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日記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日記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日記 篇1
以前濱河路全被市民的平房站了位,交通不流暢,到處垃圾成堆臭氣熏天。如今濱河路邊的一排排挺拔的樹木郁郁蔥蔥,好像一個個站崗的戰士。樹下種滿了艷麗多彩,香味撲鼻的鮮花,給濱河路增添光彩。一塊塊綠茵坪像綠色的地毯,令人心曠神怡。
現在還修了寬闊而筆直的馬路,可供四輛轎車并排而行。晚上,濱河路燈火通明,人穿如梭,汽車也川流不息。濱河路的河水清涼不像以前渾濁不堪。河面上還增加了一道風景線——那就是各式各樣的船停泊在河邊。但那不是真的船,而是裝飾得一家賽過河一家的餐館,上面的小吃玲浪滿目浪,應有盡有。他們服務至上,熱情,大方。
濱河路以前那條古老的舊大橋總是坑坑洼洼的,凹凸不平,兩旁的圍欄已從白變黑,非常不好看,上面的路燈的`光很單調,只有紅色,而現在又重建了一條新大橋,它煥然一新。地面極為平坦,路也通暢,圍欄全是一排白色,看起來愜意極了。它的路燈五彩繽紛,氣勢雄偉壯觀,令人看了贊不絕口。
我愛我的家鄉。相信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未來的家鄉會更美麗,富饒。
四年級日記 篇2
今天,我在仔細地看著紙杯,紙杯什麼好看的?原來,我不是在看紙杯,我是在看紙杯里的大蒜呢!
一早,媽媽對我說:“拿兩瓣大蒜給你,試著種一種。”我不知道種大蒜需不需要剝皮,所以一個大蒜剝了皮但另一個大蒜沒有剝。
這兩瓣大蒜真好看,一瓣紅,一瓣白。紅的猶如一個人怒發沖冠,白的好象一個喜笑顏開的老人。我想,如果這兩個“人”同臺表演的話,那一定很有趣。
晚上,我發現,白的'那瓣冒了一點綠牙!紅的那瓣卻沒什麼動靜。原來,種大蒜是需要剝皮的。
從現在開始,我就只觀察剝了皮的那瓣大蒜了。
第二天,我先給大蒜換水,又給大蒜墊紗布,好讓它固定下來,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知道,種大蒜是我的責任也是必須種的,所以我更愛護大蒜苗了。大蒜的苗已經有半厘米長了,根須也長了出來。使“老人”更形象了,上面長了“頭發”,下面長了“胡須”。
這“頭發”真白,頂尖略有青。這白中帶青,青中帶白的顏色讓人覺得這“頭發”煞是好看。這些“胡須”是白色的,蒜味非常重。聞過之后五分鐘之內蒜味絕對散不了。
吃完晚飯之后,我覺得蒜味又重了。蒜瓣開始微微變大并且蒜苗又有點綠了,是不是水太多了呢?我這樣想,于是我減了一點水。
三天了,我去換水時,發覺蒜苗竟然沒長!于是我去問媽媽,經過一番問答,我知道大蒜苗原來是白色的,長大之后就變綠了。還要經常換水。為了讓大蒜恢復,我照顧得更仔細了,每天兩次換水、加水、減水,還時不時看一下。
蒜苗已經有兩厘米長了。令人奇怪的是,蒜苗現在下面白,上面綠。想象力豐富的我覺得,大蒜應該跟爬山虎一樣,為了更好地吸收陽光,制造養分,把能制造養料的“葉綠素”放在苗尖。“胡須”越來越長,數量不可計數。
這苗像“百歲老人”一樣,坐在那里靜靜思考。風來了,“百歲老人”好象想出了辦法,頻頻點頭。
大蒜苗已經有3.5厘米了。經過幾天的生長,它已經很高了,苗莖輕而均勻,苗尖青而帶綠。苗根也有1—2厘米長,它的味道已經非常重了。你使勁聞一下,味道的保留時間可能會增加一倍延長到十分鐘左右。
大蒜是這樣長的:上面長的同時下面也長。上面的苗邊長邊吸收陽光,下面的根邊長吸收水分,它們把養料運到中間的莖葉里,又由中間的莖葉用養料讓它們生長。
這種場面我從來沒有看過。我種過豆子,但豆瓣不幾天就掉了。大蒜應該是莖塊植物吧,我想。大蒜苗分裂得更厲害了。苗的上部除了和中間一層薄薄相連外,完全裂成了條。我想看它到底怎樣,所以什麼也沒問。
大蒜差不多有6厘米了。現在苗尖已超出了杯頂,蒜苗上青綠下青白,好看極了。
蒜苗的中間也開始脹大,只要你在它的附近,就很容易聞到蒜味。根部更不用說,蒜味重得要命。所以我觀察的次數開始減少。但我仍然仔細地注意分裂點,想象力豐富的我又想,蒜苗應該是這樣分枝的。但還是“蒜味重”又引起了我的思考:蒜味以前沒都沒有這么重,現在泡在水里怎么會讓蒜味變得更重了呢?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是大蒜剝了皮、發了芽、長了根之后,把蒜味釋放出來了吧。
我覺得種大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要有一種責任!
四年級日記 篇3
春天來,春天來!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里,樹木發芽,小溪解凍,黃鸝和喜鵲也唱起歌兒,春天再度變得生機勃勃,光彩奪目。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樹長出嫩芽,仿佛披上嶄新的衣裳,微風吹來,隨風舞動,就像我們課文里說的那樣,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真是美麗呀。小草長出來,五顏六色的花兒也盛開,它們伴著柳樹,隨著微風,輕輕地舞蹈。當然,解凍的小溪,在這美麗的`春天里,也唱起動聽的歌兒,似乎在給這美麗的春天表演呢!這春天是那么優美,是那么的動人。
看著這美麗的春天,我仿佛變成一只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從北方飛回南方,迎接這美麗的春天;我又仿佛變成一只小蜜蜂,在這美麗的春天里,我在各種各樣的野花中采取花蜜,我非常快樂;我還仿佛變成一只青蛙,到春天,我從睡夢中醒來,發現春天已經來到,我很高興,就呱呱地唱起曲子來,為春天演奏歌曲。
春天來,我們找到它,我們聞到它,我們摸到它,我們感受到它。它在鮮艷的紅旗上飄啊飄,在細細的柳絲上蕩啊蕩,在喜鵲、黃鸝嘴里叫,在桃花、梨花枝頭笑。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也是個充滿希望的季節,我愿把它深深地留在心里,我也要珍惜這個季節,種下希望,付出辛勤的勞動,期盼著美好的收獲。
四年級日記 篇4
也許是小時候太幼稚了,每當受到媽媽的責備,我就跑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媽媽又罵我了。”但是爸爸總是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摸著我的頭說:“孩子,你能夠明白媽媽的心嗎?”當時我真是想知道媽媽的心是怎樣想的。
一天下午,我去表姨的家里玩。吃完晚飯后,表姨就氣沖沖地趕來對媽媽說:“表姐,你們所謂的'好兒子偷了我們家的電子寵物啊!”媽媽一聽,便轉過頭盯著我說:“孩子,你有沒有偷啊?”我一緊張,便搖著頭說:“沒有,沒有啊。”表姨一邊用眼睛惡狠狠地盯著我,一邊說:“除了你之外,還有誰在我家里?”我聽完便想辦法去辯解,但是媽媽已經拿著竹子下來了。
晚上,我便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一邊哭,一邊小聲說:“媽媽她不是個好媽媽,哼,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媽媽。”我哭著、哭著便睡著了。半夜里,我聽見耳邊有哭聲,當時我偷偷睜開眼睛,原來是媽媽正在我身旁哭,她一邊摸著我的頭,一邊自言自語,又像是對我說:“孩子,別怪媽媽,媽媽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從小就沒有偷過別人的東西。媽媽真是氣糊涂了!”我的喉頭哽咽了,淚水順著面頰流下來。
自此以后,我終于明白到媽媽的心,原來她是很關心我,是很愛護我,疼愛我的。
四年級日記 篇5
完美而又短暫的寒假來了,我們打算出去玩。
寒假我們一家都出去玩,我叔叔、爸爸、媽媽、弟弟、姐姐、花嬸。來到了龍華樂園,我們一到達目的地,就直接沖進入龍華樂園,就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游樂設施,我們先來玩了碰碰車,我和我弟弟一人一輛車,開始激烈的碰撞,我踩著油門,打著方向盤,拼命的`往前沖啊、撞啊。最后出來的時候,我已經把我弟弟撞的頭暈目眩,兩眼直冒金星了。
我們來到第二個游樂設施,過山車,我先參觀了別人玩,之后我就不敢上了,應為實在是太驚險了,我剛上去,就嚇得半死,可我弟弟還在旁邊若無其事的坐著,我為了壓住驚慌的情緒,就掏出我的觸屏手機放個歌,緊緊的閉上眼睛。
我們又來到第三個游樂設施,激流勇進,和過山車差不多,只可是是路程近一點,沖下去的時候有水坑,也很刺激、驚險。
我們來到第四個游樂設施,這是令我最恐怖的一個游樂設施,幽靈谷。然后剛進門一陣令人毛骨悚然的叫聲就出現了,我一抬頭,看到一個死人正掛在那里,我差點跑了出去,過了那里就是一個有很可怕的場景,地獄,進去,就看到好多好多的黑白色幽靈飄來飄去,過了好一會兒,才出去。
最后,我們回到了家結束了一天的游玩,我十分開心。
四年級日記 篇6
今天我和奶奶、還有親戚去中山陵游玩。我們乘坐公共汽車來到了明孝陵,然后坐中山陵的小火車進行參觀。坐上小火車同行的小弟弟高興極了,一路上亂叫還不時的手舞足蹈。欣賞著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終點站——中山陵。
下車后小弟弟不聽大人的.話跑來跑去,我們跟在后面不敢停下。中山陵是孫中山的陵墓。哇!好高呀!看著一層層臺階,我不禁感嘆。聽說中山陵陵墓大門至墓室,共有392級臺階。我帶著小弟弟一層一層地爬,這時我發現了兩個銅鼎,走近一看鼎上有兩個洞,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這么厚的鼎會有兩洞呢?我問了奶奶這才知道,這是日本人侵占南京時,槍炮打穿的兩個洞,這是我們中國曾經經歷的屈辱,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終于爬到了最高處,可真不容易呀,沒想到爬樓梯也這么累呀!以后我可要多多運動呀!這里是孫中山的陵墓了。我安靜地走過長廊來到了大殿內。大殿中央有一個雕像,聽奶奶說這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而這個人就是偉大的孫中山先生。但可惜的是大殿的里面沒有對外開放,我不能看到里面是什么樣子。
我知道了中山陵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付出畢生的心血,他的精神激勵了中國人民不斷前進。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到大殿里面去瞻仰孫中山先生。
四年級日記 篇7
上海植物園科普夏令營的活動有好多,“暗訪夜精靈”是我喜歡的活動之一。
晚飯以后我們拿著手電筒去觀察晚上活動的動物和植物。夜晚,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進入了夢鄉,對于有些生物而言,一天的生活才剛剛開始。一出門,就看見一只蝙蝠在樹梢上飛來飛去,好多人誤以為是鳥。我們仔細地在草地上搜尋,用手撥開干草和落葉,有時就會看見驚慌失措的'正在逃跑的鍬甲、西瓜蟲、小螽斯等;在樹葉上搜索一會,發現了紡織娘、蛾子、螳螂、螞蚱,但是螳螂很快就逃走了;在樹干上搜索一會,發現了蟬、鼻涕蟲、天牛,有趣的是發現了一個正在“金蟬脫殼”的蚱蠶,樹干上還有幾個蟬蛻。關掉手電筒,在河邊的草地上發現了幾只螢火蟲,發出來的是微弱的綠光;河邊有一只大蜘蛛,它在晚上捕食小魚,正在這時一只青蛙跳到河里去了,還有一只中華大蟾蜍蹲在睡蓮葉子上。在樓底下,看見了“上夜班”的紫茉莉,它傍晚開花,夜晚閉合。收獲可真大呀,觀察到了這么多“夜精靈”!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耐心地觀察生物有一種神秘感,好像在探險,知道了夜行性的生物,既能親近大自然又能學到知識,這次活動很有意義!
四年級日記 篇8
星期天,我們家包餃子。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材料。我們來到一個賣餃子皮的檔口,要一斤餃子皮。我問媽媽:”買什么材料做餡呀?“媽媽說:”買蔥、豬肉、白菜、韭菜、蘑菇。“于是,我們把各種材料都買一些,然后,提著材料就高高興興的回家。
回到家,我和媽媽把材料放到盆子里用水沖洗干凈,接著,用刀把材料切碎。媽媽說:”把切好的'材料分別放在不同的盆子里。“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放,不把材料放到一個盆里呢?“媽媽說:”這樣放就串味。“哦原來是這樣啊。我終于明白。
調好餡,和好,媽媽就開始包餃子。我坐在一旁看著,特別想學,于是,我對媽媽說:”您能教教我嗎?“媽媽說:”你跟我學一定要有耐心。“就這樣,我一步步地跟著學。首先把餃子皮放在手心上,再用勺子把餡放在餃子皮上,最后把餃子皮按實,終于包好第一個,接著包第二個、第三個·····我和媽媽越包越起勁。我還問媽媽,如果不把邊皮按實,會是怎樣呢?媽媽笑:”傻孩子,那樣煮的時候會露出餡,所以一定要包實點。“大約過半個小時,我們就把所有的餃子都包好。接下來就是煮餃子,我看見媽媽在鍋里放些水,待水開,把餃子放進鍋里,水開,大約點兩次水,餃子就煮熟。
看著這些香噴噴的餃子,我高興的歡呼著,和家人一起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第一次包餃子的感覺真好。
四年級日記 篇9
老家白河邊有一片綠悠悠的竹林,竹子長的很茂盛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竹林里玩耍。
春天,大地萬物復蘇,竹林在春雨中破土鉆出,像一個鋼針,又像一座小寶塔,小寶塔外面有一層層嫩綠的竹皮,使人看了覺得生機勃勃,充滿皮和可愛。
夏天,竹筍隨著天氣變暖漸漸長成了翠竹。青翠的`顏色,使人喜愛。此時你坐在竹子旁邊,就能聽見竹子里傳出“沙沙”的聲音,這是竹子生長時發出的聲音。
秋天,天氣漸漸地變涼了,其它植物經不起秋風的吹打,漸漸支撐不住了。有的黃了,有的枯了。只有竹子還那么蒼翠挺拔,富滿朝氣。
冬天,北風呼嘯,竹子卻依然那么綠,那么直,那么頑強挺拔。
我愛家鄉的竹林,更愛竹子那頑強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