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后人敬祖宗日志
李氏家風,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它帶給我們李氏家族的不僅僅是為人處事的方式,還是常揣敬畏之心的品性,是尊老愛幼的道德,是不唆訟恤孤寡的修養,還是寬容省己的氣度。
小時候,常聽老父親講,我們官莊李氏家族是唐朝皇室后裔,為了躲避武則天對我李氏的屠戮,遷徙到邊遠之地福建邵武。后來先祖李賡于宋朝至和年間途徑無錫,被那里的山清水秀所吸引,便在無錫安居。傳十四世孫李旺一又由無錫遷往句容。明朝洪武年間,抽丁移民,十六世孫李和顛沛流離來到“接管亭”即官莊。李和是官莊李氏的始祖。其弟李秀移居興化,是興化李氏的始祖。其曾孫李春芳是明朝內閣首輔,狀元宰相。興化李氏是明清時期的江蘇望族,留下了“一門五尚書,四代九進士”的傳奇佳話。
為了祭奠先祖,追念祖先恩德,激勵李氏后人,我村李氏族人于清朝雍正年間建立李氏宗祠,距今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光緒年間再次擴建,后因戰亂和風雨侵襲等,多次修葺,沿用至2014年。如今欣逢盛世,民生富庶,特舉全村之力,2015年春天遷址重建于村莊東南角。一進我村,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李氏宗祠,古色古香,引來許多驚羨的目光。
自從有了李氏宗祠,每年清明節李氏族人都會到家祠里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恩德。“敬祖宗”,這自然成了我們李氏家風中的第一位。
在李氏宗祠遷址重建的'碑序里,追敘了我李氏的來龍去脈,表達了后人對先祖的拳拳追念之心。
李氏根祖系軒轅黃帝,遠祖顓頊,血緣始祖皋陶,得姓始祖李利貞,先祖李耳(老子),唐王李淵李世民,都是我們非常敬重的祖先。
在李氏宗祠里,懸掛著兩塊匾額“兩朝師相”和“內閣中書”,紀念曾經力主抗金后遭貶職的丞相李綱和“狀元宰相”李春芳。在墻壁上還懸掛著他們的生平介紹。
李利貞的“犯顏直諫”,老子的《道德經》,李淵李世民的建立唐朝,李綱的愛國抗金,李春芳的博學多才,功成請退,都對我李氏家風的形成和延續產生了重大影響。
這些彪炳史冊的先人,是我們李氏族人的驕傲,他們的優秀品德激勵著我們一代代后人,我們秉持孝悌忠信,詩禮傳家,從政興教,事工營商,涌現出無數政界、學界、軍界等杰出人物。
愿我李氏先祖保佑我李氏后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家興族望,萬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