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年代有沒有愛情傷感日志
隨著時代在發展,愛情兩個字也成為人們生活里的產業鏈,深情的,多情的,虛情的讓人應接不暇,不禁追朔到媽媽那個年代,到底有沒有愛情?!
爸媽是被人介紹而結婚的,爸爸有點文化,而媽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他們結婚后家里從三口之家變成了七口之家,那時候爸爸做點小生意,媽媽就包攬家里的農活,記憶里的父母經常會吵架,偶爾也會打架,因為父親脾氣很不好,但是我從小在爺爺奶奶的疼愛里也度過了幸福的童年,在八七年那年家里建了2層樓房,那時候家里能有一萬塊錢就會被人說是萬元戶,于是我家也成了所謂的萬元戶,記憶的里的媽媽,勤勞,善良,和鄰居從沒紅過臉,但是卻有點啰嗦,小時候還覺得她有點煩,也覺得她有點傻,因為她平時沒事就把外面別人不要的荒地收拾搗鼓種上花生,豆子,蔬菜類,有時候鄰居家來客人,她就會把那些蔬菜一整籃子拔給他們,記得有一次夏天天氣很熱,我就天天晚上煮綠豆粥,我媽就說我把綠豆都吃光了,可是,有一次鄰居來找她要種子,她卻給了人家一大碗,當時我就覺得我媽挺孬,自己舍不得吃,卻給別人那么多,以前奶奶在世時奶奶當家,那時候感覺媽媽過得挺委屈,因為有一次外婆來家里,媽媽就做了4個荷包蛋給外婆吃,后來奶奶還嫌棄媽媽蛋多做了,大概我11歲那年奶奶去世了,接著爺爺中風躺床上三年,大小便無法自理直接拉床上,媽媽的負擔又加重許多,家里家外,總是干不完的活,還要幫爺爺洗衣服,被子,爺爺生病,爸爸規定我們姐弟三個負責爺爺三餐飯,要是那一餐爺爺沒吃飯,我們送飯的也別想吃,記憶里的媽媽,很少自己吃好吃的,讓她吃,她說不喜歡吃,每次家里有啥好吃的,她都用碗給爺爺分好,給爸爸,弟弟,分好,我們兩姐妹也分一些,最后她啥都沒有,隨著歲月無情的推移,我們姐弟三個也漸漸的大了,皺紋也爬上了媽媽的額頭,她的體型也日漸消瘦,記憶中,媽媽是個勤勞不怕累的女人,家里農活干完了,她每年都會和鄰居結伴去外地幫人摘茶葉或做其他的活,以前讓他少做點,她總是說弟弟還沒畢業,后來弟弟研究生畢業工作了,讓她注意身體,少做點活,她又說弟弟還沒結婚,可是弟弟去年房子也裝修了,婚也結了,她又說還干得動,自己也要吃飯,沒事的.,小時候家里人多,我們還小,父母都比較辛苦,可是現在我們都成家了,弟弟和妹妹房子都買在合肥了,都有穩定工作了,媽媽卻還是那么一日既往的操勞,記得去年弟弟進新房子,大家都過去了,中飯剛吃完,媽媽就吵著要回鄉下老家,說城里待不慣,哎,真是金窩,銀窩,比不上常住的窩啊!
長大后,小時候覺得媽媽對鄰居的那份傻,讓我學會了感恩,也繼承了媽媽的善良,于今的自己,對朋友都是掏心掏肺的真誠,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對社會的閱歷也漸漸加深,目前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卻掉入了追求精神生活的瓶頸,所謂的愛情,卻讓人們走向最初生活的另一種處境,離婚率也高了,在霓虹燈的城市,很多人丟了做人最原始的純真,連笑容都顯得那么的牽強,此時,仿佛卻覺得媽媽的那個年代也挺好,淳樸,善良,人與人之間其樂融融,但是卻不知道,媽媽的那個年代有沒有當下所謂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