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滿足女兒一個心愿日志
親愛的媽媽:
您好!
許久不曾提筆寫信給您了,一方面是電話提供了便捷的訊息,另一方面是人越來越懶惰了,總是借口工作忙,沒時間靜下心來。今天是“五一”長假的第一天,我居然辜負了渴盼已久的懶覺,早上七點多就自然醒了,看著旁邊依然酣睡的丈夫和兒子,不忍心驚動這大小男人,于是隨手翻起了床頭的書籍,里面一段關于母愛的描述,不覺勾起了我想對您傾訴的念頭……
首先感謝您的養育之恩。三十五年前,那個四斤九兩的瘦弱女嬰,雖然先天不太足,但是有了您甘甜充沛的乳汁,很快就圓潤飽滿起來,令人感到像是被吹起來的,并日益顯現出聰明可愛。因為您的悉心呵護,因為其他家庭成員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沐浴在愛中的我快樂健康成長著,同時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并傳遞著這快樂健康。媽媽,謝謝您帶我來到這多姿多彩的世界,并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神圣的母愛。
接下來是感激您的言傳身教。作為一名重點中學的化學老師,您的一顆心裝載的絕大部分是化學元素周期表、試驗結果、符號、公式和學生。多年來,高三班主任中的女老師寥寥無幾,而您始終是其中之一。當您把一個新班級從高一帶到高中畢業,總是喜憂參雜,既為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生感到高興,又為即將參加工作的學生感到驕傲,還為眼前的分別感到幾許難過……
是啊,舍不得師生情誼的何止您一個,何止您自己班里的學生!正是您的兢兢業業、因材施教和不斷大膽實踐,摸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案,于是枯燥的化學課成了深受學生喜歡和期盼的一門課程: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深入淺出地講解,您帶領著求知的孩子們在化學的世界里穿梭。
您帶班的日子里,我們姊妹的多少零食,變成了您班里家境困難的住校學生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您帶班的日子里,又要照顧我們的衣食起居,又要時刻操心學生們的全面協調發展,您愛生如子的情懷,深深感染了身邊的老師和學生。
執教三十年來,凡是您教過的學生,都對您精湛的講課技藝、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極具親和力的'待人接物印象深刻,直到現在,仍有不少您幾年前、十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教過的學生與您保持聯系,逢年過節總有賀卡或是電話向您表示問候,其中有北國南疆的,也有異國他鄉的,無論昔日的學生,如今從事何種為人民服務的職業,只要能得到他(她)們的消息,都會令您感到欣慰。
正是您的言傳身教,我們姊妹不斷向更高更新的目標努力攀登,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們始終感受到前進中的那份充實與快樂。現在,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做事、踏實做人,憑借自己的辛勤付出,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和領導的肯定。
最后,請滿足女兒一個心愿——健康長壽。勞碌一生,如今您已光榮退休,忙慣了的您,始終閑不下來,尤其是操心兒孫的一顆心。常言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您就多關心關心自己和我老爸的身體吧。知道嗎?父母的健康是兒女最大的幸福。
這句話,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感受越來越深。雖然有句戲言:孩子的作用是使父母老去。作為女兒的我,可真不想發揮這種作用,我一心奢望,能在三十九年后,七十四歲的我,還能向我百歲高齡的父母撒撒嬌、說說心里話。到那時,一個鬢角花白的小老太,依偎在一對鶴發童顏的老人中間,我一邊吃著老爸爸削好的水果,一邊看著老媽媽手中不再上下翻飛的毛衣針,我們共同曬著午后的陽光,慵懶、愜意、滿足,就這樣幸福著……寫到這里,我不覺陷入深深的遐思,已被這幅美好而又遙遠的畫面所感動。
親愛的媽媽,請滿足女兒這個心愿:三十九年后,還有爸爸媽媽依然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地疼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