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屬于自己的那片紅葉日志
清晨,拉開厚厚的窗簾,擦干玻璃上的霧水。望一眼窗外路邊的垂榆,葉上泛白,才知道秋已經來了。
剛吃過早飯,便有一些迫不及待了。要去干什么呢?今年恰逢加盟吉航三十五年,有必要到夢開始的地方——東平湖采一片楓葉回來,做成收藏記憶的書簽。
記不清這是第幾次采集楓葉。已走到二所附近時,才恍然大悟,如今的東平湖哪里還有楓樹。生長楓樹的位置已建起了五層高的單身宿舍大樓。
我悻悻的有些漫無目的,不免自責起來。這幾年只顧得埋頭練筆了,忽略了對東平湖的關注,遺忘了楓樹的存在,才鬧出今天這樣的笑話。既然出來了,索性到廠區的其他地方去找一找,或許能找回屬于自己的那片紅葉。
印象中廠里廠外只東平湖才有楓樹,且僅此一棵。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東平湖剛剛落成時總務處的職工親手栽種的。就在東平湖正門西側“別有洞天”旁的金魚池南岸。當時楓樹的樹干僅有拇指般粗細,沒有人注意到它,甚至忽略了它的存在。
那時我不認識楓樹,還誤把那棵獨一無二的楓樹猜成是山楂樹,或者是其他什么樹種。可到了秋天,小楓樹上僅有的上百片葉子紅得像一團火,它用熾熱與紅火向人們講述著它的與眾不同。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真正認識并喜歡上了這課楓樹。
那些年我居住在距廠區較遠的平房,每天的上下班都要騎著自行車從東平湖正門經過。楓樹所抽出的每一根枝條,發出的每一片葉子都收入眼底,甚至如數家珍。到了周末,即便是生活的瑣事再多,我也要抽出時間騎上自行車,一家三口車走家搬,前往東平湖游玩。因那里是廠外唯一的可供職工茶余飯后休憩的場所,是一個充滿生機寄托著無限希望的樂園。老婆領著女兒玩兒去了,而喜靜的我則坐在金魚池邊上觀楓樹的葉子。
楓樹的葉片與常見的楊樹、榆樹、柳樹的葉型不同。它葉型漂亮得似分為五瓣的花,以主葉脈為軸左右對稱而生。它的顏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同。春季萬物復蘇百草萌發時,楓樹葉芽的顏色是紫紅色的,直到葉子完全展開了,其顏色才會逐漸的變成綠色,但葉脈及葉尖仍顯現紫紅色。仿佛楓葉有著超出其它樹種的靈性,它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候秋葉流丹。當然,楓樹知道自己生命的高潮在秋天,只有等到了秋寒才能完全呈現自己的存在。這也是我欣賞楓樹并收藏楓葉的理由。
我采摘楓葉與他人不同,只采摘那些生長期最長的甚至是滄桑的紅葉,因這樣的紅葉紅得最早,且伸手可及。其葉的顏色盡管不是最紅的,可它傾注了我太多的留意與情感。更重要的是他記錄了楓樹從春到秋的整個生長周期所能經歷的全部風雨,甚至是冰雹的'洗禮。我認為只有把這樣的楓葉夾在書里才更有寓意,做成的書簽也更耐用。而那些掛在樹梢上的紅葉,盡管葉色紅得誘人,但可望而不可及。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平湖經歷了幾次較大的變遷,可我關注多年的楓樹且掙扎著生存了下來,且茁壯的成長。我情感寄托的載體也得到了延續。后來我搬進了家屬區的樓房居住,又迷戀上了練筆,觀楓葉的次數漸漸地少了,甚至麻木到已把楓樹給淡忘了的程度。忘記了是這些夾在書里的紅葉與我一起見證了著歲月的幾度紅,送走了生活的風與霜。
在廠內及家屬區轉了一圈兒,仔細的尋找著屬于自己的那顆楓樹,但沒有找到。可我仍相信楓樹是被物業的員工移栽到其它綠化帶去了,且枝繁葉茂。
昨天,在二所院兒里的樹林中發現了兩棵參天的“楓樹”,其葉子酷似楓葉,但葉子的顏色是黃的,我初步斷定它不是楓樹。即便它是楓樹,樹葉的顏色也變紅了,也不會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一絲慰籍。因它沒有被移栽過的痕跡,不是我要找到的那棵楓樹。
在不斷尋找的那幾天,我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漫步在林間夕下,當然是在秋季。林間幽靜的小路上鋪滿了金子般的感悟與收獲。可我卻不去計劃采擷足夠的果實,只拾起那難得的感悟,并為自己設定了前行的方向,摒棄順其自然,或者毫無目的。盡管小路或許會更幽深,秋季的樹林里熾熱的光線或許會時而直射時而斑駁,可我知道夕陽已不再選擇西沉,要伴我一直尋找下去,直至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片紅葉。
其實,尋找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片紅葉,一片寄托著希望的紅葉。他讓僵硬的思緒得到了放松,從而欣賞著紅塵的色彩,咀嚼著生活的味道,感悟著人生的真諦。
【尋找屬于自己的那片紅葉日志】相關文章:
只想尋找屬于自己的角落日志01-11
尋找屬于自己的天使10-12
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03-29
尋找屬于自己的天使10-12
尋找屬于自己的友誼03-25
尋找自己-心情日志04-30
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散文05-11
讓屬于自己的夢閃亮日志07-06
那份屬于自己的美景日志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