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農學院日志
赴美留學,攻讀我最喜愛的食品營養學專業。這是一個偏僻的大學城,我的心一下子冷了不少。
一桌美食俘獲學生心
開學第一天的迎新會,就把我的胃抓住了。進了大禮堂一看,這分明是先搞定我們的嘴啊!面前擺了一桌子的美食,肉丸子、炸雞翅、沙拉、面包、玉米片……這么豐富的見面禮就足以讓我喜歡上這里了。
正式上課更讓人興奮。實驗室就是個大廚房,里面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各種調料,應有盡有。老師給我的第一個課題竟然就是做豆腐。
從種子店買來黃豆,用水泡起來,用攪拌機搗碎,煮開了之后用紗布過濾,再放一些氯化鈣沉淀蛋白質,拿紗布包好沉淀物,用磚頭壓在上面,過幾個小時,我的美國自制豆腐就做成了。
國際大餐隨便嘗
演講那天,在我前面,擺了一排豆腐美食,炸豆腐,拌豆腐,豆腐乳,豆腐干,再做上一瓶白豆漿,一瓶巧克力豆奶……老外看得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咱用流利的英文把豆腐的起源和營養好好白活了一番,老美們掌聲如雷。演講一結束,他們就直奔前臺品嘗豆腐美食,有吃有喝,你說,咱的課題能不得高分嗎?老師說就差沒給A+了。
食品科學的學生就是搞食品研究的,包括研制新食品,平時我們自然也少不了好吃的。這個組做了新式餅干,請你去品嘗,給出專業的意見,那個組做了新的飲料,請你去支招,還不斷有食品公司出了新產品,拿來給大家試吃。這一年四季,嘴就沒閑過。再加上同一個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同學整天做各個國家的大餐請我們去鑒定,今天意大利菜,明天法國菜,后天墨西哥菜……不用花大錢就有機會嘗遍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新鮮瓜果雞鴨魚肉樣樣不缺
因為食品系屬于農學院,我們上課有時會和農學專業的人碰上,互相幫助也是免不了的。他們精心培育的特甜大西瓜,讓我們去評價。從地里拉回來十幾個大西瓜,只抽幾個取樣測定,其余的自然是抱回家慢慢享用了。他們種的不只西瓜,還有花生、白薯、茄子、番茄等,東西都是農場里當天現摘的,那個水靈就別提了。不但是新鮮的時令蔬果,就連罐頭也不差,做完草莓醬的點評,從此早餐抹面包的醬就有了著落。農學院不僅有大田作物專業,還有畜牧專業和養魚專業呢!學校農場里養著土雞讓人垂涎。那鮮美的土雞湯喝起來,賽過神仙。大家看上農場的羊了,于是合伙買來一只,傍晚,留學生院子里就飄出陣陣烤羊腿的香味。
學校里的'魚塘不可不提,養魚專業的同學們為我們提供了鮮活的鯉魚和鲇魚,不但價格比市面上便宜很多,買的時候還是現從塘里撈出來的,活蹦亂跳的。有時候魚塘過于擁擠,需要撈出一些小魚苗扔掉,給咱們中國人攔下了,那些可愛的只有巴掌大的小鯽魚,做成桐廬香辣烤魚得多香啊!
中國美食換人緣
雖說是雞鴨魚肉,時令果蔬都齊全了,但是這畢竟在美國的國土上。再怎么豐富,也難擋相思的胃。自己種菜吧!美國的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小白菜都能長到大白菜那么壯。不少人也有樣學樣地種起了家鄉的菜,韭菜、茴香、木耳菜……一片綠油油的菜地讓老美們看傻眼,那都是些什么古怪的菜啊,怎么超市里從未見過?
鑒于老美們對菜園子的貢獻,收獲的季節也要請他們分享我的勞動果實。請他們過來品嘗我做的清炒木耳菜,茴香餃子,韭菜炒雞蛋……打那以后,經常有老美找我換飯吃,他說,我送你一個必勝客的大pizza,你給我做一餐中國飯。
在食品營養系讀書的日子是清閑而舒服的,功課不累,都是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學起來不費勁兒。我學會了自己灌香腸,熏臘肉,做泡菜,腌咸蛋。廚房里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體重也節節攀升。畢業時,我從剛到美國時的90磅,吹氣似的漲到了120磅。
帶著全A的成績和獲獎的論文,還有無數關于吃的美好回憶,我結束了留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