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研修日志范文優秀(2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大家都看到過日志吧,日志是詳細介紹一個過程和經歷的記錄。日志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培訓研修日志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培訓研修日志范文1
通過這次國培學習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結合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以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待學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于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梁。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獲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總之,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教師培訓研修日志范文2
作為一名教師而言,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是教師的一部分,就這段時間的學習而言我認為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小學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對中學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 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 其二,我們這些綜合科從現在的教育角度上講不是一門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科。教師對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過學習,從 過去的我 與 現在的我 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 已成的我 ,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于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于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 變革 。
二、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于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 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在于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三、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 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 過去的我 ,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圣信仰與追求!
在學習研修的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雖然能夠學習的時間必須得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這樣也更加珍惜這次學習機會。我通過課程視頻聆聽了專家的專題講座;通過課程文本加深了對專題的理解; 通過課程作業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將啟動的教學改革;通過網上探討尋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鳴。
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有實效。我根據區、學校制定的學習計劃,幾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內容,把學習、作業、交流、討論互相穿插,保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將近一個月里我用課余時間和雙休日完成了多項選修課程的學習,在網上向全國各地的教育專
家、名師學習,在學習中,我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夠根據網上提供的一些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與途徑。每次學習之后,積極獨立高質量地完成了網上作業,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繼續教育學習課程里有豐富的知識講解,我每次看后,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我刻苦鉆研以求更大程度的吸收這些知識,結合教材所需,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現實化,讓自己不斷進步,爭取做一個稱職的教師。
通過這個月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聽課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沒有進行這個月的學習之前,一直對聽課問題存在一些這樣的誤區,簡單說一下這三個方面
(1)聽課缺乏計劃。有時高興聽才去聽,隨心所欲,其實,聽課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自己的聽課計劃。
(2)沒有調整好聽課心態。我以前聽課的時候,就是覺得授課教師講得挺不好的。其實不應該這樣,應該抱著學習的態度去聽課。
(3)聽課不能做到跨學科去聽?鐚W科聽課是新課程提出的要求。新課程的一個新的特點就是打破學科的界限,注重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解決本學科的問題。掌握豐富的知識,就能夠融會貫通。
還有就是關于評課的問題,以前對于這方面的認識也是比較片面的,沒有深刻的認識。自從聽了《課堂教學診斷》之后,認識也進一步深化了。我也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思想上沒有重視評課,認識上有偏頗。當時,我就認為,聽課就是找別人的缺點。評課時聽課教師或提出教學方法不當、板書不明晰、提問方式有待提高等籠統的意見,或抓住一個發音、一句話的失誤大做文章,把教師的課堂教學說得一無是處。這樣的評課,不但不利于教師揚長避短,改進課堂教學,而且會使他們產生謹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情緒。對于評課,要進行充分的重視。評課是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和引導課堂教學改革方向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之間進行交流的平臺,不論是對于聽課教師還是對于被聽課教師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教師培訓研修日志】相關文章:
教師培訓的研修日志03-22
教師培訓的研修日志05-25
(精選)教師培訓研修日志05-15
教師培訓研修日志(經典)05-15
(精選)教師培訓的研修日志11-07
教師培訓研修日志11-15
教師培訓研修日志【經典】06-26
教師的培訓研修日志04-07
(精選)教師培訓研修日志06-14
研修培訓日志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