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憶的優美散文
幽香的紫檀木,絲絲縷縷的清煙,芳一香四溢的香茗,這一切,像極了記憶深處的那個夢,清幽的琴聲從指間滑過,勾起多少回憶……
---題記
手指輕輕一撫過琴弦,留下一串悅耳的余音。我驀然想起似乎已經很久沒有撫琴了。輕輕坐上琴凳,我開始了心靈深處的回憶……
高山流水
高山幽澗,峽谷深山。傳來一陣空曠的琴聲,兩位須發花白的老者相對而坐,一位老者專心撫琴,另一位老者則側耳傾聽。琴聲時而空曠清雅,時而氣勢磅礴,令人陶醉其中,難以自拔。然而,當這首典雅的曲子再度響起時,卻已是物是人非。驚雷暴雨中,一座新墓前,當年彈琴的老者依舊,可他身旁那位聆聽琴聲的老者卻不見蹤影。一曲畢,撫琴老者早已淚流滿面。他緩緩舉起伴隨自己多年的.古琴,猛地向地上摔去,琴裂淚止,“知音已喪,我還要這琴有何用!”老者仰天長嘆,悵然離去。
聽人說,撫琴老者名曰俞伯牙,伯牙知音者名曰鐘子期也。
梁祝
這是個凄美的故事。你可以懷疑這故事的真實性*,但你絕不能懷疑山伯英臺的真摯感情。
同窗三載,女伴男裝的英臺對于這位兄長,感情早已經遠遠超過兄弟之情。但憨厚的山伯,又怎知同窗數載的小弟竟是位小一姐,以至在送行路上英臺的暗示提醒,他竟絲毫沒有察覺。等他明白英臺的心意時,已經晚了,心碎的英臺將為人一妻。他恨,恨自己的愚鈍木納,恨馬文才的橫刀奪愛,恨英臺的含羞隱藏。
他是含恨而死的。英臺得知惡耗,自是肝腸欲斷,怎奈深困院墻,擋住她向往自一由的心。新婚大喜,馬祝兩府舉府同慶,唯有英臺一人,黯然落淚。迎親了,英臺的心卻死了,山伯墓前,她縱身一躍,竟跳進墳墓,與山伯同化作蝴蝶,翩然離去,只剩下目瞪口呆的馬文才。
這是一首用愛抒寫的樂曲,它的美,是說不出、言不盡。
漢宮秋月
記憶隨著琴聲又回到了幾千年前的大漢王朝。中秋佳節,本是一家人一團一圓的時刻,皇宮深處也自是一片熱鬧景象。當一切都恢復平靜,與親人分離的宮女們,你們是否還在飽嘗思親之苦?那些享受著榮華富貴的人們,你們可曾知道,在這深宮后院里,有一群渴望自一由的靈魂在哀嘆!可憐的宮女,精通音律的你們,只能通過那古老的琴、哀怨的樂曲,將心中的哀愁默默溶入其中,你們心中的苦,雙有幾人知!
這段關于遠古的回憶,是愁苦的……
我沉醉于古箏那深悠的余音里,久久不能自拔。這些遠古的回憶,記載了一個民族幾千年來所熔鑄的精髓,是政治、文化、情感……它所包容的太多太多了,我的心已被它所深深吸引,我迷失在這遠古的回憶中……
后記:
回憶或許是甜蜜的,回憶或許是心酸,回憶或許是美好的,回憶或許是痛苦的。然而,這古老樂器所帶來的回憶,卻是令人迷醉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