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軼事日志
人們往往驚嘆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的開篇語,囊括了所謂‘過去’,‘現在’,‘將來’的時空維度,卻忽略了我們自己處于這樣的時空維度里,只不過是我們將自己遺忘在塵埃里。塵埃的那邊會讓我們找到自己。 ——題記
一、七月七日晴
寂寞冗長的午后,少年在天臺聽著歌,耳朵里流淌著溫暖的聲音,天空一片冷藍色。街道上的車流涌動,他想起了家鄉的木棉花,似乎還能聞到沁人花香,穿越所有的未知渙散開來。木槿下埋葬了多少人的守望,望著熾紅的絕望,是誰在祈禱,是誰的思念。
陽光只有在午后才明朗顯現,縱使只有一天的四分之一,也足以驅散少年心中的陰霾。
少年安靜的閉上眼睛,夕陽在暖風中逐漸沉睡下去,弗起一陣陣淡淡的幻想。這時候往往想明白些什么,但最終一無所獲,正如少年心中醞釀的決定,正一點點地膨脹,生長。
二、一直很安靜
隨著季節的交替,我終于愿意開始回顧當初走過的歲月。在列車的每一個站臺的暫停處,我忽然明白這只不過是一些旅途的開始,或一些人過往的結束。
那個少年,開始坐上遠行的列車,耳邊的風獵獵做響。靠著窗臺,一段段回憶開始恣意肆虐,普通隧道里,昏暗的燈光如同漩渦,用力吸附著一切,然后淹沒在逼仄冷澀的漫長中。
終點站。他俯下身,蹲坐在火車站臺上,戴著Dovillk的耳麥,旁若無人,目光投向遠方一切平靜而安詳。
就如這波瀾不驚的生活,一直都很安靜。少年心中似乎被什么填滿了,那種飽滿而又空虛的,充實的卻又寂寞的心,瞬間凝集又散化到坍塌的角落。如同多年的蛛網因負荷太多灰而掉落的瞬間,無論快樂的,憂郁的,激動的,落寞的過往頃刻分崩離析但又讓人覺得依戀。
就如書中的小人兒帶著行李箱一個人行走,他的上衣右邊所想卻能展露無遺,無論你了解與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土地,就如詩人一人可以實現夢想的地方一個可以有自己愛的'人,也愛自己的地方。
三、秋葉落盡后,帶不走的是憂傷
一個人讀著納蘭容若的飲水詞想念他的容顏,一個人躲在一段時光里,想念過往的掌紋。每一次無所顧忌的呆過后,心中充斥著淡淡的失落,失落是這世界不完美的缺陷,衍生著莫名的悲哀,少年的悲哀只不過藏在心底,壓抑之后沒有選擇的方向。
納蘭容若四個字本來就是一曲好詞,可憐千年之后,誰又能真正讀懂他。如同誰知道夢本來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秋天的葉子落了一層又一層,少年踏者葉子普通拾檢著破碎不堪的夢。
少年的樂趣所在只不過是將衰敗的生命踐踏入腳印里。
四、小塵埃
那個少年無數次會在我的夢中出現,我曾經試圖在塵埃背后鑿開一扇窗。看到他,似乎看到了在夾縫中掙扎的自己。但我找遍了所有綠蔭縫隙間透露出來的光束,我都沒辦法看到他的蹤跡。如此強大的欲望幾乎使我荒廢了一切。因為可笑的原因,我開始迷戀那個少年。但我們之間卻密布著分明的塵埃。模糊的輪廓在陽光下搖曳著',我卻沒有力量抓住他。
家鄉的木棉已經逐漸沉睡了,但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木棉花開的香味,在搖曳的夏天里,空氣中融散著。
忽然想起T的一句話:好多人一生的軌跡就像圓一樣,兜兜轉轉,還是會回到原點,最終承認生命徒勞的本質。
是的,當一切在悄無聲息灰飛煙滅之后,留下些我們愿意去面對的結果,但我們不希望自己不期待的東西出現,但現實的結果不置可否。
我已經不再費力去看清塵埃背后的少年了,但在一場大雨后,我邂逅了不一樣的光景。原來,少年只是假象,只是鏡中的自己。
不是后記的后記。
本來不想寫后記的,一直沒這個習慣,但我最終還是屈服于陌的死乞白賴了。
或許在你們看來,一切都很矯情,很假。
但對于我,都是那么真。
不管怎么樣,這種自戀式的奠祭總有一天會結束,總會隨著時光推移而逐漸模糊。
但至今,我仍愿意張狂著,偏執著……
【青春軼事日志】相關文章:
故鄉軼事心情日志04-27
青春的日志05-05
青春的宣言日志07-09
寫青春的日志06-29
日志青春生活06-28
青春日志精選06-28
青春傷感日志10-13
荏苒青春的日志04-27
熱血青春的日志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