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臘八節日記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臘八節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臘八節日記1
關于臘八節的日記范文(2)
東西生明,時光速流,又是一個春節即將來臨,在春節來臨之前,第一個小節便是舊歷年的臘月初八,按家鄉的俗稱叫做“臘八”。“臘八”在我的印象里有著很深的記憶。因為“臘八”這天要吃“臘八粥”哦,每逢此時,一股久違了的香甜也會縈繞在唇齒之間。
我小的時候,家境雖不很富裕,但我的媽咪仍會把每一個節日都過得豐富甜美。記得臘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媽咪安頓我們幾個兄妹:明天是“臘八”,要早些起來吃“臘八粥”。媽咪說著,像變戲法一樣拎出一包紅棗,我們高興得如饞貓一般,在炕上打著滾,嘴里還“噢噢”地叫著,想要幾粒打打牙祭,媽咪卻在這叫鬧中把幾顆最大的紅棗悄悄塞給了我,哦,那一瞬間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兒了……媽咪準備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紅豆等東西,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準備,然后再一次叮囑我們早起,并說否則會變成“紅眼睛”的.。當然這一說法源于何處實在無處考證,因為我第二天還沒見過某個人因在“臘八”這天沒早起就變成“紅眼睛”的。“臘八”這天,媽咪總是起得很早,當我們還在香甜的酣夢中就隱隱聽到了那“呼噠,呼噠”的拉風箱的聲音,“呼噠,呼噠……”聽來是那么悠揚,那么綿長,那么溫馨……天還沒有放亮,但紅彤彤的灶火將屋子映照得燦爛美麗,當濃濃的香味在屋子里彌漫開來,媽咪便開始喊我們起床。當我們洗漱完畢懷著喜悅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著媽咪把那香味撲鼻,色澤鮮艷的“臘八粥”盛到碗里時,我們激動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會敞開腮幫子大嚼大吃,因為粥燙得歷害,“吸吸溜溜”的聲音響成一片。哥一邊吃一邊還不安分地將碗里的粥用力拋向空中,而最讓我佩服的是那被拋起來如球一樣的粥竟每一次都準確無誤落回到他的碗里,簡直像耍雜技,而我學了幾次不是把粥拋到炕上就是拋到后腦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聲。媽咪端著碗坐在一邊也不管我們,只用那充滿了愛的目光凝視著我們。這時節,屋外往往是寒風呼嘯、冰雪嚴寒,而屋里的我們卻沐浴在媽咪溫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時過境遷,“臘八粥”已不再是孩子們垂涎的美食了。雖然現在臘八粥用的料已與以前大相徑庭,什么桂圓、蓮子、枸杞、蜜餞等既營養又保健,十分講究,但我吃來卻總感到少了幾樣味道……哦,當我在紛繁俗塵的生活中一身疲憊時,我多么想沐浴在媽咪那溫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臘八粥”喲!
臘八節日記2
20xx年1月9日,星期一,陰天
雖然依舊是陰陰沉沉的天氣,但是并不影響今天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因為今天是農歷的臘月初八,也就是人們說的臘八節!
臘八節是要喝臘八粥的,寓意著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團團圓圓,新的一年里,所有的事順順利利,總之,只要是一些寓意著美好祝福的事情,人們應該都會去做的吧!!
下午時分,去超市里邊買一些可以直接熬的八寶粥的食材。臨近過年的超市總是人山人海的,當然,超市里面也粘燈結彩的,告訴大家,新年就快要到了,甚至有的人會發出這樣的.宣傳,再不買就要等明年了!
雖然大家也都知道,這都是商家促銷的一些噱頭罷了,其實今年或者明年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可更多的時候,人們還是會相信年前的東西更加的便宜,或者買了之后更加的有意義!
真的是應了節日氛圍,賣八寶粥,食材面前擠滿了人,自己好不容易擠到跟前,發現煮八寶粥的食材已經快賣完了,不過好在還剩一丁點!
平日里,家人們也都不怎么喜歡喝八寶粥,少買一點也是無所謂的!所以只買了僅僅夠今天晚上一頓喝的就可以!
閨蜜說他今天早晨已經熬了八寶粥喝,雖然不是特別的喜歡喝,但也算得上是過節了!
之前閨蜜還有說過,說她不注意節日氛圍之類的,這樣的一些話,可是真正的到了節日這一天的時候,我們還是會用心的去過,畢竟我們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也因為有了這些節日才襯托的更加的精彩和有趣!
不管怎么樣?希望身邊的朋友都能夠在臘八節這一天,和家人一起團團圓圓的喝一頓臘八粥,這樣子,我們就能在新的一年里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度過每一天!
臘八節日記3
今日是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臘八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
晚上,爸爸用紅棗、蓮子、紅豆、花生、黑豆、麥仁、百合、香米等八種材料熬了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
媽媽把粥盛好,放在餐桌上。我用湯勺輕輕地在碗里劃了幾下,好讓它涼的`快一些。然后,舀了一勺放進嘴里。粥熬得爛爛的,放在嘴里很快就融化了。我對爸爸說:“爸爸,你熬得臘八粥可真好喝啊。”爸爸說:“你喝下了這碗臘八粥,就會幸福吉祥的。”聽了爸爸說的這些話,我感覺特別溫馨、幸福。
臘八節日記4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么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后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胡同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么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么過。
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臘八面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節日記5
驀然間,年關迫近,臘八節已到跟前。
每年農歷臘月初八這一天,就是臘八節,俗稱“臘八”。據說臘八是祈求豐收和寄望吉祥的節日。
臘八節就要吃臘八粥,這是中國的傳統,大概南北相差無幾。
熬制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而有不同,但為了配合“初八”日,應混合八樣東西而煮食。
話雖如此,但也不一定非得八樣東西混合才可,可多可少,無非圖個意。這也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寬容與調適性。
任何缺乏包容和變通的文化注定不能長久。
據說吃臘八粥的'意義在于驅寒充饑,祛疫迎祥。說來也是,凜凜寒冬吃一碗高營養高熱量的臘八粥,身暖心也暖;同時,臘八過后就正式掀起了備年貨、迎新春的序幕。
暫且不去管吃臘八粥這一習俗的起因究竟為哪般。依我看,臘八粥起碼增添了節日的氣氛,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思。
猶清楚的記得幼年時吃臘八粥的有趣情景——吃粥前,按照大人的叮囑,必先去喂樹,寓意著來年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這體現了中國老百姓心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很樸實。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如今我過臘八節已沒什么講究了,稀里糊涂不經意的就過了,沒有把它特別當回事。這樣子也不光我,如今國人除了中秋、清明、端午、春節,對其它傳統節日都相當的淡漠了。
主要是這些年生活好起來、好太多了,過節了,大家通常去吃一頓大餐,狂吃海喝的,還有幾人愿意將“臘八粥”這類蘊含傳統文化深意的“廉價食品”放在心頭!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隔閡愈來愈遠,這令人無比的憂患。我們既要與時俱進,也要把根留住。
臘八到了,新春佳節觸手可及。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在生命中的每一天,快樂幸福!
臘八節日記6
今天是臘八,媽媽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臘八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早上我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有點不適應,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點pp,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張也沒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點綠色也沒有。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臘八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因為作業在昨天就寫完了,今天就只背背書就行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英語的10篇口語作文背下來,也不需要死記,只是為下星期三的英語口語考試做準備,沒次我們都是滿分,這次也要加油哦!
臘八這一天過得好開心哦!
臘八節日記7
一早,廚房里飄來了臘八粥的香味,原來是臘八節到了,又有臘八粥吃了。
媽媽揭開鍋蓋,軟糯的米粒糾纏在一起,不時冒起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漂浮在粥面上,像可愛的胖娃娃。媽媽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我先把香濃的臘八粥攪拌了一下,再舀起一勺,吹涼之后,放進嘴里,甜糯的粥入口即化。
我一邊一口一口地細細品嘗,一邊找尋粥里的五谷雜糧。粥里有軟綿綿的紅棗和糯米,入口即化的桂圓,起沙的紅豆,糯糯的白木耳,香濃的花生,配上甘甜的紅糖,搭配得真是完美極了。罷了。
臘八節日記8
今天是臘八節,媽媽說要吃臘八粥。于是,媽媽先去市場買了材料。有好幾種豆子,有紅的,有綠的,有黃的`,有花的,還有核桃,花生和大米。我嘗了一口,好難喝啊!
臘八節是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
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日記9
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更飽含了后一代對上輩領袖的敬愛。在我們這個時代,誰還會去追究臘八粥的含義,只是吃吃罷啦。而冰心奶奶卻不同,她用這碗香甜可口,而又象征著團結的臘八粥用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干果包含的'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尊敬與思念。
文中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都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給孩子們煮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干果摻在一起煮著吃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十八種干果象征著十八羅漢,也象征著人民團結一心,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來紀念她的母親,而小朋友們則用臘八粥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是來之不易的,沒有老一輩英雄烈士們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在臘月初八吃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思古,來思今,后輩思先人。這種美德又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傳,就如同文章所講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后代對先人的思念,對英雄、對周總理、對烈士們的敬愛。讓我們傳承這種美德,同時以此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而奮斗。
臘八節日記10
今天是農歷臘月初八,當然要喝臘八粥啦。晚上我們一家去三婆婆家吃臘八粥羅!臘八粥不僅好看,而且好吃,還有一個特別的傳說呢!
盛起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就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已經忍不住垂涎三尺,再瞧那粥真是色彩斑斕,有嫩黃色的,暗紅色的還有,鮮嫩欲滴的綠色,讓人看了都眼饞。我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大勺往嘴里送。這一大勺里藏著嫩黃的白果肉,香噴噴的花生,爽口的青菜,和營養豐富的赤豆……他們都被顆顆飽滿的大米粥包裹著。吃在嘴里你一定會感嘆一種粥竟然能嘗到多種滋味真是神奇啊!到底是誰這么聰明發明了這種美食呢?
“其實臘八粥還是很有來頭的',”爺爺說:“明朝時候的開國王帝朱元璋,他小時候就是一個放牛郎,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他又冷又餓,以為自己就要被餓死了。無意間在洞里摸到了八種食物:黃豆,蠶豆,大米……朱元璋用它們熬成粥來喝。正是這八樣東西,幫助朱元璋解除了饑餓。所以在他當上皇帝時,把每年臘月初八這一天定為‘臘八節’。在這天全國人民都要學他的樣,熬制美味可口的臘八粥,提醒大家不要忘記以前的苦日子,因此今天也叫‘寒食節’!”
臘八節日記11
今天是臘八節了,每年的這一天我都過得很快樂。
早上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感覺有點不適應,(我們本來就有點暈車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點照片,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張也沒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點綠色也沒有。
由于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臘八節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因為作業在昨天就寫完了,今天就只背背書就行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英語的10篇口語作文背下來,也不需要死記,只是為下星期三的英語口語考試做準備,沒次我們都是滿分,這次也要加油哦!
臘八這一天過得真開心。
臘八節日記12
今天是臘八節,而在郊區開會的媽媽在不停地忙。晚上,媽媽給爸爸發了條短信,內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們,給我做點兒好吃的。”但是,由于爸爸不認真,讀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們,我給你們做點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飯,媽媽怎么想起來做了呢?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點多的時候,媽媽回來了,媽媽問爸爸:“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爸爸說:“等你做呢。”媽媽說:“我不是讓你做嘛?”爸爸把短信調出來,仔細讀了一遍,說:“哎呦,我給讀反了。”最后,我們每人吃一袋方便面,我說:“咱們吃的是臘八面!”
小孩小孩你別急,過了臘八就是年。記得小時候每年臘八節都可以聽到這個歌謠。
臘八節日記13
臘八古稱“臘日”。從先秦時起臘日已被當作一個節日來過了,但當時臘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時,臘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此人們在這一天祭祀天地神靈和祖先,并祈求豐收。
在歷史上,每年的臘日天子們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舉辦“臘”這種祭典,以求神靈、祖先保佑,取得來年豐收。“臘鼓鳴,春草生”是漢代流傳的民諺,它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在臘日敲鼓驅疫,迎接新春的儀式和情景。而到了現在,過臘八馬上讓人想起來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臘八粥了。
臘八粥顧名思義,是要湊夠八樣的,紅棗、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隨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寶粥。到了臘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婦就開始準備了,在街頭巷尾碰巧見了,不妨站一會兒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樣,我是哪八樣。總有人忽然的驚叫一聲:哦,我忘了!
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當地大聲笑起來。臘八這天早上,家家戶戶飄著濃濃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學生一直討論到上課仍爭執不休到底誰家的粥更好喝。
關于喝臘八粥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其中以來源于佛教的.說法較多,一說傳為佛教徒仿牧女供養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臘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一說農歷十二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大寺作法佛會,煮果品、五谷等物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饋贈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風氣漸傳至民間,成為我國民間風俗之一。
不過,我老家卻有一個和這毫不相干的傳說,倒也有趣。講的是很久以前,一個非常不仔細(方言:其意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錢就象流水。
這一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了,我想就是臘月初八日吧,才忽然發現所有的家產都已經花完了,甚至連吃的也沒有了,饑餓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裝糧食的缸底兒給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剛好湊了八樣,就熬了一鍋粥,這鍋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難盡……最終這個人還是饑餓而死。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這一天都要熬臘八粥吃,以示珍惜糧食和財富之意,也有過日子要思量,別鉆過頭不顧屁股之意。
小時候每年喝臘八粥母親都會講這個故事,然后說:“其實也就是快過年了,讓人家兒都把缸底兒的剩糧食清清,打掃干凈,利利索索的過個年。”母親對什么事的分析總是一針見血的,我想也許真的是這個意思吧。那就讓我們別忘了清清自己的糧食缸,干干凈凈利利索索的過個年吧。
臘八節日記14
今日是臘八接,而在郊區開會的媽媽在不停地忙。晚上,媽媽給爸爸發了條短信,內容是“今日晚上我回去看你們,給我做點兒好吃的。”但是,由于爸爸不認真,讀成了“今日晚上我回家看你們,我給你們做點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飯,,媽媽怎么想起來做了呢?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點多的'時候,媽媽回來了,媽媽問爸爸:“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爸爸說:“等你做呢。”媽媽說:“我不是讓你做嘛?”爸爸把短信碉出來,仔細讀了一遍,說:“哎呦,我給讀反了。”最后,我們每人吃一帶方便面,我說:“咱們吃的是臘八面!”
臘八節日記15
大家知道嗎?今天是臘八節,過臘八節吃臘八粥,這個古老的風俗大家應該都知道。
今天晚上,我寫完作業,一股誘人的香甜撲鼻而來,我急忙跑到餐桌旁,定睛一看,哇!是我的最愛:臘八粥。我使勁都嗅了嗅,雜糧的各種味道混在一起,有:葡萄干、花生、紅棗、糯米、黑米、薏米、大米……媽媽笑容滿面地走過來,高興地說:“來嘗嘗我的好手藝吧!” 我立刻坐下,捧起不銹鋼碗貪婪地嗅著這誘人的`香氣,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扒一口飯在嘴里,啊——!絕妙好手藝,那甜甜的、香香的、葡萄干的微酸味、其它的雜味兒摻在一起,分不清哪個對哪個了,那么甜,我甚至懷疑媽媽放幾勺糖在里面了。我很快將一碗美味“消滅”了,又吃了一碗,再吃半碗,再吃半碗,我一共吃了整整三大碗。香、香甜、甜、甜酸,這臘八粥真令人回味無窮啊!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臘八粥的味道呢!這真是舌尖上的“臘八節”!
【臘八節日記】相關文章:
臘八節日記10-24
臘八節日記01-09
臘八節日記范文04-25
臘八節日記(精選20篇)01-20
臘八節日記9篇01-04
臘八節日記15篇12-29
臘八節日記經典(9篇)03-11
臘八節日記(通用36篇)12-30
臘八節與臘八粥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