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天之涯地之角也擋不住思鄉情日志
最近,老是想家。
擱筆已有好些時日了,塵封的思緒好久也沒再更新了。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里,伏案閱讀“曾國藩”,想走進歷史人物的生活世界,求得一些別樣的人生見解。隨著書中曾文正想念故土的心理起伏情節,突然一種莫名的思鄉情涌上心頭。北國疆土的輪郭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內心頓時波濤洶涌。此刻再也讀不下去了,輕輕地合住書,徑直走到陽臺,夜風迎面襲來,感覺寒意逼人。遠處零星地坐落著燈火通明的高樓,平息了哽咽的'喉嚨。幾聲狗吠聲,打破了死一般寂靜的黑夜。然而一顆游子的心久久不能入眠,用一些很感性的文字寫下對故土的深深眷戀。僅以此聊以慰藉!
血統里流著北方的血液,縱使身在南國,多少個夜里心夢回北方。忘不了在北方生活過的二十載風風雨雨,點點滴滴鑄成了人生最珍貴的心路歷程。
心隨季動,四季分明的北方容易使人形成多重性格,然而這種性格具有春夏秋冬的特點及氣息。人們的生活總處在更新之中,心境總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狀態,心總是對下一個希冀或機會充滿期待。在北方時一直有這種感覺,感覺挺好,只是從未想過能持續到什么時候。
時至今日,才真正理解了孟德爾的分離定律。雖然高中時有學習該定律,但很少將它加以聯想。原來每個人到一定時期都必須獨立地成為一個個體,必須獨立的面對生活,所以會選擇離開。然而這一轉身意味著再也回不到青春年少,同時,也象征了個人生活的真正開始。縱使有一千零一次的不情愿,但還是得背上重重的行囊離開故鄉,到遠方尋找實現理想的康莊大道。且不說尋夢的千辛萬苦,但總在身心俱疲、萬念俱灰的關頭,心中總有故鄉親人的召喚聲。聲聲喚醒疲憊不堪的自己,重整心扉又開始好好起錨,鞭策自己時時事事努力前行。也難怪,曾文正老人家煞費苦心地將家鄉的“湘妃竹”連帶湘土及根運到京城,人為地將湘土氣息帶到了仕途生活,目的甚在利用故鄉鄉人的厚望警醒自己,時刻努力出人頭地。看“湘妃竹”最頻繁的也是在國難攸關之時。
或許,每個人都會為理想曾一度的離開故鄉,但可不要忘記故鄉是我們起航奮飛的地方,它為我們孕育了精神的翅膀。而制造此精神的卻是我們的家人、親人、朋友、老師、社會,甚至是國家。
在南方這個見不著雪花的國度里,我偷偷地在某個深夜里懷念了下生我養我的北方,也悄悄的想念了下我的親人。只是這種思念已成為一種奢望,也只有在周圍人酣睡而我獨醒的時候才會感受頗深,喜歡安靜的在心里勾畫北國的輪郭。
即使天之涯、地之角,也擋不住思鄉情,又是想家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