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那輪月散文隨筆
自古中秋月最明。中秋月如茶盅,盛著滿滿一杯思念;似明鏡,照著圓圓一圈親情。品茶敘情,對鏡抒情,借月傳情,是人們重要的精神寄托。
當(dāng)然,中秋月是有寓意的,它的圓滿、明朗與秋的成熟與豐收、人們的慶幸與喜悅極相襯。同時,磊落無私的中秋月,對遠(yuǎn)行他鄉(xiāng)的人更眷顧,至少從唐代李白寫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開始,她就成為中秋的“話餅”,成為許許多多思鄉(xiāng)、思親之人的情感“充饑品”。
月亮是移動的,人走到哪兒,月亮就追隨到哪兒。人也是移動的,哪里有月亮,哪里就有情思所在。尤其這中秋月,人們總是覺得家鄉(xiāng)的月亮比他鄉(xiāng)的大、圓而亮,哪怕只是望一眼,甚至僅想一想,心里都很亮堂、溫馨。
中秋月,離不開秋風(fēng)領(lǐng)路。故鄉(xiāng)的秋風(fēng)很勤奮,它每年都如期把月亮帶回故鄉(xiāng),帶進(jìn)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山中一輪,水中一輪,天上一輪,心上一輪,一樣的大,一樣的圓,一樣的亮。皎潔、細(xì)潤的月光,一束束、一縷縷,如情感的纖繩牽動著人們無邊的思念,把一絲絲情懷回放。
其實,月還是那輪月。古老而年輕的月光,皺而不銹,曲而無折。無論故鄉(xiāng)多么滄桑,月光都能踩平思念的路,走到心上。中秋的月亮總是挪著悠然的碎步,從詩和遠(yuǎn)方走回來,走到萋萋小院,走到田間地頭,走到親朋好友之間。整整一夜,所有人的心情,都從角落里流淌而出,為了一本月色裝訂的白皮書如期出版而癡心相聚。
印象中,也曾有多個中秋之夜,月亮被細(xì)雨藏起。即使如此,看不到月亮,但在人們的心上,一樣有月的光芒、味道存在,一切美好的祝福都在。
中秋月,洋洋灑灑,漫天滿地的銀輝,如玉的晶潤、絲的'柔滑、雪的輕盈,永遠(yuǎn)是層飽含情愫的蓮花開在心中。
中秋時節(jié),望月,是心思的漲潮;賞月,是心情的放牧;讀月,是心事的詮釋;聽月,是心靈的碰撞;問月,是心理的牽掛;挹月,是心機(jī)的涵養(yǎng);啜月,是心緒的滋潤;品月,是心意的交流。
中秋,俯拾不起的月華里,有稻穗、玉米、大豆、花生、紅棗、葡萄、柿子等沉甸甸的收獲在里面。當(dāng)你把這些收獲含在口里裝在肚里,月光馬上就凝固成一個個月餅,叫你品味不盡、留戀一生。
【中秋那輪月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守望那輪月-散文隨筆05-09
散文隨筆那年那月05-08
那年那月散文隨筆04-30
那年那月的散文隨筆05-11
那日,那月,那年散文隨筆04-27
那年那月愛情散文隨筆01-17
你是我心中那輪美麗的天邊月散文03-21
那年那月那時光散文隨筆04-30
那年那月那棵樹散文隨筆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