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姑姑散文
前兩天在空間寫了糟老頭,沒想到大家都覺得這老頭挺逗。說實在的,我這兩天手癢癢,又想叨叨他的老姐——那個已經九十一歲高齡的矮個姑姑了。
他家姑姑,雖年過九旬,但是五官清秀,慈眉善目,小一巧一玲一瓏,幾乎人見人愛。
女兒小的時候,發(fā)音不準,每次去奶聲奶氣地喊她“巫婆”。我糾正了很多遍,可女兒就是改不了。我偷偷地告訴女兒,你看姑婆多慈祥,絕對不是動畫片里的巫婆。女兒睜著大眼睛仔細看看姑婆,不會亂喊亂叫了。
女兒讀書了,我給她買了一套《冰心文集》。正月再去她家拜年,女兒驚呼:“冰心奶奶……”女兒居然改口了,叫她冰心奶奶。暈死人了,這次問女兒,你怎么叫姑婆冰心奶奶?女兒辯解著:“媽媽,你沒看過冰心文集嗎?那書上冰心奶奶的照片與姑婆一模一樣。”等我細看,真得像極了。料想面前的這位老人,在年輕時定是一位大家閨秀。
我見過糟老頭的兩個姐姐,一個就嫁在老家的村子里。還是上世紀九幾年的時候,村里的那個八十來歲的姐姐就臥病在床了,老五帶著我去看望老人,老人就躺在一個黑乎乎的小房間里。她知道我和老五正談戀愛,那次她拉著我的手,仔仔細細地看,幾乎是全身打量,讓我摸不透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心里忐忑不安,戰(zhàn)戰(zhàn)兢兢。
可在那年春天,老人就去世了。老五覺得我既然愿意和他在一起,就應該送她上山。于是讓我趕到富陽,和他們一起送老人出殯。我至今清晰地記得,我去的時候,老人還是在那間屋子里,可是已經去了另外的世界。我很驚異,一個老人躺在床上,棉被蓋著,幾乎看不見人形,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看望一個沒了聲息的老人。
第二個就是這位老姐了。這位老姐,一直讓我奇怪:她有三個女兒,兩個兒子,可是她和女兒住在一起。這在農村挺少的,我問了老五才知曉,原來這位九旬老人,經歷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人生風雨。
姑姑嫁在方家井的一戶人家,生養(yǎng)了一個女兒,兩個兒子。誰料,姑父竟然過早地去世了。為了維持生計,她只好帶著三個兒女改嫁。組成新家后,又生了兩個女兒,一家七口人,日子過得自然艱苦。然而第二個姑父又病逝了,留下她一個人帶著五個孩子,艱難度日。老五也不知道他們日子究竟怎樣熬過來的,就說記憶中殘留著的印象。
糟老頭家與他老姐家只有一山之隔,那時候老五幾個去姑姑家,翻山越嶺走兩個多小時就到目的地。姑姑家那時沒有泥房子,就住在茅草屋里。大女兒早已出嫁,嫁在上里山的一戶人家。大兒子與老人關系不和,幾乎不相往來。二兒子想生男孩,居然夫妻雙雙逃到鄰居省份安徽去了。姑姑獨自帶著兩個小女兒,住在茅草屋里。種地養(yǎng)家,家里家外就她一把手。
等到我來富陽,她已經快八十歲了,就住在二女兒家里。二女兒夫婦很勤勞,造起了四層洋房,女兒女婿對她也很孝敬,她的晚年算是無憂無愁了。在我的印象里,她對糟老頭一家?guī)讉孩子都很疼愛。知道糟老頭家生活不容易,常常幫助糟老頭家?guī)讉孩子。糟老頭每年去她家,他們就三百五百地給錢。為此,糟老頭簡直不好意思再去她家串門。
如今倆姐弟都老了,但是彼此的'感情卻一點也沒有消淡。就說前年吧,糟老頭摔跤摔出了腦溢血在醫(yī)院動手術。老姐知道弟弟在醫(yī)院住著,在家里怎么也坐不住了,纏著女兒女婿帶著她來醫(yī)院看望。
記得,那天我也在醫(yī)院陪糟老頭。老姐來到病房,拉著弟弟的手,怎么也不肯放下。我是個大大咧咧的家伙,沒想那么多,在姑姑的問詢下,就把當時的情況如實地向姑姑倒豆子般地一說了事。沒想到,姑姑回到家,為糟老頭的病情焦心了。沒幾天就身體不適,被送到了杭州邵逸夫醫(yī)院。查出是胰腺出了問題,要在醫(yī)院好好治療,否則命懸一線。我們得知這個消息后,心全都揪起來。早知如此,我們干脆不讓姑姑知道糟老頭的病情了。于是決定瞞著糟老頭,不讓糟老頭知道他老姐得病的消息。
也許是上天的眷顧,那年兩位老人都康復出院了。去年我們一大群人還給糟老頭的老姐過生日,全家其樂融融。
就說這次春上糟老頭二次摔倒住院吧,大家還是沒瞞過他老姐。在糟老頭住院的第五天,姑姑也到醫(yī)院看望老弟。那天,我們上班沒見著當時的情景。據同病房的病友說,那天糟老頭因為老姐的探望,整天心情超棒,樂得不行。
他家姑姑與糟老頭相貌酷像,可是個性思想卻完全不一樣。糟老頭因為有婆婆伺候著,可說享盡了晚福。在家里啥事也不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就是溜達、嘮叨。而姑姑,已經九十高齡,也不閑著。每次去她家,她擇菜,煮飯,絲毫不含糊,自己身上也非常素凈。有時候我在想,怎么有這樣康健的老人,看見我就“玉蓮,玉蓮”地叫,拉著我噓寒問暖。每次見她,自覺又不自覺地被她吸引,聽她絮絮地說話,看她如菊花般的笑容。十多年來就這樣覺得,她才是我心目中奶奶、外婆的完美形象——慈愛溫暖。所以每年去她家,感覺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樣,自在而且溫馨。
也許就是一直和女兒生活在一起,她沒有重男輕女的老思想。正月我們去拜年,她端著火熜與我話家常,她說二兒子竟然對三個女婿都橫豎不滿意,太沒家長風度了。據說年三十晚上,二兒子的小女婿給丈人點煙奉茶,二兒子還擺架子,不吃這一套。姑姑說的時候,那語氣、神態(tài)有趣極了,簡直讓我忍不住發(fā)笑。
……
有時候我常自憐,沒有奶奶可以撒嬌;我也時常羨慕別人,小時候可以趴在外婆的腿邊聽她翻陳年舊事。可是現在,我似乎不那么泄氣了,山里有老母親牽掛著,富陽有糟老頭和婆婆疼愛著,方家井還有一位九十一歲的老姑姑會念叨我。我該知足了!
附注:
題目《他家姑姑》純粹是為了區(qū)別娘家和婆家,沒有別的意思。阿蓮也有姑姑,此生只有一面之緣。在八幾年的時候,父親終究抵不過鄉(xiāng)思,去過一次江西玉山老家。那時候,叔叔和兩位姑姑都在世。記不得哪一年了,江西的兩個姑姑千里迢迢來到桐廬老家看望我們一家子。可是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見過江西的任何親人,父親也是。
所以,我對于故鄉(xiāng)這個字眼,有時很疑惑,我究竟是江西人,還是浙江人?我究竟是桐廬人,還是富陽人?現在,連我自己也說不出子丑寅卯。
不過,做了別人家的媳婦,就成了另一個家的人了,也把另一個家所有一切當成了自己的最愛。這才是我寫文的初衷,我喜歡這些老人,他們伴我度過了人生的許多日子……
【他家姑姑散文】相關文章:
鴻雁姑姑的散文05-06
我的姑姑散文08-09
姑姑的隨筆散文05-09
姑姑隨筆散文05-09
懷念姑姑散文05-20
姑姑的蘿卜燈散文05-15
尋找彩虹姑姑散文05-22
他家但愿富貴,愿與君共蒲糜散文11-03
姑姑優(yōu)美散文隨筆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