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記大全(6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日記寫什么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日記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日記 篇1
今天上午語文課上,翟老師給我們講述了許多課外小知識。
第一個小知識:關于古代的姓名和字號。老師說:“在古代,人們不僅有姓名,還有字號。”比如:諸葛亮,姓諸葛(諸葛是復姓),名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這讓我想起了《三國演義》里的著名人物:關于,字云長;張飛,字翼德;趙云,字子龍……
第二個小知識:學習了一個新成語:提綱挈領。意思就是掂東西的時候,要掂主要的地方,不能掂次要的地方,掂主要的地方,看起來會比較舒服。比如:掂衣服時,要掂著衣服領,不能掂袖子。學習知識要掌握要領和方法!
第三個小知識:屠呦呦奶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就像奧運會獲得金牌一樣光榮!屠呦呦奶奶已經白發蒼蒼了,她還在工作之余,努力奮斗,刻苦鉆研,最后取得了最高的榮譽!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為祖國的繁榮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媽媽后記:今天收獲真不少。老師真是良苦用心!
我的日記 篇2
我的路不在陰森森的樹林里,我的.路不在坑坑洼洼的沼澤地里。我的路在清澈見底的小湖邊流淌,我的路在公園里的鵝卵石道路上前行。星期天的時候我喜歡到公園里玩,天晴時我喜歡和鳥兒作伴。親愛的爸爸和媽媽,你們不要為我擔心了,我會注意安全的。要是你們肯在我路上走走,你們一定聽見我的路在唱歌呢。像溪水一般歡快流暢,像鳥兒一般快樂飛翔,比鋼琴彈出的音符還要好聽,比爸爸鼓掌聲還要響亮。聽著它,向前行,路就是再長,也不會覺得辛苦。我喜歡走自己的路。
我的日記 篇3
現在是20xx年的一個早晨,催著機器人的提醒,我才起床看神州20號發射。我正想著,智能電視從門外滑進來,我開起電視,看起了神舟20號發射。看完電視,一個機器人從門外走進來還端著早餐讓我吃飯,我一看表已經7:30了,馬上坐上太陽能汽車不到一分鐘就到了公司。
我通過紫光的照射順利地來到大廳,一位文質彬彬的機器人走過來說:“姜設計師,你的辦公室在哪?”我說:“34樓8(3)辦公室!睓C器人以三秒的時間把我轉移到了34樓我的辦公室。來到門前,我的門是智能的,上面有紫光對照和指紋對照,如果對照失敗的話門上的洗盤會把你牢牢地吸住,并發出警報。我把手指放到了門上以紫光的對照我進了門。我來到桌子前開始工作,我設計了一輛太陽能汽車,旁邊的.攝像頭把我設計太陽能汽車的過程仔仔細細地錄了下來,我把攝像頭的錄像芯片拿了出來查到了一個機器人的頭上。因為機器人會代替我把太陽能汽車再造一輛。這就是我一天的工作。
回到家里,捶背器給我捶背。忽然,我按錯了按鈕,捶背器很重地錘了一下,我從椅子上滑了下來,好疼啊!
疼痛把我的美夢驚醒了,!原來是一場夢。我想想未來也會變成這樣子的!
我的日記 篇4
下午,我們大家一起去了小樹林。出門后,康康和貝貝就象脫疆的馬,一路小跑。我趕緊用力追了上去。到明星灣農莊大門口時,我們幾個停下來等還在后面一點的邵老師,桃桃她們。到要過馬路時,我們分成兩批,都互相牽著手。路上車子等一下一輛,等一下又來一輛,我們等了有2一3分鐘,看車子離我們還有好遠,我們才一起過馬路。到馬路中間時,我們右手的方向又有車過來,等了一會,有一輛車主動停了下來,我們一起過了馬路。
當我看到一輛車主動停下來讓我們先過,心里感覺好溫暖。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的更美好。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有時大人的`身教勝過言教,行動比語言更有力。孩子們會聽我們說,更會看我們做。
到了公園后,孩子們可開心了。走了一段路,我們看到有5個爺爺級別的人在那里拔雜草?悼祮柶渲幸粋爺爺:你從哪里來?他回答說:我從煉油廠來。康康接著問:你們在干什么?他回答說:我們在拔草。
我們能看到公園的美好,是因為背后有人在默默付出。田里種滿禾,就不易長草;心里裝滿善,就不易生惡。我們大人因為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心地里也會有一些負面的東西。為了讓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咱們也必須要把心地里一些負面的信念拔除。就象我拔牙的時侯會很痛,但長痛不如短痛。雖然拔牙要付出代價,承受痛苦。從長遠來看,我所付出和承受的都是值得的。
我們繼續往里走,來到小湖邊,我們停了下來。我們把帶去的甘庶拿出來大家一起吃,我們吃的可帶勁了。
吃完后,我們開始向小湖里扔石頭玩。我撿起幾個薄點的石頭打起了水漂,3個,5個……孩子們哇,哇的叫著……我說:大家要多吃飯,多吃飯才能長的快,長大就有力量了。
孩子們也紛紛撿起小石頭往水里扔。我提議說:快過年了,我們一起把不好的都扔掉好不?孩子們說:好。于是我們就再次扔起來。
姚姚說:我要把臭姚智峰扔掉,把香姚智峰,好姚智峰留下來……
貝貝說:我要把壞爸爸扔掉……
桃桃說:我要把咳嗽扔掉……
康康,樂樂說:我要把不好的都扔掉……
邵老師說:我們玩一個扔石頭許愿?康康說:好!
扔完石頭,康康許愿說:我愿我們17年兒童之家有38個小伙伴,我們要有6個老師……
我希望看到這段文字的有緣人,一起來幫孩子實現這個愿望。謝謝大家!
我許的愿是:家人們都身體健康,自己事業有起色,家庭更幸福。
我也愿看到這段文字的有緣人都身體更健康,事業更美好,家庭更幸福。
我的日記 篇5
女兒高三了,給女兒上作文課,真的是抬舉我了。
我謙虛的對女兒說,我們一起切磋文字。
女兒更是謙卑的說,向媽媽學習。
第一篇日記,女兒運筆如飛,不一會的功夫就寫下來一篇心情散記。文字的主題源于我當天和她開的一句玩笑,甩給她一個詞:“自負”。記不清當時為何就特別想說這個詞,我記得說出這個詞的時候,真的很小心的,唯恐傷害了她。想輕描淡寫的一帶而過,誰知還是被她敏感的心捕捉到了。
“自負”真的傷害了她,日記幾百個字,字字自責、悔恨、嘆息。日記有一段文字表現得更為掙扎。文字記錄到:”這個詞難道真的在我身上存在嗎?不,不可能。我絕不會是一條潛規則。我要憑借實力突破這條防線,擺脫“自負”,除掉在成功道路上的這塊‘絆腳石’。
你看,青春期的孩子有一顆硬邦邦的易碎的心,禁不起狠命敲打,只要輕輕一點撥,就引來那么多的反思,讓你的教育反而困難,甚至自感別扭。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我在文字末尾,小心地留下一句批語:“真實的反省自己!”
第二篇日記,當時的環境是外面正下著大雨,女兒好似觸景生情,把雷雨中的情形做了細致的描述,并抒發了自己的感情,記錄如下:“我喜歡雨,喜歡那種冰冷的感覺,它會把一切煩惱沖刷掉,使內心變得一塵不染。尤其是雷雨來臨的時候,那種帶給心靈的震撼是無法言喻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學會了處事不驚,不輕易的發脾氣,不容易被外界的事務所干擾。閉上眼睛,感受雷聲轟鳴,傾聽那雨聲嘩嘩......"
整篇日記中,真正寫景的文字寥寥可數。全是寫同學雨中的各個形態,還有自己的內心情懷。女兒卻用了《雷雨》作為標題。女兒的文字表達上應該沒有什么毛病,但文和題明顯的偏離。匆匆瀏覽完以后,我悄悄地在題目的.后面加個”中“字。
把日記本遞給女兒,讓她看看哪里發生了變化。女兒看后,不好意思的抿嘴一笑。《雷雨》,從題眼上確定了文字方式明顯是狀物,而女兒偏偏多是敘事。加上個”中“字,文章標題馬上就發生了改變。敘事抒情可以用上了,這樣,文字恰好不需要大幅度的改動了。
第三篇日記《吃出來的愛》,寫出了這幾天父母如何給她關愛,對她進行營養飲食搭配的真實生活狀態。文字開頭記錄到:”自從學校里解脫出來的那一刻,我就不停的在吃啊吃。我知道爸爸媽媽這次是下了狠心的要把我喂胖,彌補我曾經在學校吃得苦。我沒有拒絕,任憑他們精心的為我準備一日三餐!白x到這,我和她開句玩笑:”你說出了媽媽的心里話!
接著,文字開始敘述媽媽和爸爸怎么樣的對她進行”款待“和照顧的,寫的字字是真,句句含情。筆鋒一轉,開始抒發內心的感情了,女兒記錄到:“我望著媽媽穿梭的背影,突然發現她變了許多。不再是沒頭沒腦,而是伸張有度。吃飯過程中,我特意放慢了速度,為的是能多些時間品味媽媽用心為我搭配的豐盛午餐,多些時間享受和她單獨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我和女兒交流到:“媽媽變了許多,哪些地方改變了?只用”不再沒頭沒腦“、”伸張有度“就能詮釋媽媽改變了嗎?反映在具體的語句上還是需要清楚地表達一下的。我開始舉例:”我望著媽媽穿梭的背影,突然發現她改變了許多。媽媽語言溫柔了,不再沒頭沒腦的亂嚷嚷了;媽媽做事不再手忙腳亂,而是伸張有度了。“女兒順著我的意思往下讀,之后,馬上開心的笑出聲來,摟著我的脖子,撒起嬌來。
寫到這里,女兒的文字結束了。我忽然感覺有點遺憾,如果結尾處能用一句話巧妙地把題目上的”愛“字表達出來,會是一篇多么有感覺的文字啊。我讓女兒給文章結尾添上一句話,朦朧點的,似透不透的那種。
在我點撥下,女兒寫道:”無論是早餐還是午餐,每一頓我都不由自己,吃得飽飽的,那種飽腹感沒有痛苦,反而很舒暢很快樂,滿滿的,全是愛......"
雖然我還是不甚滿意,但也只能如此了。再大的孩子都不能過分貶低的。一篇文字的完美哪是偷閑的功夫就可完成的。還是需要作者反復斟酌,反復修改之后才得以面世的。而我們平日里的練筆只是一蹴而就,一點心得體會,是見不了大場合的。不作笑談也就罷了!
我的日記 篇6
今天是星期天,老師說要帶我們去爬山,我們一聽高興極了,我們準備好行李就出發了。我們千辛萬苦才來到山下,遠遠望去,山似乎比白云還更高。我們開始爬山了,同學們你扶我,我拉你,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上山的路越來越陡,我們拔山涉水的來到山頂,山頂真高!站在山頂往下看,眼前的風景真美!真叫人賞心悅目!
【我的日記】相關文章:
我的日記07-13
我的日記10-08
我的日記04-19
我的日記06-05
我的日記08-03
我的日記07-03
我的日記09-16
我的日記06-30
我的日記06-23
我的日記11-21