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敬惜字紙
在打掃書房時,妻子問我堆在書案下的那些被墨染過的紙片如何處理?她的一句提問猛然間使我想起了這么四個字“敬惜字紙”。
提起“敬惜字紙”這四個字,不少人感到很是陌生,在我的祖輩的那一代或許還有所記憶,只是最近幾十年才慢慢的消失了,自然也就無從談起這個詞組的所蘊藏的含義了。
“敬惜字紙”古人很是講究,凡是紙上有字的東西不會輕易亂丟,都要收到一起在文廟或家里某個地方專門焚化,不讓帶字的紙隨意遭到踐踏,可想而知古人對文字是怎樣的一種敬畏。
有時我也想像古人那樣虔誠的對待這些字紙,讓它們在焚化中得到再次升華,可我沒有字紙爐,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角落焚燒,更何況當今環境問題更不宜這樣做。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把它們收集起來讓它們獲得重生(回收再利用),也許這有悖與古人的“敬惜字紙”,但不這樣又能怎樣?
現如今滿目及“紙”,隨處可見的紙片上大都帶有字跡,盡管當今人們對文字的崇敬和神化的心態早已發生轉變,對文字已不再感到神秘,但仍然需要我們站在對文明的'敬重、感恩的角度上去了解我們中華文字的發展史,去體會古人對“字紙”“敬惜”的那種情感。無論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的字紙,都應從內心深處切記珍惜每一個字、每一片紙才對。
【日志:敬惜字紙】相關文章:
關于友人讓你惜緣的日志05-05
濕字紙的繞口令01-19
孝子敬媽媽要開心日志04-20
李氏后人敬祖宗日志04-20
琴泛蕭,依別惜的傷感日志01-07
惜時惜人且行且憶日志05-01
閉月之顏,連環之惜的日志04-27
惜11-23
惜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