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日記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墒窃鯓訉懭沼洸拍艹霾誓兀恳韵率切【幷淼娜昙壢沼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日記 篇1
一天早晨,我閑著沒事做,就出去。在外面看云真是件妙不可言的事?梢砸贿吢犞▲B的歌聲,一邊觀察著變化的白云。
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云彩,有的像“七仔”在數數,有的像小朋友在教室打掃衛生,還有的'的像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在采蘑菇,真可愛呀!暈的變化可快了,那微風輕輕一吹,“七仔”漸漸變成了一條威猛的大龍,我都夢想著自己能騎著這條大龍在云中漫步。(夏天來了)
三年級日記 篇2
大年三十晚,我們一家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爸爸笑瞇瞇地說:“今天我帶你們去放煙花!蔽液兔妹酶吲d地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
我們來到人民廣場,!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砰,砰,砰”隨著響聲,一個個煙花在空中“開放”,有的像一簇簇菊花,爭奇斗艷;有的似噴泉,美麗非凡;有的如愛心;有的宛如一朵朵蒲公英……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該我們放煙花了,我們滿懷信心地點燃了導火線,“砰”的.一聲,像雷聲一樣。這時,一個個煙花誕生了,我覺得我們的煙花比任何煙花都美。望著夜空中的煙花,我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個五顏六色的煙花,展開美麗的身子,在空中飛翔!芭椤钡囊宦,一眨眼,就消失在天空,這時才想起我不是煙花,是在看煙花。我和妹妹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媽媽微微一笑,爸爸當然也樂在其中了。
過年樂趣無窮,讓人留連忘返,似想:如果天天過年,讓我喜悅無比,那該有多好啊!
三年級日記 篇3
我記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上墳。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著爸爸媽媽。我又仔細的看了一下要帶去上墳的東西,那么多的紙錢,還有手機、麻將、各種各樣現代高科技,甚至還有搖錢樹,我不由的嘆了口氣。
我國自古就有祭祖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親人,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的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去祭拜他們嗎?
我每次清明節上墳時,總有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燒的紙錢,上的香,他們能收到、能看到嗎?我們當然會說,肯定不會!可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如果是紀念祖先的一種方式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迷信了呢?
祭祖,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繼續發揚下去吧!
三年級日記 篇4
星期六的早上,天空以及萬里無云,春風一樣拂面。小紅和小明同學一起去公園通過放風爭,公園里放風爭的人可真多,有的是學習小燕子;有的是一個小鳥;還有的是我最喜歡的`奧特曼。天空沒有一片自己五彩世界繽紛,像一朵朵五顏六色的彩云真美麗!小紅和小明他們玩得可開心。
三年級日記 篇5
這是我外婆去世后的第四年,也是我又一次在這樣的心情里寫到這樣的文字,我想大概是我害怕時光會把記憶變得模糊,所以才會寫下這樣的文字來記住那些過往吧!
外婆去世的第四年,我的性格比以往更加孤僻,我不愛說話,不愛玩笑,不愛熱鬧的人群,不愛那些繁雜,有時候一個人呆在角落里,也可以就這樣一整天。其實這樣也好,至少遠離熱鬧,就不會稱的我與一切格格不入。喜歡一個人走在馬路上,一個人閑逛,被朋友問起原因時,也總愛回答習慣了,其實我是在想,如果我一個人去走一條路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我可憐,然后突然間出現在我面前吧!我自己都忘了自己是有多久沒有夢見過你了。
外婆,你說是不是我不夠想你,所以我才夢不見你。也許是吧!那你有想我嗎?或許沒有,或許你早就不記得我是誰了吧?這樣也好,不記得也就談不上放不下了吧。如今我的生活里,有無數個與你一樣的老人存在,她們慈愛,嚴厲…,可惜她們都不是你,星星多的夜晚,喜歡看天空,我想你也同我一樣在天上看著我吧。這樣也好,我們彼此掛念,卻從不說出口。我相信你一直都在陪著我,這樣的執念支撐著我,過了四年。
我不知道這樣的執念還能陪我多久,不過就目前而言,這樣就足夠了。我活在我的執念里,活在我的想念里。
三年級日記 篇6
暑假要結束了。有了開始,當然就有結束。開學了,我就又升了一個年級了,四年級了,時光飛逝,光陰如梭啊我們總是要成長,慢慢一步一步地走。又和老師同學在一起了,真好!
開學了,我要學習更多的東西,更多地認識這個世界,更好地認識這個社會,一切既有趣又好玩,但是同時有好多作業,好多看不完的書。但是上學還是很好的.,喜歡開學,喜歡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玩
開學后,相信我會在爸爸、媽媽的鼓勵和陪同下,在老師們辛勤的培養下,逐步攀登知識的智慧寶塔,在智慧的世界里散步,飲著智慧仙泉,品嘗智慧之果。
三年級日記 篇7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農村傳統中早上是要吃餃子的。
我一起床,就看見奶奶在和面。說要包餃子。我看著他們,很有趣,還很簡單。我也包了起來,這看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難。餡太多了,煮時會帶出來。餡太少了,不好看,吃時沒味。
傳說餃子是這樣來的: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這種食俗呢?相傳南陽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 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 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 “,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包餃子也已成為中國的一項傳統的風俗。
【三年級日記】相關文章:
道歉日記三年級日記06-24
三年級日記01-21
三年級日記01-21
三年級日記01-20
三年級日記01-20
三年級日記01-19
三年級日記01-19
三年級日記01-19
[精選]三年級日記08-09
三年級日記【經典】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