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麥穗的母親散文隨筆
故鄉的村莊被一片麥田包圍。夏初,人們還不習慣夏天的熱,但麥子就在這時成熟了。人們對麥子割、拉、碾、揚,每一個過程都需要時間和力氣,所以過一個麥天,人們像是脫了一層皮。收獲不易,那時人們割麥格外認真,很少有散落在地里的麥穗,母親想拾,也只是在路上看到顛簸掉的極少的麥穗,哪怕只是一穗,母親也像看到寶貝一樣,再累也要彎腰拾起。
后來,有了割麥機、脫粒機,大大縮短了收麥時間,科學種田也讓畝產一年比一年高。
收麥不再累人,糧食也不再顯得那么金貴,所以地里的麥穗就多了起來,但除了母親,很少有人去拾。母親一有空,就拿著塑料編織袋去拾麥穗。那時我上小學,和母親一塊兒去過幾次。我只是出于新鮮,對重復、機械的動作,時間不長就失去了耐性。我想回去,母親卻說既然來了,就再拾一會兒,你看地里的麥穗還不少呢!我一臉不高興,只挑個兒大穗飽的撿,對小麥穗不屑一顧。而母親只要看到的,她都不放過。有時候,一塊地里她還要走上好幾回,爭取不漏掉一穗,對于散落在地上的麥籽,只要用手能抓得起,母親就把它們抓在手心,左手倒到右手,右手倒到左手,嘴里不停地吹氣,吹走塵土,留下麥籽。有時我很不耐煩,就說:“差不多就行了,你還能把地里的麥穗拾完?”母親卻說:“看不到就算了,既然看到了,不拾起來多可惜!”“有啥可惜的?又值不了幾個錢?”“不是錢不錢的問題,關鍵是麥子就像莊稼人的孩子,俊的丑的,能干的沒本事的,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養大的,丟在地里,它們就成了沒娘的孩子,多可憐啊!”
轉眼三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麥田早已建成了高樓、工廠,母親矯健的步伐也逐漸蹣跚起來了。也許對于母親,對于我,對于我們的后世子孫,拾麥穗的情景只能成為記憶中的場景了,但我相信,越是遠去的,越是經典的……
【拾麥穗的母親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拾麥穗06-18
拾麥穗06-18
拾麥穗的經典散文05-06
拾麥穗的回憶散文05-18
母親心中的麥穗散文04-04
拾的散文隨筆04-30
拾麥穗五年級作文精選02-19
《拾秋》散文隨筆05-04
拾麥散文隨筆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