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高人日志
四喜走過北京,到過銀川,游覽過港澳,全國各地水泥,砂石料,鋼材,水泥,玻璃,除了港澳高一點,基本差不多。
工人工資也不相上下,為什么有的地方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有的地方幾萬元,甚至更高?
因為四喜是個塞外榆木疙瘩,不開竅。
有緣認識了一位本地出品,土生土長的河套高人。
這位高人,文化程度不高,高中沒有畢業,可是拿到了本科文憑,是什么經濟管理系。
這位高人改革開放以來,剛開始是販煙,差一點坐上了“西北閻王”寶座,后來搞房地產,差一點占據河套房地產半壁江山。
現在是資金鏈斷裂,債主踏斷門檻,進公安局“躲債避難”。
這位老兄頭銜極多,名片嚇人,板著手指頭也數不過來。
四喜看后,肅然起敬。
從政府,到地方,從北京到河套,都有公司,都掛職。
就連出版社、印刷公司、廣告公司、裝修公司、培訓公司、禮品回收公司都在他的旗下。
頗有意思的是,他還是當地著名學府的名譽教授。
“要說賺錢,投資房產遠比做實業要好得多。”
剛改革開放,各大銀行采取了“存一貸二”做法,這就叫炒錢,蛋生雞,雞下蛋。沒有一個禮拜,這位高人和所有的銀行打過幾個來回,這位高人把一千多萬樓進了腰包。
被政府發現已經黃瓜菜涼了,買了豪車,蓋了總部,收購了門店,初具規模。
三瓜倆棗地給學校捐了點錢,電視有了影,報紙有了名,還賺了個名譽教授。
販煙有了資本,打通關節,有了靠山,一路綠燈。
這就叫做:餡餅砸頭上還不知道從哪來,只知道是銀錢滾滾把路鋪開。
這個世界上也有那么幾個不愛錢的家伙,打擊假煙手下不留情,幾車好煙被焚燒,幾乎成了窮光蛋。
房產熱門,政府又支持,報紙電視頭版頭條,橫幅標語滿大街,“再造一個新城。”機緣巧合開始投資房地產。很快,河套高人房產物業積累上億。
一旦財門大開,人是沒有力量擋住的.。
你十萬,她一百萬,集資者就像在趕集,雖然這里利息比其它地方低,還是擠破門檻,碰破頭,因為他的信譽好,存取隨便,一個電話,配專車送上門。
在城里的黃金地段買下了地皮,房價隨行就市,不等開工,就搶購一空。
大手筆帶來大收益,房屋價格如坐火箭,不等細看就升上了空。
運氣很好,到目前為止,投資房產失敗的老板很少。河套高人更加信心百倍,一心要坐上頭把交椅。
突然,資金鏈一斷,無法啟動工程。
河套高人被人稱為:“賣空氣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