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酒肉之鄉散文隨筆
說蔡店,可能有人不知,說蔡店鹵肉,很多人會說“我吃過”!要是再說一個名字,知道的人就多了,因為這個名字不僅是人名、地名、酒名,還是洛陽的名片、民族的品牌。
這個名字叫杜康!人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村名,位于汝陽蔡店西北角;酒名,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酒之一。
第一次去杜康村,翻過與汝陽縣城相隔的大虎嶺山,我吃了一驚。遠看有山卻很遠,近看平川在眼前。蔡店一帶,儼然是個小盆地,杜康村就在盆地中間。據說杜康村是汝陽海拔最低的地方,水質優良,最宜釀酒。
以前我對釀酒知之甚少,去了杜康才知道中國釀酒的歷史源遠流長,而且,汝陽還是中國杜康酒文化之鄉,在那里,釀酒的傳說故事到處流淌,釀酒工藝更是代代相傳,人人能詳。
酒鄉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泛齊、醴齊、盎齊、醍齊、沉齊”和“秫稻必齊、曲蘗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的“五齊六法”,這是古人的釀酒法。
酒鄉人在傳承古法的基礎上,又總結出了“低溫發酵,混蒸續糟,量質接酒,分級儲存”的'現代釀酒法。看似簡單的16字,卻蘊藏著繁瑣的生產工藝,想聽明白,至少需要大半天。
“九月九,出好酒。”這話于酒鄉人而言只是一個時間標志。進入農歷九月,時令入秋,天氣變涼,適宜釀酒。這時的酒鄉,一池池已發酵半年之久的酒糟開始進入“混蒸續糟”式的釀造過程,一桶桶純糧瓊漿在酒鄉人忙碌的身影中源源不斷蒸餾出來。這個時節的清晨,整個蔡店盆地都會籠罩在裊裊的煙霧中,酒糟的香味淡淡地飄于其中,嗅一下,沁人心脾。
生活在酒鄉,大口喝酒是件豪壯的事,要是再大口吃肉,便是最愜意的事了。而這最愜意的事,酒鄉人卻天天享受,因為蔡店不僅有杜康酒,還有來自鹵肉。
我一直以為“來自肉”是鹵肉的名字,沒承想,來自和杜康一樣也是人名。第一次慕名去買肉,我張嘴要老板“稱二斤來自肉”。老板年過半百,精神矍鑠,他麻利地稱好鹵肉,高喊:“您要的來自肉,拿好嘍!”在眾多顧客的哄笑聲中,我始知此人名叫來自。
蔡店鹵肉已有百年歷史,來自靠祖輩傳下來的鹵湯,把一間鹵肉店經營得風生水起。
來自鹵肉色澤鮮嫩,味道香而不膩,在當地早已是名吃,在洛陽各縣區也隨處可見“蔡店鹵肉”的招牌。來自本人更有魄力,他把自己的名字注冊成了鹵肉商標,如今已是名滿河洛。
我慶幸自己生在好時代,又生活在酒肉之鄉,每日里有酒、有肉,日子與神仙無異!
【酒肉之鄉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酒肉朋友為何靠不住散文隨筆05-14
酒肉戰爭故事08-15
關于形容酒肉的成語精選11-28
酒肉弟兄成語解釋01-07
酒肉戰爭的名人故事10-01
酒肉太子司馬遹03-01
楊梅之鄉10-16
蜜桔之鄉08-03
橘子之鄉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