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借來的散文隨筆
借來的散文隨筆1
常說的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也就是說,既是借來的那就是要還的,當然如果你非不按套路出牌,那最后你必然的會無牌可出。
生活中總是有那么些人,擅長借,卻總忘記還,只是借錢借物那還好說,全當是做慈善,可有的人卻偏偏喜好借人家的老公來用,還高唱什么和諧社會,取舍自由,如此有誰還能當作是行善并說,你借的好。呵呵,除非腦子進水了。
別人的東西,自然版權歸人家所有,那你非借來,并堂而皇之的當作是自己的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更何況若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你愿意或許人家還不干呢,人家也許只是希望暫時的'流通一下,尚沒有樂不思蜀的心境,呵呵,該商品是貼了標簽的,隸屬XX,你只不過錯拿進了購物車,人家已經買過單了,交給人家是必須的,所以,借來的終是借來的,想著據為己有勢必要大動干戈,你折騰不?還不如好好的看著屬于自己的。
有人問我,你是不是正直的人,我說,不算是,因為雖然在太陽底下生活,呵呵,也請允許我心底有小陰暗。人無完人,但是小陰暗,沉在心底就好,千萬別沒事就拿出來晾,沒人是你的救世主,時刻等著收拾你的爛攤子。
借來的散文隨筆2
許是冬至吃了餃子的緣故,我便又憶起了那年的往事。那一年,街坊鄰居都議論著吃餃子過冬至。我家里沒有一點兒白面了,當時,我們兄妹四人,尤其是小妹,眼巴巴地望著母親,母親愁得在廚房來回轉圈圈。
那些年,農村還沒有土地改革,是屬于生產隊管理,誰家勞力多了,小麥才能多分一些。而我家,父親在外地上班,家里家外全靠母親一人,自然我們的口糧就很少了。離冬至還早著呢,我家的白面早就吃完了。
當時,我弟兄三人都上學了,唯有小妹年幼,纏著母親要吃餃子,母親就心疼小妹,腳一跺,急出來三個字:去借面!母親拿個面瓢就出去了。母親去了遠門的大爺家,他家都是大人,掙工分多,白面應該還有剩余。到了他家里,母親說明了情況,大爺看到母親只拿一個面瓢,訓了我母親,說一年就這一個冬至,連餃子也不讓孩子們吃飽,那孩子們心里啥滋味呀!大爺拿了個面盆,從他家的面缸里舀了實實在在一盆面。母親看著大爺,眼含熱淚……她分明看到,大爺把面挖出來以后,剩下的面還蓋不住缸底兒。
面借來了,可家里沒有肉,人家吃餃子都是一大早就到鎮上的集市把肉割回來了,這時已快中午了,就算是有錢割肉,早市也沒人了。母親看著家里的唯一的公雞,對大哥說,把它給殺了吧。那只公雞,是妹妹養大的,妹妹知道春節的時候父親就會回來,想到那時讓父親吃。
那天,母親把一盆面都包成了餃子,要我們敞開了吃,我不記得吃了幾碗餃子,可從那天開始,我與哥哥、妹妹一下子都懂事了,都爭搶著干家務,為母親分擔憂愁和勞動。
這件事情過去三十多年了,每當冬至我便清晰地記起,當然不是為了冬至這天吃餃子,而是想起母親的辛酸。如今,她已經快八十歲了,每每冬至,都會提起這件事情,說我們幾個從小就懂事。
今年冬至,我放下手里的工作,回了一趟故鄉,給母親包了頓餃子,看著老母親一臉的幸福,我的眼圈濕潤了……
【借來的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用借來的心態珍惜散文05-18
把向你借來的筆還你了散文05-23
借來的京城幸福歲月散文01-10
又散文隨筆09-06
散文隨筆05-05
夢見散文隨筆05-21
經典生活散文隨筆01-09
春天的散文隨筆01-16
散文隨筆:秋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