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體育研修日志范文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反之,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不高的話,上課時候注意力就會分散,更談不上主動積極地鍛煉了。因此,對于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要,下面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體育課的興趣。
1、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教學的藝術性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如何去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老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他的品德意志、修養、舉止言談,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以優美、熟練的動作示范,生動、有趣的講解去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服裝穿著、精神氣質、形象表情都能給學生予視覺上的美感,使學生喜歡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從中感到歡樂,并在歡樂中接受學習。
2、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需要施教
學生在體育課學習的過程中,常常要產生成就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和創造性需要。體育教師如能及時準確地抓住學生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適時進行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學生的心理就能夠健康地發展,而且對體育課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會產生“我會獨立完成這個動作”、“我不要別人幫助”等獨立性、創造性的心理需要。對于所教的動作,學生總是希望自己的動作出類拔萃。針對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一點“自由”空間,讓學生有發揮、表現、創造的機會。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心理需要常常是隱蔽的,需要教師觀察了解才能發現和掌握。在施教過程中,要注意教育藝術的運用,更要把握好學生心理需要適時施行教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游戲作為一種活動形式,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把游戲貫穿于體育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課的開始部分安排“快快集合”、“指揮棒”、“大球小球”等游戲,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因為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有的在為下課的事喋喋不休,有的還在為上一課的情況爭論,采用了以上小游戲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課堂上,有利于教師對下面的'內容進行教學。在進行跑及跳躍的練習時,安排“追逐跑”、“接力跑”、“跳躍爭先”等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把單調枯燥的練習動作變得生動活潑,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奔跑、跳躍能力,使學生在歡樂的笑聲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為了滿足學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我采用了以下幾種分組形式:
(1)自由組合的分組。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學生高矮的分四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八個人一個小組,目的是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和奮斗目標,有利于學生和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例如:每次整隊,讓學生們比哪一個小組排得快、靜、齊時,小組之間為了爭奪第一,都站得整整齊齊,而且也做到了快和靜,這樣不僅縮短了整隊的時間,還改變了學生的精神面貌,為進行下面的內容作了很好的準備。
(2)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優劣情況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調節各小組人員的組合,為各小組適當安排一部分好的學生和稍差的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組員間的互幫互學來提高學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繩的練習中,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好的學生在技術上對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充當小老師,讓不會的學生學有榜樣、學有目標,這樣,他們很快就學會了跳繩,提高了體育成績。
體育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但任何教學方法,只有運用得精,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要科學地運用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