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蟬蛹散文隨筆
這些時間,每當天剛擦黑,公路邊和小河邊的楊樹林里便有許多手電筒的光柱在晃來晃去,那是人們在“摸知了猴”。
鄉下人把捉蟬蛹叫作“摸知了猴”,捉來的蟬蛹是拿回家去油炸了吃的,味道鮮美。家鄉人吃蟬蛹也不過有十多年的光景,我們小時候就不知道蟬蛹能吃。現在的'人呀,真是什么都敢吃。不過吃蟬蛹可以保護樹木,因為蟬喜歡吸食樹汁,對樹木危害極大。這幾年每到盛夏,房前屋后的蟬鳴果然少了許多。
據說蟬卵產在土里,經過三個年頭才孵化為幼蟲,再成為蟬蛹,不想剛從土里鉆出來爬到樹干上就被人捉回去做成美餐,也真是可悲可嘆。捉蟬蛹不需要什么技巧,但要看準時間和地點。最好的時機是雨后的黃昏,這時泥土松軟,蟬蛹紛紛從土里鉆出來,爬上樹干準備蛻化為成蟲。此時去捉,往往事半功倍,一會兒就能捉幾十個。若是去晚了,蟬蛹就爬到高處夠不著了,或是蛻掉殼飛走了。
家鄉楊樹多,楊樹林是捉蟬蛹的好去處。孩子們大多是兩三個人一伙兒,一個孩子拿著盛有鹽水的瓶子,另外一兩個孩子舉著手電筒往樹干上照,發現了蟬蛹就捉住或用棍子頂下來,放進瓶子里。這樣蟬蛹一會兒就死掉了,再也蛻不去殼了。當然捉蟬蛹時也有危險,就是怕遇到乘涼的蛇。
捉完蟬蛹回家后用清水將它們洗凈,就可以油炸著吃了,黃干焦脆,別有風味。有些年輕的父母經不住孩子的糾纏,也加入捉蟬蛹的行列。還有人專門趁此時去收蟬蛹,一角錢一個。有的孩子一個傍晚捉的蟬蛹能賣四五塊錢,當然是很高興的。
捉蟬蛹的時間不長,天黑前后兩個鐘頭內可以,再晚了就沒蟬蛹出來了,人們就乘興而歸。這是鄉間盛夏獨有的樂趣,既乘了涼,又有收獲。現在聽說有的地方,已有人工培育的蟬蛹了,蟬蛹更是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但不論怎樣,夏夜捉蟬蛹充滿了泥土氣息,永遠是新鮮的。
【捉蟬蛹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捉蟬蛹01-03
捉鱉散文隨筆04-29
捉鱔的記憶散文隨筆05-02
蟬蛹西瓜夏的夜散文03-20
夢見抓了好多蟬蛹是什么意思11-22
老鷹小雞捉捉捉10-06
捉小魚11-25
捉月亮06-18
捉蝴蝶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