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一期一會愛如少年
年少的許巍給我一種壓抑的、低調的囂張味道,對他的歌既喜歡又排斥,忍不住被那種情緒所吸引,又不愿陷入到他低沉黯淡的情緒中去。大部分人,要么低調,要么囂張,所以許巍注定只能是小眾的偶像。能有一部分人喜歡,也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樣一個許巍,也逐漸變得淡定起來,或者說,也老了。從那首單曲——李寧的廣告歌《風行》開始,就感覺許巍變得不一樣了,雖然是首廣告歌,免不了要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在藍色天空下面,鮮花在風里搖曳,這是無憂的旅程”,不過,照年齡來算,許巍也應該差不多是不惑之年了,功成名就,唱出“如清風自在地旅行,掠過這遼闊的原野,在無限寬廣的世界自由奔跑”這樣的歌詞,也算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真情自然流露吧。
有人評論說周杰倫像張唱片,要么是A面,要么是B面,快一陣,慢一陣,總是那么咬字不清的風格,而許巍則是翻來覆去只有A面。其實,我想只要聽的稍多一些,這好像只有一種調調的許巍,其實也并非一成不變。《愛如少年》少了幾許年少輕狂,意氣風發,卻也多了幾分歲月沉淀的從容與淡定。低沉憂傷地演唱“每次面對你的時候,不敢看你的雙眸,在我溫柔的笑容背后,有多少淚水哀愁”的那個許巍,現在開始面含微笑地低吟“每當我感覺到你,就聽到花開放的聲音。每當我感覺到你,我心中的花就開滿世界。”
飛揚跋扈似乎是少年的特權,而今的《愛如少年》,則去掉了很多個性的成分,聽上去的確舒服不少,然而,我不知道沒有了崢嶸的頭角,究竟是好事還是悲哀。就歌論歌,我覺得還不錯。
歌手的.風格,少年與老成,何者更佳?思想不覺糾結到其中,很難理出頭緒。直到昨夜讀到日本茶道大師利休居士的“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方覺恍然。每次相會都是人生僅有,歌手在每張專輯上都傾注了心血與精力,無論變與不變,都是想把最好的東西呈現給聽眾,而作為聽者的我們,只要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種種感情,把每一次心靈的碰觸,當作絕無僅有的體驗來珍惜,便已足夠了。
陶淵明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村上春樹在《舞!舞!舞!》中寫到:“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慢慢變老的,但其實卻是一下子變老的。”我想他們都是在“老”的概念從虛無縹緲變得觸手可及的時候才這么說的。某一天,當我發現自己對電視上大紅大紫的歌手了無印象的時候,不禁驚呼另一個時代已然來臨。一代人有一代人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習慣,在多元的世界中擁有他們的一席之地,我們不是孤單的變老,而是和自己的世界一起慢慢老去。
【日志一期一會愛如少年】相關文章:
愛如茉莉日志04-28
愛如卷風日志04-28
愛如少年作文03-05
愛如指間砂日志01-14
我的愛淺淡如菊的情感日志05-27
人似少年愛如秋水散文03-01
國學經典之一期一會08-20
散文欣賞:一期一會04-15
如那般美好的日志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