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汲香泉帶落花散文
這是一首印在一次一性一紙杯上的詩,我初一看見,就被吸引住了。感覺就是一幅妙絕的休閑文化寫照。驚嘆之余,我把詩又讀了一遍:
自汲香泉帶落花; 漫燒石鼎試新茶; 綠蔭天氣閑庭院; 臥聽黃蜂戀晚衙.
說的是一個官員的公事之外,閑適而一浪一漫的一天。
官員是個詩人,公事之余,他來到自家的庭院放松,這是一個坐落在衙門后面的宅子,如同現在時興的商業模一式---前店后廠一樣,我們國家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的官一場模一式是前衙后家。官員的家就在衙門的.后面,這樣一方面節省場地,減少投資,另一方面,也方便官員“親民”,即使下班后,若有人來找,只須擂響雅前的堂鼓,就能把官員從后院喚出來處理公務。當然,這種擾亂官員下班以后清閑時光的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最具體的方式就是不管你有理無理,先讓衙役用板子敲敲你的屁一股,看文章的那位不信,可以去拭拭,當然,我可以和官員通融一下,讓他的衙役們敲你的屁一股的時候不至于敲得太重。
這位詩人的業余生活,高雅而一浪一漫,他首先是來到花樹掩隱的山泉井邊,親手汲取一桶清香甜冽的山泉,回過頭剛要往回走的時候,幾片落花飄了下來,落在詩人新汲的泉水中,花香和泉香渾然一體了。回到家中,便讓侍讀的童兒燒開石鼎。再將這帶著飄落新花的香泉拭煮新茶,然后躺臥在少有人光顧的悠閑庭院里,“不對故人思故國,且對新火品新茶”,一邊享受這這一陽一光透過樹一陰一照射過來的光線,一邊慢慢地品味新煮的新茶,什么也不去思想,什么也不去關心,只將身心放松在這個綠蔭庭院里,放松在這杯帶著落花的清泉煮就的新茶中。詩人是在浙江,那么我想,詩人石鼎中熬煮的,一定是明前的龍井。
我仿佛看見一片片嫩綠的片狀龍井,在泉水中舒展,漂浮,沉落。顏色嫩綠、香氣馥郁、味道醇和 、形狀優美,如同一群身著綠色鵝黃的仙女,在茶湯中起舞。
詩人手持一盞,躺在庭院中間的石榴樹下,眼睛望著魚缸中游曳的金魚,周圍非常安靜,安靜得只聽得見一只黃蜂在傍晚的府衙前旋飛發出的嗡嗡的聲音,外面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那是詩人的伙伴,大號黃蜂的大黃狗從外面回來了。
這首詩的作者叫戴昺 字景明,號東野,宋代天臺(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進士,調贛州法曹參軍。其詩為‘不學晚唐體,曾聞大雅音’。有《東野農歌集》五卷。
【自汲香泉帶落花散文】相關文章:
汲泉散文11-28
晴天雨落花開正香散文07-31
落花成冢韶華傳香03-05
泉在何處的散文05-13
落花殘經典散文12-10
落花的窗臺的散文05-26
情落花散文01-18
落花時散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