描繪這樣執(zhí)著的愛戀。信件是他和宋清如最交心的東西,百轉(zhuǎn)千腸的小心思訴至于筆端,眼含笑意地傳達到宋清如的另一端。所以才有了“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jié)網(wǎng),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醒來覺得甚是愛你”……這樣簡單卻又很讓人感動的句子,透過這些文字可以想象得到:朱生豪一定是非常非常幸福的,沉浸在幸福的愛戀里,享受著愛情的美好。在速食主義、愛情快餐的現(xiàn)在社會里,這樣的愛情又有幾個呢?
記憶中的民國應該是才情四溢的。朱自清沿著荷塘對月沉思,還沒來得及享受春天的欣喜,便匆匆遺失了時間;徐志摩在康橋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蕩漾在他心頭的除了波光還有艷影;沈從文在邊城里盡情地渲染著翠翠,靜靜地、靜靜地,等待著儺送的回來;林徽因和梁思成正在建筑的美學里陶醉著,守候著人間的四月天……是的,朱生豪就是在這些才子佳人的陪同下,緩緩地出現(xiàn)在民國的舞臺上。他的才情發(fā)著光,點燃了周圍老師和同學,引得他們一致稱贊。夏承燾老師評價他:“ 其人今年才二十歲,淵默若處子,輕易不發(fā)一言。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shù)十年,恐無此不易之才也”,所以有了“之江才子”的美譽。他的才情體現(xiàn)在莎士比亞的譯稿里,體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的評價里,體現(xiàn)在“之江詩社”的活動里,但更多的體現(xiàn)在他寫給宋清如的情書里。
朱生豪,短短32年的光陰,終因民國那個戰(zhàn)爭的年代,含恨離開了人間,帶著對宋清如的愛,對莎翁的執(zhí)著,對帝國主義的不屈服,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離開了。有人說,生活在那個時代,是歷史的悲劇,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而我認為這恰恰是他能流芳百世的原因。誠然,世事多磨難,但正是民國這樣的時代,才能彰顯出一個人的高風亮節(jié),他是投敵賣國還是寧死不屈。俗話說“大難臨頭各自飛”,可是這樣艱難的環(huán)境都能攜手一起度過,未來還有什么好怕的呢。和平的、穩(wěn)定的社會能給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如果在戰(zhàn)爭頻發(fā)的年代還能堅持住自己的事業(yè),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呢?
所以,朱生豪同志,堅持你所堅持的,我們相信你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是心底有一片海的才子。
【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的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穿越宋唐散文隨筆05-02
清歡散文隨筆05-01
宋清居藥文言文翻譯01-23
可否,許我浮世清寧散文隨筆09-13
寂如散文隨筆05-01
惆悵是清狂散文隨筆09-06
歲末清供散文隨筆05-04
清如水明如鏡的成語解釋12-28
現(xiàn)代情感散文:苦清如它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